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薇 《中国审计》2005,(14):71-72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可以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也是应对可能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重要依据.证据规则是关于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以及如何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004年4月1日,<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6号令)开始实施,该办法从控制审计项目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角度对审计证据提出了更为规范的要求.同时,由于一旦进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审计证据也就相应成为了行政诉讼证据,因此,自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亦对审计证据有约束力.上述法律规范的出台已勾勒出审计证据规则的清晰轮廓,笔者拟结合<证据法>原理进一步解读证据规则,以期对依法审计、合法取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证据规则     
赵迪  杨丽晨 《企业导报》2014,(12):129-129
证据规则的发展关系到审判的效率和审判的结果,我国对于证据规则的研究多参考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的证据法学起步较晚,法治发展的缓慢,对于证据规则的规定在立法层面上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在证据制度上的规定较少,在实践中出现依据不同的部门法律的证据制度规定对同一案件作出的处理结果不同。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证据规则在我国的适用,建立统一的证据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3.
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发展的较为完备,我国的证据规则是在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系的部分证据规则。我国虽然在诉讼法中均以专章对证据问题作出规定,并应司法实践之需要颁布了一些涉及证据内容的司法解释,但是数量较少,规定不明确,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证据规则体系和统一证据法典对证据制度加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审计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部分,其基本要求是合法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依法行政的第一要求就是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为保证审计执法结果的合法性,审计证据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健全的审计证据体系可以充分保证审计结果的事实清楚、结论正确。从审计实践上讲,笔者认为,审计证据体系应包括审计证据体系构成及作为证据基本要素的审计证据两个方面的建设,本文仅就如何从规范审计证据链,提高审计证据证明力两方面论述如何建立审计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5.
将行政程序法典化,应该是我国行政法领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行政程序法在现代国家的行政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行政程序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行政程序法的需求更加迫切。行政程序法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一、行政程序法的内涵1、行政程序的内涵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是规范行政机关为达到行政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步骤、采用的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步骤和方式的时间和顺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实际上,程序就是操作规程。没有程序保障,实体权利义务是无法实现的。当然,没有实体规定,程…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执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问题是行政执法程序中至关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行政执法实践中的违法行政行为,有相当一部分与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运用直接相关,非法证据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行政程序法》,加之理论界对行政程序中的证据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问题既缺乏统一认识,又在法律运用上分歧很大。本文不揣浅薄,对行政执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这一主要规则一陈管见,意在引起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视,杜绝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非法证据是指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主要有:(1)收…  相似文献   

7.
程序法定原则是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所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审计程序规范具有与审计实体规范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违反程序规范,与违反实体法规范一样,都将影响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活动中,应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程序性的规定,不能重实体轻程序,认为程序性规范可有可无。一、关于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顺序、期限、形式的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规范散见于各种单行法律、法规中。《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8.
一、行政程序法的听证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听证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程序法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这是因为,行政程序的公正与公开,  相似文献   

9.
黄曦 《企业导报》2014,(23):65-66
严密规范各种法律措施适用的内容、程序及其环节,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在行政法律措施的运用过程中,如何进行规范操作是一个难于把握而又易于疏忽的实际问题,但它却又是一个直接体现着法律实施成效的重大问题。目前状况,在我国公安行政法律体系中,在一些法律措施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存在缺乏统一的条目性、连贯性、应用性等基本环节规定的问题,因而导致多样化、模糊化的随意执法现象出现,难以体现实施法律的权威性、有效性。本论文就若干与公安行政处罚机制中相关配套的法律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达到进一步完善规范化执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何建培 《上海房地》2010,(12):35-37
近年来,关于土地收购储备究竟是商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土地收购储备就是房地产买卖,应适用房地产转让的法律规范,也有人认为土地收购储备是政府行政行为,只能用行政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本人认为,土地储备是特殊的行政行为,虽然收购谈判具有民事谈判的特质.但与房地产转让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七、关于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是本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违反法定的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无效,这对改变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意识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行政管理,不仅要遵守实体法律规范,也要遵守程序法律规范,否则就可能由于程序上的违法而使具体行政行为无效.行政处罚缺少必要的程序规范带来了不少消极后果,诸如:处罚的随意性;不向被罚当事人说明理由,也不允许当事人申辩,影响了处罚的公正性;有些行政机关利用罚款,牟取小团体利益,甚至贪污腐败,等等.因此必须在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红艳 《活力》2005,(2):140-140
我国经过14年漫长而曲折的谈判,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如何在我国国内正确适用WTO协议,使国内法律、规章和行政程序与WTO协议相一致,这是一个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间审计的质量优劣如何判断,绝大部分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理论研究和实际执业的专家、学者们都认为,民间审计的审计结论是遵循程序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理应以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作为其判别标准。法律事实又称法律真实、形式真实,是指司法机关在诉讼程序中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收集的、依照证据规则通过的证据所能证明的“事实”,是通过证据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复原”;而客观事实又称客观真实、实质真实,是指实际发生过的案件事实,是曾经存在过的事实真相。对民间审计质量优劣的判别一定是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吗?笔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我国仍未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证据法律规范,使得各种与行政证据相关的规则和制度散见于一些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之中.导致了各地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标准层次不齐,出现了相同案件不同处理的结果,也使执法过程成为了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现象的温床.因此,建立一套完备的行政处罚证据制度是我国当前立法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家宏 《数据》2002,(11):26-26
一、问题 1.统计执法应有可遵循的程序性规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序性法律来规范统计执法行为,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程序也不完善.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是统计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它的行使应该有其特有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科技》2004,(6):20-20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这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次立法创新。关于监督管理职责,《银监法》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17.
程序法定原则是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所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审计程序规范具有与审计实体规范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违反程序规范,与违反实体法规范一样,都将影响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活动中,应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程序性的规定,不能重实体轻程序,认为程序性规范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8.
刘芯伯 《企业导报》2011,(20):143-144
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础,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而进行。而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刑事非法证据规则在限制公权力的滥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上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它代表着诉讼文明的大趋势,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研究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少权 《河北企业》2023,(6):131-137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愈发重要,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保护更是如此。保障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格尊严权的实现、满足比例原则的内在要求以及规制算法歧视。然而,保护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从立法上看尚存在以下不足:立法直接规定过少、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从执法上看问题同样不少:行政程序豁免不当、信息处理限度随意扩张;从救济上看亦是如此:行政公益诉讼适用不明、归责方式存在漏洞。为完善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有必要从立法上扩充自动化行政的直接性规定、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健全个人信息监督管理机制;有必要从执法上补正行政正当程序、落实最小必要原则;有必要从救济上明确行政公益诉讼适用规则、构建场景化归责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行政,树立了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但在一些地方,也还存在着违法行政的现象,特别是在办理具体案件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观念。有的同志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案件的定性基本上看的是准的,通常不会出现原则性的问题。但在办案程序上,往往看重的也是自己的工作经验.忽视法律程序的规定.容易出现适用程序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执法过程中的办案程序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