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民企的HR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松 《人力资源》2005,(11):34-36
民营经济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支柱,温州经济的发展经验被总结为“温州模式”,温州人则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然而当前温州众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种不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推而广之.可以说这是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2.
东方 《企业研究》2001,(8):37-39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温州人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疆的温州人仅300 名,现已有8万多人,光乌鲁木齐市就有4万多人。他们主要经营皮鞋和棉纺织品,年交易额达几十个亿。温州的著名厂家,如吉尔达鞋业、康奈鞋业及夏蒙、报喜鸟西服等,在乌鲁木齐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如今,乌鲁木齐的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有人说温州人是蝗虫,所到之处,房价飞涨,炒房团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说温州人是勤奋一族,敢为天下先,创新自强;还有人说温州人是夜郎之辈,知识缺乏,文化落后,十足的暴发户形象。人们对温州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极具分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浙江温州人很富裕,却很少有人去探究温州人为什么会富得这么快。实际上,温州人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能由穷变富,确有一条不算什么秘诀的秘诀:那就是“强者文化”构筑了温州人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温州人生意做到联合国,他们远涉重洋,进军华盛顿,从美国人眼皮底下抢走生意,堪称世界一绝。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给家里打电话:“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个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的头头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人不急不慢地说:“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人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两位警察来到温州,在温州工厂中,温州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  相似文献   

6.
此前十年,温州民间资本在内向国务院申办成立华侨银行,在外选择意大利尝试成立欧联华人银行,但均告失利。去年,温州民企深陷"跑路危机"。官方事后分析原因时认为,温州本地产业空心化是出现此次危机的主因,实业发展体系面临政策垄断瓶颈,富余的民资缺乏增利渠道,犹如笼中困兽,只能一边在政府金融管制的暗渠中左冲右突,寻找出口,一边又通过灰色担保中介  相似文献   

7.
在温州模式萌发和形成阶段,“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格局锻炼了温州人掘“第一桶金”的本领,也培育了温州人投资房地产的意识与观念。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下产品的短缺为温州人积累原始资本提供了机遇,不计其数的手工业者遍布全国各个角落“拾遗补缺”,十万购销大军走遍千山万水为温州城乡大量涌现的家庭企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经济中的温州高等职业教育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才能解决集群经济中的人才瓶颈。而当前行之有效的战略定位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9.
广州温州商会会长刘剑:“我相信广州市场是欢迎温州人来投资置业的,因为广州的经济大环境好,广州人包容性强,而温州人则适应能力强,这会形成很好的互补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究》2002,(3):59-59
说起温州,有人会想到“温州人敢为天下先”、“东方犹太人”的美誉,但如果提到温州人创办的企业,也许就会有些陌生。想象其为是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先进技术、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生产企业?其实不然,温州的企业模式无非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敬南 《企业世界》2007,(11):21-22
温州,是商品经济的创新之地,是民营经济的发源之地,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出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处在温州这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汪洋大海中的温州国有企业怎么发展?处在个体经济包围中的国有企业如何生存?我们温州木材集团公司坚持创新,走出了一条有温州特色的国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6县(市),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老板的80%以上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富豪也不少。各地撒开“老乡网”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如南京方圆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老板李方源去年移师南京,他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宁经商的温州人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  相似文献   

13.
过渡一代     
之前看过王春光《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一文,作者用四个月的时间,调查了不下300个在巴黎的温州人,重点跟踪观察和访谈其中70人。温州人这类非精英移民,与精英移民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同,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温州庙多。在温州开车。时见金碧辉煌的大庙,几乎一村一庙,香火鼎盛。当地人给我讲了个段子,说中央领导来温州视察,一路走来,对身旁人笑道,“你们温州的庙很多嘛”。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稀缺成为制约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温州海涂资源丰富,围垦造地潜力很大,随着围垦造地的深入推进,撑起温州沿海产业带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解决围垦回填料、提高港口航道等级是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将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加快推进温州沿海产业带围垦建设,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温州称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温州的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也早于全国其他地区遇上了成长的烦恼和挫折。绊倒温州人的石头或许还会绊倒其他人;温州人先栽了跟斗换来的教训,对其他地区来说也或许是一味苦口良药。  相似文献   

17.
服装业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温州“中国鞋都”尘埃落定后,继续叫响“穿在温州”,打造温州“服装名城”和“华服生产基地”已成为700万温州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各大企业不断亮出自己的法宝利器。  相似文献   

18.
太多人在讨论着、学习着温州人的创业精神,他们的种种做法正日益成为一种标志、一种符号并最终成为经济界的一种现象。在云南,许多温州人同样演绎着犹太人的风采,刚毅、朴实、诚恳,思路精晰、行动敏捷的张国光就是其中之一。1956年,张国光出生于温州永嘉,年少时到上海学艺谋生,经历了大都市工业化的洗礼和锤炼,并成为了熟悉泵阀生产、销售的行家。  相似文献   

19.
《山东企业管理》2014,(11):91-91
本书以温州大变局为例分析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书中可以看到所谓温州精神就是发现机会、在纷繁的市场变化中找到赚钱的机会。这是长期积淀商业文化具备的素质:其次足大胆冒险,抓住机会就不放过:不怕失败.在温州人屡次创业中失败、跌倒,特别常见,但是他们总能够收拾心情找到新的机会.开始下一轮的机会,所以现在温州的困难肯定是小困难,他们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温州人的创业土壤,真正的生意人也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创业精神和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20.
温州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些什么特征?为什么在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甚至还很贫瘠的那么一小块地方,会生长繁衍着这么一群人,把一个本不起眼的温州建设得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