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既要遵循新闻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本文从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存在的问题、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以及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编辑,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雷 《活力》2011,(23):58-59
民生新闻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传播,如何才能有效并巧妙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是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问题。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是电视新闻编辑的核心工作之一。它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在研究受众心理学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收视情况,进行立体式的编排和报道,从而形成相对时空中的节奏,增强节目竞争力。本文以各地方台的民生新闻为例,分析了民生新闻的时段策略和编排策略,希望可以对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海淇 《活力》2014,(7):147-147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报道快速、简短、广泛、鲜活等特征。本文主要对消息类电视新闻结构模式的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节目、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访谈类电视新闻节目等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吴伟东 《活力》2012,(18):119-119
电视消息的编排是一个重要的加工、包装的程序,是一个体现编辑意图、发挥节目集群效应能动的创造性工作过程。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编辑是新闻节目编排环节的实施者。如果将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比作一桌盛宴.那么.  相似文献   

6.
王明智 《活力》2014,(7):114-114
消息类和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力军。消息类新闻是电视机构实现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连续报道类新闻是消息类报道的扩充,这种报道方式有利于形成组合优势,扩大舆论压力,增强报道声势,提高传播效果。因此,消息类和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辑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个再创作过程,新闻编排是门学问,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作为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至今,仍有一些人认为编排电视新闻是"排稿子、串片子,不用动脑子".其实,电视新闻的价值固然取决于内容,但绝不能忽视编排工作,对新闻编排要"刮目相看".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排处于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水平影响和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电视新闻节目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受众.要做好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新闻编辑对稿件的选取、所发稿件篇幅的长短、配发评论还是编后、简讯怎样穿插等等,这对于发挥广播新闻的传播功能,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办好电视新闻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峰 《活力》2014,(12):97-97
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受众对电视走进起居室的娱乐功能的认同,电视新闻节目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人类骨子里的娱乐基因是电视节目生命力的来源和动力。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特点有三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0.
杨刚 《活力》2014,(16):56-56
随着当前网络的发展,电视新闻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县,电视新闻节目中容易出现新闻亮点少,收视率低的现象,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上,阐述县级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晓光 《活力》2013,(10):90-90
美国的早间新闻因为它特别的受众定位而别具特色.在美国电视新闻中的地位和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是非常重要,同时这一类的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成为近年来整个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变化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受众接收新闻事实的距离,给观众以很强的现场感和时效感,具有很大的传播优势。同时,新闻工作人员要想较好的驾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这一优势,就必须注重报道艺术,使得受众和电视新闻报道节目有机融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国艳娟 《活力》2014,(7):166-166
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是影响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电视新闻编辑又是电视新闻类节目制作的关键过程。就当前的形势来说,“重内容轻形式”的电视新闻节目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只有当电视新闻类节目编辑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得电视新闻类节目达到更高的传播效果。本文透过受众视角,分析了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受众视角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活力》2010,(9):67-67
电视不同于传统媒体。是动态的画面和有声的语言及背景音响的衬托结合在一起,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电视可以做到实时传输,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直接把画面、语言传输给受众、经技术加工,还可配以背景音响,以增强宣传效果。因此.对于电视新闻及其他节目的编排人员较之于传统媒体编辑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技巧要求,其编排也更复杂、繁难。  相似文献   

15.
陈海滨 《活力》2013,(4):125-12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群众的心理和群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闻节目,其报道内容Et趋平民化,在前期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对于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创新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重内容轻形式的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建设与修养,研究新闻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白雪 《活力》2010,(8):344-344
近年来.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拉呱》是齐鲁电视台推出的第一档方言民生类新闻栏目,在立意上着重张扬区域文化传统,在内容上,注重贴近百姓生活.在形式上成功打造了一种崭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曲艺式新闻。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物.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报道内容到表现方式上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7.
宋锐佳 《活力》2014,(5):60-6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与发展,新事物与新观念层出不穷,电视传媒发生了质的变化,电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电视新闻已经由原来的录播式发展转变为直播式,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由对新闻报道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转变为复杂的创作,由一般的审稿、改题和编排新闻节目转变为关注和研究社会事件以及受众心理,操作系统的现代化程序等,这些都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适应发展需要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黄诗尧 《活力》2014,(7):141-14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评论节目、深度报道、电视访谈节目等节目类型。它是一种与消息类新闻相对应的新闻节目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专题编辑的要求,新闻专题节目编辑的技巧,专题节目编辑的创作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巍 《活力》2014,(10):110-110
传媒技术的巨大变革,带来了信息海量时代的到来。在当今社会,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一切优势,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手段延伸了受众的感知层面,更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反而成为媒介传播的中心一环,成为主导传媒走向的左右者。面对新媒体日益蓬勃扩张的巨大冲击以及传媒行业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现状,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未来发展急需进入新的高度、深度以及广度之中。深度报道,早已不是新鲜的命题,更不是电视新闻节目突围的唯一途径。但在经历过传媒巨变之后,深度报道仍将是电视新闻节目长足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在多媒体时代中独辟蹊径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将在以下文章中详细阐述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节目的选题要与受众有贴近性 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贴近性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