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怀来县沙城供销社,是一个有178名职工的县城所在地供销社。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确定了"瞄准市场、抢抓机遇、面向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经营战略,几年来经济效益在全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完成购进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8%;完成销售2469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实现利润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税收30.6万元,比上年增长46.1%。一、搞好市场调查,不断调整经营结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眼睛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曲周县供销社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围绕"抓改制、办市场、建龙头、严管理"这一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硬化措施,突破难点,集中全力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一跃跨入"全省十强县级供销社"行列。一、抓改制,活化社有资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营格局的变化,曲周县供销社系统闲置资产高达1600万元,潜在价值难于发挥,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立足于盘活闲置资产,充分挖掘存量资产优势,县社对现有企业实行了改组、改制和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激活了企业生产经营。1、调整经营格局,优化资产配置。县社对棉花企业实行"多渠道拓业全方位分流"战略",立足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曲周县供销社立足农村、农业、农民,依靠科技,注重改革机制,大胆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一举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并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998年实现销售2.1亿元,利润240万元,上缴税金480万元,1999年1-6月份实现销售820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500万元,上缴税金245万元,一跃跨入"全省十强县级供销社"行列。一、抓改制挖增效,开辟经济增长点经济体制的变化,使供销社出现高额闲置资产,内在潜力难于发挥。如何盘活资产,充分挖掘存量资产优势?1、调整经营格局,优化资产配置。县社对棉花企业实行"多渠道拓业,全方位分流"。将原副食盐业公司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竞争激烈、业务经营困难、供销社效益普遍滑坡的情况下,新河县供销社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同心同德振兴供销社事业的敬业精神,以艰苦创业敢想敢干的求实作风,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抢抓机遇,因企施策,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宽了经营领域,走出了供销社低谷。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经营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而且保证了供销社整体效益的稳步增长,使供销社再现了勃勃生机。全县供销社系统连续四年没有亏损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连续两年实现超计划、超上年、超历史最好水平。95年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2亿元,综合效益620万元,人均创效益8000元,其中外向型经济效益占整体效益的87%,闯出了一条供销社在市场经济新格局下靠发展外向型经济,重振供销社雄风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多种经济成份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处于危难中的基层供销社如何存身,并立于不败之地定州市清风店供销社在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奋力抗争占市场,修炼自身上效益,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个供销社现有干部职工109人,有经营柜组13个,其中,一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和一座庄稼医院,全部资产180万元。近年来,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支农,扎根农村,以市场为导向,靠灵活的经营方式,优质的支农服务和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1996年底,曲阜市供销社领导班子调整之后,把实行农资一体化经营作为一项重大举措,积极探索以农资总公司为龙头、各分公司为依托、基层供销社代销店为基础的农资一体化经营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年全系统共销售化肥6.1万吨,销售收入8700万元,农资总公司获利50万元,基层供销社获利180万元。1998年1至8月份,在农资经营普遍亏损的情势下,销售额已达5800多万元,同比增长21%。总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分别实现利润27.5万元和132.5万元。同时,净化了全市农资市场,确保了化肥供应量足、价低、质优,深受农民欢迎。在实行农资经营一体化之前,曲阜市农资经营存在着渠道乱、经营乱、价格乱现象。仅陵城一个镇,化肥经营者多达170家,供销社所占市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唐山市各级供销社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20年来,供销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到1998年,全市供销社各种经营服务网点已遍布城乡,总数已达3000个,比1979年增加近1000个。拥有固定资产63453万元,比1979年增加6.3倍。1997年全市商品购、销总值及利税,分别为32亿元、35亿元和4668万元,是1979年的5.7倍、3.7倍和1.5倍。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策性的商品经营逐步取消,供销社所属企业经营普遍面临困难。在严峻的形势下,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强烈意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禁锢。他们确定  相似文献   

8.
东河供销社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经营结构,开拓市场阵地,增强竞争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振兴之路。自1985年以来,年均销售179.5万元,上交利税10.5万元,用于改造设施建设投资22万元,扩大经营场所6个,面积18000平方米,甩掉经济包袱15万元,连续十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并多次被省社、地市评为先进企业,成为安国市供销社系统的先进典型。一、开拓阵地。东河供销社地处我安国市城南5华里,1985年供销社共有干部工人18人,占地  相似文献   

9.
金乡县供销社现有17个直属企业,15个基层供销社,担负着全县16处乡镇、90亩耕地的生产资料和56万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服务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为"三农"服务贯穿于供销社工作的全过程,助农丰产增收,提高农民的现实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抓好农副产品购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金乡县形成了以大蒜、果菜为主的种植新格局。1998年全县的50万亩大蒜、10万亩元葱喜获丰收。如何使50万吨大蒜、12万吨蒜薹、13万吨元葱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转换,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使1998年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沂源县鲁村供销社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和调整经营结构,"三轮"齐动,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一、深化经营机制改革,适应农村市场鲁村供销社先后对所属53个经营企业实行了租赁、股份合作制改革、风险抵押承包经营。对可控费用实行了目标警戒线和职代会报告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了减员增效,报酬与社务管理挂钩,指标量化到个人,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经营机制,提高了自身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1998年实现营业收入810万元,1999年1-4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10万元,费用减少13.5万元,企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张北县供销社1990年前三分之二的单位经营亏损。1990年底全县挂帐及各种经济包袱高达2300万元,加上库存商品中潜亏问题,每个职工肩负经济包袱1万元。1990年下半年调整了县社领导班子,新班子针对供销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劳动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全县供销社企业焕发了生机。改革后的1991年减亏390万元,1992年减亏37.5万元,1993年减亏42万元,到1993年底全县帐面亏损19.5万元,三年累计支付非正常利息750万元,上缴税金676万元,三年实际盈利571万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基本做法①改革县联社管理体制,变管理、监督服务型为服务、监督管理型。县联社将原来的十个科室撤并为三科一室,机关人员由50人减至25人。被精简下来的人员除9人按规定提前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外,其余人员充实到业务第一线和兴办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郓城县供销社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抑制了经营萎缩、效益下滑的势头,使全系统出现转机。1999年商品购进完成2.3亿元,商品销售完成2.47亿元,工业产值完成1.84亿元,销售收入完成1.8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同比都有较大增长。一、认清形势,增强在困境中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棉花种植面积连年下降,供销社棉花年收购量锐减,6个棉厂和30多处基层社棉站的场地、设备闲置,近2000名职工下岗。农资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倒挂,经营效益大幅度下滑。供销社系统两项主营业务已经没有经营优势可言。加之供销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大潮震撼着供销社旧的经营体制,供销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受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有些企业日渐萎缩,有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然而,安国市东河供销社在改革大潮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年年发展。1985年以来,连续10年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年均销售289万元,上交利税10.5万元,用于改造设施建设投资25万元,扩大经营场所6个,甩掉经济包袱15万元,连续10年被省社、地社评为先进企业。主任吕文英也多次被省社、地社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报刊杂志曾多次刊登过他的模范事迹,成为供销企业的一面旗帜。那么,吕文英主任是如何发展壮大企业的呢?——强化阵地搞开拓。1985年东河供销社是个只有十几间破房,18名干部职工,流动资金仅有2万元,有问题商品高达20多万元的穷社。面对当时供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以来,菏泽地区供销社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迅速成为全区供销社的重要行业。截至1998年上半年,已累计投资7000万元,建成猪、鸡、鸭、兔等养殖场93处,总存栏量100万头(只),其中:鸡场39处,存栏92.4万只;猪场34处存栏2.1万头;兔场14处,存栏1.3万只。一、基本经验1、立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调整经营结构。近年来,工业品市场低迷,棉花调销困难,特别是众多棉花加工厂处于棉花加工不足的境地。对此不少单位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经营结构,改变长期以来单纯工业品购销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巨野县供销社从1997年起,全面实施"410"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初,五莲县松柏供销社应付社员股金173万元,利息42万元,本息共计215万元。由于该社经营困难,职工人心涣散,亏损额达300多万元,因此,社员闻风纷纷要求退股。为了扭转被动局面,1998年4月份,县联社果断调整了松柏供销社的领导班子,从县直公司选调了一名懂经营、善管理的同志到该社负责。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化解"的工作方针,从搞活经营入手,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共兑付社员股金本息148万元,使股金本息比年初下降了70%,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社员的股金风险。我们对松柏供销社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启示:启示之一:搞活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是防范和化解股金风险的根本途径。供销社是防范和化解股金风险的主体,只有自身有了效益,兑付社员股金才有资金来源。而经营不活,既会造成企业亏损,也会造成资金沉淀,形成风险。松柏供销社之所以能够尽快地化解股金风险,关键在于搞活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他们充分发挥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包袱大、负担重、效益低已成为供销社的顽症,而税赋高、资金紧又使供销社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在此困难形势下,供销社如何生存和发展,永清县供销社找到了一条复苏之路,这就是实施"内方外圆"战略,搞活供销经济。内方——深化内部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永清县供销社有独立核算企业30个,其中基层供销社16个,他们也曾有过比较辉煌的历史,效益最好的1984年利税曾达到500多万元。1989年以来,由于市场疲软,棉花减产,企业后劲不足等原因,销售、利润几项经济指标逐年下滑,潜亏包袱越来越重。到1993年底企业仅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2800万元,而银行贷款高达6000万元,有潜亏包袱4660万元,30个企业中有26个亏损,1993年亏损额达249万元,全系统已经资不抵债。面对如此困难局面,新组建的县社领导班子没有吓倒,他们首先在系统内部查找原因,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全系统重新焕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流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供销社的销售和效益逐年下降。最近,笔者就供销社的经营现状对涿鹿县供销社系统进行了调查。目前供销社既有困难,又有希望。供销社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经济组织无法替代的,只要解决好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和调整经营战略问题,就一定能够再度辉煌。一、现状与问题涿鹿县供销社系统下辖20个独立核算单位,274个经营网点,改革开放前每年利税均在200万元以上。近几年主要经济指标逐年下降。去年,全系统完成国内纯购进1764.4万元,占年计划60.8%,比上年周期减少94.2%;完成国内纯销售3952.5万元,占年计划71.3%,较上年下降27.9%;实现帐  相似文献   

18.
供销社业务萎缩、经营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无法抗衡和扭转的客观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外部机关部门的改革尚不配套,加之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一些重大政策调整,致使供销社企业处于一种矛盾冲突之中,难以适从;另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受灾,造成与供销社经营紧密相关的农村商品资源的匮乏,使供销社的经营受到很大的损失;还有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包袱,使企业  相似文献   

19.
尚义县大青沟供销社,是在改革大潮中走上振兴发展的先进典型。1993年以来,资金短缺成为供销社的经营最大障碍。面对困难,他们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广辟资金渠道,加强资金运行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搞活了经营,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企业在新增加5.2万元费用基础上,实现利税37.5万元,其中利润20.1万元。一、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满足经营资金需求流通企业立足于市场,主要依赖两个优势:一是良好的信誉,二是雄  相似文献   

20.
我市200多家基层供销社三分之一亏损,而尚义县大青沟供销社,地处河北坝上偏僻的贫困地区,外部环境可谓不利,但他们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农"字作文章,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走出了一条农富社兴、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经济效益连年增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1995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元,实现利税31万元,列全市基层供销社首位,被广大农民誉为"庄户人信得过的主心骨"。大青沟供销社以他们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供销社的现实选择与根本出路,在于面向农村广大市场,深深植根于农,用辛勤的劳动扎扎实实作好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