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鹤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繁殖水禽达数百万只,1958年开始开发,湿地面积现仅余1.56万km2,鹤类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1995年航调,全区繁殖的鹤类数量仅余65只。1998年湿地开始全面保护,鹤类数量逐渐上升;2000年5月航调,仅挠力河流域就有丹顶鹤103只。2000~2001年调查,估计繁殖丹顶鹤数量为200只左右,迁徙丹顶鹤数量为800只左右;白枕鹤繁殖数量为70~90只,迁徙数量为700~800只;白头鹤迁徙数量为100左右;其他鹤类数量极少。影响鹤类分布的原因是因湿地开垦造成栖息地面积缩减、人为干扰严重、环境污染和食物来源减少。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耕地少,人口多。人均耕地数量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3,而且人均占有耕地呈下降趋势,短期内不可能回升。因此,我国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已发展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黑颈鹤是世界上十四种鹤类中唯一栖息于高原的一种鹤。仅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四川西北部的局部地区。国外则见于泥泊尔的加德满都谷地和印度西北部的拉达克。由于其数量不多,分布局限,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决策分析方法的石河子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河予市土地利用现状适宜性分析;结果显示,在7个农业单位中,宜农土地在石总场和石河子乡分布最广,所占面积最大,其构成比例分别为43.4%和36.4%,而在区玛管处没有分布,农科院分布的面积也仅有0.9hm2;宜林土地的分布趋势与宜农土地类似。在石总场和石河子乡分布面积最大,其构成比例分别为49.6%和24.1%;宜牧地类在石河予乡占有最大比例75.8%,而在农科院所占面积最小,其比例仅为0.1%;宜园地在石总场和152团所占比例分别位居前两住达54,7%和27.8%,而在区玛管处没有分布;居民工矿用地在石河子市区分布面积最广,占有最大比例55.4%,而在区玛管处分布面积最小,仅为14.3hm2。从各地类土地组成结构来看,宜农地类所占的比重为48.66%,分布比较集中,其中一、二等地占84.61%,土地质量较好,而宜农荒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81%,土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宜林地类仅占土地总面积的5.75%,且分布较为集中;在土地的利用中,农、林(含园)、牧业用地比例为7.92:1:2.17,农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的鹤类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平原1958年开始有计划开发,到1990年代末,湿地仅余1.6×104hm2,且极度破碎,环境恶化,有些种类已绝迹,现存种类亦处于濒危状态。丹顶鹤由开发初期的数千只,减少到1990年代中期的百余只。挠力河流域2000年有丹顶鹤103只。2001年该区丹顶鹤繁殖数量约为200只,迁徙数量为800只左右;白枕鹤繁殖数量为70~90只,迁徙数量为700~800只;白头鹤迁徙数量为100左右;其它鹤类数量极少。影响鹤类分布的主要原因有栖息地面积减少、人为干扰严重、环境污染和食物减少等。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由于拥有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已被列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林地面积已达113.78万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达402万亩,是世界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热带雨林,也是我国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全州国土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0.2%,但植物种类占了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1/4,分布有约5000种高等级植物。  相似文献   

7.
鲶鱼属鲶形目、鲶科、鲶属,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鲶鱼在我国分布广泛,属适应性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潜力很大,现已成了热门养殖鱼类之一:在自然界中.北方鲶鱼的繁殖时间为5月至6月,当年生长期仅为4—5个月.虽然当年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7,(11):39-40
中国蛋鸡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21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国家。1980年至2005年,我国禽蛋产量年递增速度为7.8%.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近两年增速有所减缓,世界同期仅为2.6%,发达国家鸡蛋存栏及产量已基本保持稳定。近十年已基本没有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79.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5%。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我国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且有36种仅在库区分布的特有植物。本文通过对36种植物地理分布的分析评估了三峡工程对它们的影响.探讨了受影响严重的植物的保护对策.并描述了主要的库区特有植物的识别特征。以便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0.
第一,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已相当高。就非配额产品而言,关税率已降得很低,加权平均仅为10%左右。就配额管理的产品而言,配额数量巨大: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重除了粮食之外,均在20%以上,其中食用植物油高达50%。而如果按占商品性消费比例计算,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保护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5种,隶属7目10科,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种有白鹳、黑鹳、白、白尾海雕、金雕、灰鹤、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白鹤、蓑忌鹤共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43种;对我省这些鸟类的分布,居留情况和濒危现状做了报道,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和气候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东南亚,乃至全球渔业发展,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战略构想。方法 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综合分析论述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和重要意义,在气候条件、种质资源、淡水资源等必备条件方面论证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不可替代的优势。结果 (1)云南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特有渔业种质资源、充足的淡水资源,为建设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滇南地区日照充足,积温高,鱼类可周年生长,提早性成熟,缩短繁育周期,提高良种选育效率,为快出良种、出优质良种提供了极佳的气候条件。(3)云南是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的宝库,分布鱼类达629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总数的39.93%,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中有大量性状优良的特有物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4)云南淡水资源蕴藏量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2.3倍,澜沧江下游的西双版纳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4.6倍,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5.7%,发展渔业是符合大食物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云南完全具备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必备条件。结论 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省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是可行和必要的,将服务于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优化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将支撑我国淡水养殖业升级换代,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澜沧江—湄公河下游的中南半岛国家为依托,向全世界提供中国新品种和中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3条观鸟路线共观察记录鸟类6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7种,省级保护鸟类5种;夏侯鸟49种;古北界种类45种、广布种19种、东洋界2种。路线A的鸟类多样性最高。路线B是比较理想的早春观鸟路线。  相似文献   

14.
孔林内有鸟类31种。隶属9个目;可划分为4种鸟类群落,落叶阔叶林-大山雀+小蝗莺+黑枕黄鹂群落;针阔混交林-大山雀+灰喜鹊+小蝗莺群落;针叶林 -夜鹭+大山雀+金翅雀+山斑鸠群落;杂灌林-灰喜鹊+大山雀+金翅雀+黑枕黄鹂群落;提出了对孔林植物和鸟类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洪河自然保护区春秋季鸟类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洪河自然保护区春秋两季不同生境类型(林地,灌丛,草甸)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鸟类多样性春委较秋委突出,3种生境中,草甸的鸟类最为多样性,灌丛次之,林地最差。  相似文献   

16.
朱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仅分布于陕西省洋县附近约 30 0 0km2 的区域内。种群数量约 2 0 0只。 2 0 0 1年春季在洋县华阳镇发现朱新繁殖地。有一对朱在此繁殖并孵出雏鸟 2只。为朱繁殖地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方白鹳种群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属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繁殖于我国东北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20世纪70年代以前繁殖数量超过1000只,目前在黑龙江省的繁殖数量不足100只,越冬种群数量一直保持在2000只左右,为保护这种濒危鸟类做了大量的研究和人工招引工作,人工繁殖巢有50多个。  相似文献   

18.
介绍国外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基本原则的发展过程、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发展动态。根据中亚进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试点的经验,指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是世界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应该借鉴国外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开发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与我国合作开发地缘优势明显,是我国农业海外合作开发的重要首选区域。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格局指导下,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等方法,立足我国对粮食等大宗战略农产品的发展需求、东南亚各国的农业资源禀赋与合作意向,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高度,系统谋划了东南亚地区农业合作开发的战略重点领域,确定以稻谷、天然橡胶、油棕榈、木薯、甘蔗和林业六大行业为合作重点,以提升原料掌控权和贸易话语权为关键环节,根据东南亚重要交通物流通道、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区域差异,提出"三线两区"的合作开发总体布局。围绕各种合作有力推进,提出设立专项基金、加强金融支持、提升政府服务等政策建议保障,为我国政府与企业在东南亚地区长远战略合作的顶层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在东洞庭湖湿地实地实时调查,共鉴定鸟类2 172只,合计23种,隶属6目14科;东洋界鸟类7种,古北界鸟类1种,广布种鸟类15种,在区系上以东洋界鸟类为主;冬候鸟、留鸟分别为16种、7种,在居留型上,主要以冬候鸟居多。该区鸟类平均密度为158.9只/hm2,多样性指数为2.426467,均匀性指数为0.773871。多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东洞庭湖湿地野生鸟类资源面临许多生态威胁;指出了东洞庭湖湿地野生鸟类资源面临的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