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恶意“圈钱”手段。统计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多达460多家,占总体上市公司比例的40%。披露的担保总额约为686亿元,其中担保金额较大的40家上市公司占担保总额比例达25%。有迹象表明,上市公司“担保圈”范围正在不断放大,其性质也在异化,已经造成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波,甚  相似文献   

2.
一、新疆上市公司债务担保的现状。上市公司债务担保行为本来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这种方式已演变为上市公司的相关受益人将该公司作为“融资工具”并实现其财产、利益转移的一种手段。在20世纪90年代,上市公司债务担保的主要对象是其大股东。这是因为我国60—70%的上市公司是通过从国有大企业中剥离出来的优良资产组建的。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大股东是指持有较大比例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东,根据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大股东应当切实保证上市公司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理论上大股东破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甚微;但在普遍意义上,大股东往往对上市公司施加较强的实际控制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些强势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无处不在,上市公司从制度、管理到财务,无不深深的打着大股东的烙印;其二,一些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性很强,上市公司破产对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其三,或有损失,大股东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都可能在破产时给上市公司带来实际损失。因此,大股东的破产对上市公司乃至社会公众还是存在较大的现实影响,大股东破产也不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破产行为。文章以某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X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原因,总结出该公司在破产清算中主要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同类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全国来看,上市公司债务担保问题非常引人关注,有一些省区已形成“担保圈”,由此引发的债务纠纷频频。新疆上市公司债务担保虽然没有某些省区那样严重,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新疆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担保“圈钱黑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中国股市中的某些上市公司已经将担保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这种变相的担保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股市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何让上市公司走出“担保圈钱”的迷谷?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中国股市中的某些上市公司已经将担保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这种变相的担保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股市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何让上市公司走出“担保圈钱”的迷谷?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真是聪明,没有想不出来的办法。当初国企之间三角债盛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怎么办?债转股!今天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举步危艰,怎么办?以股抵债!经济学家韩志国评论说,“以股抵债”具有积极意义,对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是“一记重拳”。但是,我认为,“以股抵债”仍然是解决股市的治标之策,不会对市场构成重大利好。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因被大股东吞食资产,导致经营恶化,公司濒临破产边缘的事件频频出现,例如:ST猴王由于原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破产,致使其逾10亿元人民币的债权无法收回。再如ST粤金曼亦因被大股东侵占资产近10亿元,导致连续三年亏损。以上两公司均面临着被摘牌退市的危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部分上市公司还在人、财、物上难以做到与大股东的“三分开”,仍是大股东的“提款机”;这也充分暴露了部分上市  相似文献   

9.
黄大为 《特区经济》2006,(6):115-116
本文尝试通过对詹森——麦克林模型的拓展来解释我国股票市场比较普遍的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一般模型表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并不是大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诱导大股东如此行为的因素还包括大股东属下的其他经营单元的相对经营状况、大股东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大小及经营者的在职消费倾向等。具体到我国股市来看,国有股、拆分式的上市方式、畸高的发行市盈率等因素大大增强了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姚益龙 《南方经济》2010,28(11):34-46
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发生大股东支持现象?企业内部股权、盈利状况等特征会不会对大股东支持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02—2008年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获得流通权的公司发生支持的概率较大;集团企业作为大股东会比非集团企业作为大股东发生更多的支持,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企业当期盈利状况并不影响支持行为,但是过去两年连续亏损、面临“摘牌”风险的上市公司和过去两年连续盈利超过6%、具有潜在配股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支持的“制度性驱动”假说。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97年中国颁布的第一项企业会计准则就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在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它作为我国唯一的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始终独领风骚。近年来,上市公司的不少关联交易倍受争议,例如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对外担保形成的债务等等。  相似文献   

12.
近期留心一下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发现,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权正日益集中在个别人手中,自然人或是个人绝对控股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现象日益突出,上市公司“ 私有化”程度可以说有加剧的趋势。以往市场说的多的是上市公司的“ 一股独大”问题,而今可能更需关注这“一人独大”的问题了。 如6月20日,深圳方大(0055)董事会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方大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7500万股方大集团法人股转让给邦林公司,占总股本的25.304%,邦林因之成为0055的第一大股东。而成立于2001年6月7日的邦林公司,其法人代表正是…  相似文献   

13.
易山 《上海国资》2006,(9):16-17
“股改以后,大股东与流通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二级市场上的财富效应使大股东有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施展 《天津经济》2014,(9):57-59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为金融机构利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在2009至2013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达58.44%,而抵押担保仅占28.48%,其余13.08%基本是信用贷款;在同期的短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更是高达63.38%,而抵押担保仅占22.22%,其余14.41%基本是信用贷款。然而,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已成为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因担保被拖下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人甚至把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问题称为"上市公司的哥德巴赫之谜"。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发展历程基础上,找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融资担保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区建华 《珠江经济》2001,(12):50-51
大量的担保由于缺乏必要的反担保措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大风险。当初“豪迈”的担保,换来的是诉讼缠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上市公司治理的内涵、原则,并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中存在的“大股东不当行为”、“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健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对策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0-11
重组不成,长百集团与公司新进的大股东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反目成仇、对簿公堂。江苏高力集团在“借壳”不成功上市公司且退股未果的情况下,以股东知情权起诉上市公司。2007年12月,长百集团的大股东上海合涌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二股东上海合涌源投资有限公司将所持长百集团11.92%股权、1.07%股权转让给了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大股东如何掏空上市公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日期就要到了,在一路下探的股市中,各家上市公司交出的成绩单真的不敢让投资者抱有太乐观的期许。在接连的叹息声中,更有ST江纸、三峡水利、托普软件等上市公司被大股东用尽各种手段掏空,导致上市公司巨额亏损的消息频频让投资者们“割肉”。上市公司已“体无完肤”,这样的结局是怎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是个舶来品,西方英美等国的实践表明,在董事会中引入不在公司任职,且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独立董事,对于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对于公司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评判和监督,可以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我国是一个“新概念”,我国引进这个“新概念”据有关资料介绍是为了解决“一股独大”的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的现象,切实防止上市公司造假,“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这一“新概念”在我华夏大地一出现,立即被抄得火烈,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回购该公司所有流通股,从而取消上市资格,往往由上市公司唯一控股股东发起,以现金收购全部流通股,让上市公司变成非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的企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现金充足和市值完全低估;一是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资源,希望整合。本刊就上市公司“私有化”问题做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