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奥运时代     
刘佳 《光彩》2008,(8):11-11
奥运与中国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使得一场体育赛事表现出了远超其内容的深层含义。市政建设和城市改造升级带来的巨大政府投入,股市、地产、旅游、酒店、体育产业,甚至国人消费心理上的重组和建构,所有与经济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似乎都可以与奥运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牛博文 《中国商论》2023,(19):152-157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北京及张家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借助冬奥会的东风,大力发展当地旅游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北张家口为例,通过旅游政策构建旅游政策框架体系,结合奥运会历史从综合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经济动态发展和发展要素五方面分析后认为其具备发展奥运旅游经济的可行性及关键要素。最后根据旅游经济政策框架,从总体、筹备期、奥运期和结束期,构建了奥运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以期为未来城市发展奥运旅游经济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淮河文化资源富集,给发展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淮河流域城市正积极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给淮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契机。发展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旅游,对传承淮河文化、拉动城市消费有着重要作用。淮河流域城市之一的淮安,有发展淮河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机遇。发展淮河文化旅游,需要通过打造品牌、有效传播、加强协作等策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谢朝武 《商业研究》2007,(4):170-173
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的主流趋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消费文化对于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旅游消费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消费文化的构建途径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旅游消费为目的的文化展示与再创造,是迅速发展的全球旅游市场中一个非常繁荣的领域。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能体现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文化有个性、有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必然的战略选择。但跟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目前仍存在发展思路不明确、产业地位不高、资源整合不够、形象模糊不清等不足。需要遵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价值提升战略、文化资本战略、融合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战略,加快转型提升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谭英杰 《品牌》2013,(5):48-49
正后奥运时代,青岛积极传承奥运遗产,确立了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指导理念,将帆船运动与旅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为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世界知名城市做出了积极努力。1月8日,由中国品牌传播联盟(CBCA)发起主办的2012中国品牌年会曁品牌金博奖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2012中国品牌年会以"走向世界的品牌"为主题,设有品牌之翼、  相似文献   

8.
中国购物中心的基本形势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传统零售业者正面临着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的严峻挑战。作为兼具丰富生活、表现文化、细化服务、促进消费、经营城市、活跃旅游等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  曹虹剑 《消费经济》2005,21(5):41-43
旅游消费文化有很强的约束力与经济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有其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我们不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而且要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文化消费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旅游文化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在分析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旅游文化消费的具体建议,以期有效的指导消费实践。  相似文献   

11.
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在奥运会后面临的诸如总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如何后续利用,与奥运有关的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出现运营困难等一系难题值得关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奥运会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后奥运经济效应的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盼望已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揭幕了,几年来,围绕奥运盛会我国、我们的城市北京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接受了奥运文化和奥运经济的洗礼。某种程度上,在奥运文化和奥运经济的国际化舞台上,我们从知之不多到深入其中,学到了很多。奥运赞助商及其文化,就是奥运会带给我们的一个新的国际化的品牌价值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8—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客,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文化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消费引领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了居民消费扩容和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这种激发效应更强。研究为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也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策划前言这个井喷式的国庆黄金周,再次触动了趋热的旅游话题。而从青岛这个集山海城为一体的典型旅游城市身上,我们该如何冷静思考和判断它的文化价值和发展走向?青岛虽坐拥天赐美景,却一直以一个低端旅游城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零消费团、不过夜团比比皆是。原本应属高档的旅游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演化经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皆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其演化动力包含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内源动力表现为各生物单元追求共生带来的回报;外源动力为外部政府的制度引力、外部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带来的压力、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拉力。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包含选择机制、创新机制、生态平衡机制,选择机制主导着城市文化旅游品牌进化的方向;创新机制给予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生态平衡机制增加了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耐受幅度,使其成为一个广适应性物种。  相似文献   

16.
据专家分析,奥运经济对于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进,消费拉动逐渐取代投资拉动并占主导地位,当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时,经济将会出现回落,奥运会余热过后,奥运低谷效应将会随之发生。北京2008年奥运会已经在欢呼声、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我们不得不考虑预防奥运低谷效应的发生。本文主要以奥运会场馆在后奥运时代的运作为中心,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北京奥运会后的场馆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强 《北方经贸》2007,(12):125-126
2001年7月,北京成功取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奥运会的举办已经成为一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而奥运旅游则是奥运经济中的最大亮点。实践表明,奥运会旅游给主办城市,乃至整个举办国所带来的经济实惠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北京旅游业应加强与政府、奥组委的相互协作;加大宣传促销活动,重视群体作用,加大北京奥运会旅游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城市功能逐步具有了后工业化特征,产业经济结构也从工业型经济慢慢转向服务型经济为主.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逐步与国际接轨,尤其是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加速了上海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市旅游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旅游资源匮乏,缺乏新意,难以满足目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基于消费心理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出现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变化。旅游资源是景区规划开发的基础,在资源的基础上对景区的开发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政府发展生态经济、减少资源性消耗的一种优势选择。一方面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传统价值和研究价值,具备了文化资源经济化开发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旅游市场具备天然的消费潜力,这种市场消费潜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中国进行了多年文化旅游经济开发之后,我们需要对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对这种经济开发模式进行审视,这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