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漫漫 《经济师》2009,(8):140-140
会计要素的划分结果,直接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和会计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会计要素既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又是一个动态概念。会计要素的内容和结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构成会计系统基本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是基本的因素,不可能是要素;是会计要素,就一定是基本的因素。因此不存在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只存在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系统包含着多种不同层面的会计要素,可从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工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的不同层面等多方面区分会计要素的构成,而不能只把会计要素看成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因此,必须重建会计准则理论的架构,对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5,(9):106-111
传统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都特别强调了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突出地位,因而有了原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及安然等财务欺诈案件后美国目标(实际是概念)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说法。通过对现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反思,我们认为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不应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或基础,而是会计准则结构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本文中,我们对其各自的含义界定和功能定位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建立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总括的概念,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必须对资金运动进行科学分类,使会计对象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财务会计报告的总体框架。会计要索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既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会计要素有时又被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偿付能力报告的目标、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假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我国保险业监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设想,并探讨了保险公司编制偿付能力报告所依据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要素中的两个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表报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对会计要素加以严格的定义,就能为会计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金财 《经济师》2001,(5):133-133
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 ,以会计基本前提为基础 ,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 ,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别列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个会计要素。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一、会计基本要素的确认确认指的是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确认包括以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个…  相似文献   

8.
陈继萍 《生产力研究》2012,(3):234-235,249
文章基于"预算-财务"双轨制视角,探讨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首先提出"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会计目标、会计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和财务报告体系,试图为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应包括会计职能、会计准则、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环境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能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构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框架。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会计要素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我国会计要素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环境变化化对财务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涉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两大方面。而会计确认与计量均离不开会计要素。经济新体制、经济新方式以及经济新类型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对会计要素(体系)内容与结构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通过会计目标来实施的。就财务会计学本身而言,会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其直接关系会计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机构都十分重视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关于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素问题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会计目标是会计结构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环境会计目标对传统会计目标的冲击,使得环境会计在会计对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都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的否定和替代,而是对它的继承、补充、延伸和突破.环境会计对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和实务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会计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计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主要由“会计目标模式”、“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报告模式”、“会计教育模式”、“会计规范模式”、“会计监督模式”以及“会计核算模式”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动态及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和原则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能够引导会计准则的前后一致,并说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特征、功能和局限性.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基本假设等.概念框架不仅是会计准则制定、评估和修订的直接依据,还可以为会计实务提供理论指引,在整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起着统驭作用.2004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启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项目的研究动态及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会计科学领域,会计目标被认为是最基础的概念。所谓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它是会计目标理论在信息论和系统论被普遍接受后才出现的。众所周知.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的运行必须服从系统的目标,再按目标展示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因此会计目标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是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对会计系统逗行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安广实 《技术经济》2003,22(7):53-54
<正>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1、会计要素内容不完整。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传统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它仅包括能够用货币计量和价格交换的事项,缺乏不能用货币计量和价格交换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事项。具体而言:没有将自然资源按资产要素确认;没有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按负债要素确认;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没有将自然资本列入;没有将环境成本的消耗作为费用要素确认;没有将环境收入列入收入要素确认;对环境利润更是缺少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相似文献   

17.
会计概念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主体。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对会计概念的表述主要有管理工具、艺术、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五种代表性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一个概念的表述都受到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及人们的主观认识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荣 《经济师》2009,(11):158-159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章介绍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与作用,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与会计要素的内容,并提出了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双重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还存在诸多局限性.面对新的会计环境,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遵循系统性、中立性、前瞻性及兼顾国际化和国家化等原则,增加财务报告目标的阐释,顺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补充并完善会计基本假设,对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原则划分层次,重新划分并定义会计要素,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进行详细规定,补充资本保全概念.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生产的核心要素。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不仅成为生产的核心要素。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不仅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可以说,知识经济促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964年,美国会计学家赫森(G Hermanson)在《人力资源会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40多年来,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刨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将就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假设、确认和计量,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条件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