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什么叫有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是能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两个文明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这种积极作用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不是“黑”、“白”.“黄”的.就都是社会效益好的。这是把“有社会效益”与“社会效益好”混同起来.把社会效益好的可能性或潜在性与现实性等同起来,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05,(3):20-22
制定并实施“十一五”规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马凯近日指出,我国“十一五”规划将拓宽发展的内涵,“十一五”期问,我们不单单是要把国民经济这个“蛋糕”“做大”.还要“做优”和“切好”。“做大”是要增强综合实力.“做优”是要提高整体素质.“切好”是要实现协调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把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就“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出如下要求:第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界的平衡为代价;第二,要处理好当代与后代、本届政府任期目标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不能以损害后代的发展为代价;第三.要坚持以人为奉。社会发展要从偏重于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研讨“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就“十一五”规则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调整第三产业结构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鼓励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初期的“六五”、“七五”期间,我国服务业是以15.2%和9.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分别快于整个国民经济4.5与1.5个百分点,但“八五”以来,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没有出现预期的普遍高于第一、二产业的情况,而是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1.3个百分点,比工业增长速度低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视角》2009,(8):38-39
近年来.针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积极转变“两高一资”的传统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注重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加快实现“绿色转身”.但离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时期是国家、全省及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住宅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以及个别现象所引发的种种议论.住宅建设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什么是房地产市场的“冷”与“热”?形成这种“冷”与“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努力营造住宅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氛围呢?下面.我就按照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刍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闽台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丽 《发展研究》2005,(5):35-37
1、闽台贸易往来稳步增长.福建省是大陆最早与台湾发展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进入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尽管90年代中期由于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的实施,使闽台贸易经历曲折,但仍然在不断增长。近些年来,福建省通过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产品交易会”、“台湾商品交易会”、“海峡两岸商品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9.8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交流盛会,逐步建立起同台湾的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7.
《经济》2005,(11):8-8
仅仅20多年前,“计划”还在中国拥有不容功挑战的权威和无远弗届的权力,“有计划、按比例”作为基本经济规律统摄国民经济运行,“指令性计划”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范畴,“计划委员会”在众多政府部门中居于领军地位。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委员会”先后更名为“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计划”也运渐淡出社会经济领域.在至“十一五”以“规划”取代“计划”.  相似文献   

8.
江南牛 《江南论坛》2001,(6):17-17,19
苏南地区是我国社队工业——乡镇企业的发轫地,从异军突起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蓬勃发展阶段,而期间改革开放的“天时”又使苏南人的精神有了新的升华.江总书记倡导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就是推进新世纪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巨大精神动力.它与“四千四万”精神、“昆山之路”等宝贵精神财富一样.使苏南模式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同时又促使它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易勇 《新经济》2006,(2):65-67
由于我从事的是企业咨询和营销策划工作,每天如走马灯似地与形形色色的大小老板打着交道,听到最多的词汇当然是“忙”、“累”、“赚不到钱”、“竞争压力大”等。没错.视企业利益和发展如自己生命是大多数老板的人生信念.松下幸之助不是说“企业最大的罪恶就是不赚钱”吗?但是在现今商业新经济时代,又有多少老板懂得如何赚钱,如何能持续的赚钱呢?  相似文献   

10.
地方煤矿规模小、素质低、发展不平衡,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1.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销背离,盲目生产。二是产销脱节、负债经营。2.“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地方煤矿绝大多数是靠银行贷款建立起来的,底子薄,基础差,发展后劲先天不足。建成投产后,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不得税前还贷。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经营效益基本上都以利税的形式上缴财政,保了“吃饭”。而自身“建设”的投入甚少,使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受到损失。相反,银行贷款本息相生,使企业债务负担越背越重,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根…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