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历来出台的针对“三农”的政策中,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调是“三农”政策的两个重点。有关农业增产方面的政策出发点在于克服“无粮不稳”的瓶颈,从农业着手,着眼于解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矛盾,注重维护全社会的安定形势;农民增收的政策一直侧重对农民产业结构与城乡结构的调整,着眼于避免城乡差  相似文献   

2.
冼频 《广东经济》2002,(9):20-22,33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九五”时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出现负增长。这几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仍然能保持小幅增长,主要是依靠二三产业的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  相似文献   

3.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变革和供应链的优化,打造农产品产地到终端销售点的直通车,构建农民、消费者、销售商多赢的长效机制,降低了流通成本,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产品安全,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农超对接”在实施中面临不少阻碍,需采取更有效的运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经纪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各地的实践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海水 《发展研究》2005,(11):61-63
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努力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活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安溪县“茶业富民”战略给了我们众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的同志把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归纳为“农户十市场”,是“农户与市场的连接”。这种看法我认为是片面的,在实践中,容易产生误导。第一,会导致农业产业化的低标准、简单化,使人们容易忽视其他要素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为农业产业化只是农民和市场的关系,是单个农民在市场中从事农产品买卖的一种活动。因而,只要把农民推向市场,就算是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第二,会割裂农民与农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我们讲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而不是“农民”产业化。我们不能把“农户与市场的连接”与“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的连接”混为…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及所带动的广大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 ,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重新审视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经验”,发现诸如“中间环节更少”、“批发环节不再重要”、“农民获益份额更大”、“交易方式更先进”、“订单农业和合作社能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等流传甚广的说法,要么是片面的,要么是错误的,要么过于简单化,忽略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品种之间,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中间环节的数量、批发环节的重要性、农民在供应链中的获益份额、交易方式以及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差异.总结国外经验,不能大而化之,应分国家、分时期、分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是实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的长期战略和根本途径。农村市场问题主要是农民购买力问题,只有农民购买力持续稳步提高了,开拓农村市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进展和新的突破。为此,首先要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产品“卖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信息不灵,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卖难”或“卖不好”是主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开拓农村市场进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发展农产品信息服务是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客观要求 由于近年来福建省…  相似文献   

10.
费林 《经济纵横》1994,(11):21-23
“复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费林一、“复关”对我国农业的有利影响(一)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改善出口环境,提高创汇效益。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和野生资源相对丰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贸易一直占重要地位。199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必须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品种改良,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体制改革。必须构建我国农业良性循环系统:即建立省级农产品信息公司、县级农产品进出口公司、乡级农产品出口加工厂,并且三者要与农民组成贸工农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 ,要搞活农村经济 ,必须拓宽农产品市场空间。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很小 ,仅仅搞活土地使用权是不够的 ,产业化、城市化等思路也难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新的突破。因此 ,创新农业功能、扩展农业内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2000年我国农民农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8.94%,由此可见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收入可以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其进一步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环境下发展,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与湖北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是农业太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实施农业名牌战略,以特色资源为立足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好市场体系建设,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农产品创名牌,增强湖北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湖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关键。尽管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农民增收形势依然严峻。如何使各项政策措施产生实效,最终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本文认为,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割裂了市场体系,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导致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销售和农民增收。构建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是超越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切实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业发展探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农”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收入低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佳径之一。对于农民来说,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城镇化;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业产出,有利于农产品的就地销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农产品营销环节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以营销为重点的农村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经营能力、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从农户、政府这两个核心为出发点,通过文化因素的嵌入,以经济利益和政策支持为纽带,可以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并且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从而全面促进农民、农村、农业等一系列问题的良性运转和最终改善.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来自农业和非农产业两个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是主体 ,政府也责无旁贷。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取得明显成效 ,需要多渠汇流 ,多管齐下。一、田里埋着“金娃娃”。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等措施 ,向土地要效益 ,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以好产品卖好价钱。提高农业的效益 ,主要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以及扩大对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精深加工。从目前市场上看 ,好东西不但能卖得出去 ,而且与“大路货”差价很大 ,优质就能高效。农业生产要面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胡耀邦同志指出:“通观全局,为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运输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要农业上去了,其他事情就比较好办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由于“左”的思想和政策的影响,发展较慢,粮食紧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当的提高了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业生产空前高涨,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1):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   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