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在华跨国公司为巩固其竞争优势,纷纷采取人才本土化战略。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的特点、动因及其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下降,暴露了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本土化进程、社会责任及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竞争力缺失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本土市场的消费能力已然不可忽视,更大范围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便成为跨国公司的首要目标,因此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已成为跨国公司打入中国本地市场的手段,当然,其直接结果则导致跨国公司在华市场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强.因此,跨国公司如何找到打通本土市场的道路的策略,以及如何实施本土化策略便成为取胜的重中之重. 本文参考跨国公司在化投资的成功案例——百胜餐饮集团,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阐述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策略,以百胜集团的在华投资作为实证以分析,另外,通过对此案例的研究分析百胜餐饮集团在华本土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动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峻芳 《经济前沿》2006,(10):24-26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的现状与趋势为基础,剖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内在本质动因及外在推动因素,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建新  刘静 《现代财经》2008,28(12):43-46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20多年,已经形成了只有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中国长远地发展下去的共识,而品牌本土化是跨国企业抢滩中国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品牌发展历程和奉土化的动因,从品牌命名、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管理等角度详细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的具体模式,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现状、动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力度,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已成必然趋势。论文从多个视角分析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动因以及我国具有的综合区位优势,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策略:应高度重视国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与跨国公司展开合作竞争,不断学习、吸收其先进技术与管理,从而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1.中资金融机构优质客户流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个原因就是"跟随客户"战略。例如日本的富士银行、东京三菱银行、日联银行等在华分支机构十分注重在华日本、欧美企业,日联  相似文献   

8.
梁峻芳 《经济前沿》2006,(10):24-26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的现状与趋势为基础,剖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内在本质动因及外在推动因素,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战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实施现状,从人才招聘、培训和留任等方面总结其战略,并探讨了对我国人才战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邱夏  张舵 《经贸实践》2008,(1):46-46
中国欧盟商会2007年底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07》显示,中国本土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欧盟企业在华经营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在被调查的200多家在华经营的欧盟企业中,只有45%公司的中国员工在管理层中所占比例超过30%。而38%的公司则拥有纯粹的外籍管理团队。虽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公司都在尝试实现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土化以提高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华软件业的投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分析了中日企业在软件领域的合作,介绍了日本企业在华的战略投资、合资办企、建立研发中心与实验室等合作内容,阐述了日资企业在华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许多案例证实,跨国IT公司在华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其本土化策略的实施。具体地说,应该做到虚心了解中国,提供中文网址、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订做产品或服务、组建中国化的人才梯队,与中国本土企业建立共赢效应等。  相似文献   

13.
SO WHAT     
面对各方对雷克萨斯本土化进展缓慢的质疑,雷克萨斯在各大媒体给出了答案"SO WHAT(那又怎样)"。无论在管理思维还是人事委任方面,雷克萨斯都与同样来自日本的汽车品牌——英菲尼迪和讴歌风格迥异,这从对拒绝尽早在华投产的坚持和刚刚启用中国本土高管人才就已经可见一斑。7月18日,雷克萨斯推出全新一代的ES系列,这也是雷克萨斯ES系列第六次更新换代。此次ES系列共推出三种动力配置,分别为搭载2.5升发动机的ES250、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开始面临如何继续融入本地市场,持续赢利的问题。针对此现象,通过实地调研,本文以德资跨国企业——HERR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人才本土化经历为实例,在运用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策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在华跨国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必要性,对其加速利用本土人才的现状、必要性、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对所有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实施要点上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情况调查及分析张威(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其对海外的投资。根据日本进出口银行对在海外有3个以上分支机构的743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企业共44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  相似文献   

16.
论近十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历史由来已久,虽然日本对华投资金额、项目数时高时低,但在对华投资国别(地区)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主要从日本对华投资现状、日本对华投资新特点及趋势以及日企在华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清楚、客观地分析了近十年日本对华投资的情况,提出要以“平常心”客观看待日本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现状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为更好地促进日本在华投资升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娟娟 《经济师》2014,(1):260-261
在日本对珠三角地区投资总额不断增长的良好经济背景下,日本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为了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不断进行了各项改革创新。文章从教学手段灵活多样、重视优质资源的利用;有效设计情境教学方法、强化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改革教学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论述现阶段高职日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不断进入中国,外资企业的集聚现象越加明显。这种集聚不仅给外商投资企业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也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总结了韩资企业在华投资集群现状,运用社会经济网络决策模型分析了韩资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概括了在华韩资企业集群的三个特点,并进一步阐述韩资企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为克服社会网络负效应,在华韩资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全球经济市场化、贸易和投资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外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和本土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人才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而中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对人才的渴求也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宋亚非 《经济与管理》2006,20(10):54-58
构成跨国公司价值链的三个主要环节是研发、制造和营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先期进行加工制造环节向中国转移(本土化)后,开始逐步完善在华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的完整价值链布局。基于在华跨国公司研发和营销本土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趋利避害,规范与引导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行为,保障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