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X”证书的指导思想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在“1+X”证书制度下,本文首先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现状分析入手,其次总结了国际商务专业在“1+X”证书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如何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在“1+X”证书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学院会计学专业以"四川省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依托,对会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三维一体"的立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3+7"课程体系,建立"2+3+4"实践教学体系,整合"1+8"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杨倩 《物流科技》2021,(2):180-182
1+X证书制度作为"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和加强社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广东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并实施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有效进行书证融通,不断创新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22):195-197
进一步深化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构建"合格+卓越"土木工程师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能力、项目和职业为导向的土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以卓越实验班为载体,构建针对性的教学体系、搭建专业基础、工程应用、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构建"预就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立足工程实际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懂技术、精管理、善沟通、敢创新、重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5):253-254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文强调"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基于此,课题组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贯通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1+2+3"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完善其评价标准体系,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前财税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实践"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较多的侧重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难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财税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本研究试图以培养财税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出一套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为未来我国财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技能型人才总体上供不应求,短缺情况不断加剧,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严重偏低,老龄化趋势明显,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埋下了隐患。为了促进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新的人才标准、优化营造技能型人才培养成长的良好环境、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科教兴国战略、建立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技能人才培养,以突破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26):191-193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外包人才在现实中存在合作和方式单一、企业合作积极性低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校企双方长期有效的合作。为此,学校需要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协调下,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深化合作机制,通过"2+1+1"等模式来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深度合作下的订单培养和"前校后企、校岗直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徒式教学体系、"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逐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共育人才,为创业教育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培训是员工成长成才的孵化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人才培养,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愈趋深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培训创新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重视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本文以滨海热电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构建“1+3+2+3”培训模式,即加强党建统领,建立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创建特色化、差异化、数字化培训平台,融合理论和实践培训方式,加强效果评估、激励约束、重点保障机制建设,提升员工培训成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2.
王美乐 《现代企业》2021,(2):130-131
近来年,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职业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机构转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在2019年02月13日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进行试点工作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必须以加快提升人力资源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人才理念、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出1+X证书制度,"智能财税"作为财经类第一批试点证书,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实施"1+X"证书试点的背景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仲怀公  薛玲艳 《会计之友》2021,(17):159-160
高校作为智力和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统会计知识体系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更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其中,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会计人才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会计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6.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SPT人才培养体系,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主线展开的,其不仅是理论阐述,还包含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本文通过对越秀学生成长的实证分析,力求全面反映越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轨迹,为深化SPT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7.
王勇 《河北企业》2022,(1):149-151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布局产业链,是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产业链定位人才链,以人才链拓展产业链,将"产业链"与"人才链"有效融合,融入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秦皇岛市深化"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和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12):254-255
201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全文简称:鲁劳职院)与济南大学合作开展自动化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将职业规范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合作培养"本科学历+技师资格"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浙江省东阳市建立以政府组织全市性技能培训、技能大赛为主导,以行业、部门组织技能培训、技能竞赛为主流,以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主体的"三位一体"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数达6.6万人,其中,金华市首席技师2人,东阳市首席技师5人,高级技师708人,技师2220人,高级工5350人。  相似文献   

20.
培训是实现供电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手段,而培训的关键点在于员工能力不断成长。"基于员工能力成长的培训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培训体系的起点聚焦于"员工能力成长"之上,以实现供电企业人才战略为最终目标,以员工能力持续成长为主线,将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建设、培训流程优化等系统地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一套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简单有效的培训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供电企业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研究加强员工能力成长培训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最后对其实施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