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颖 《当代经济》2018,(1):56-57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实现了城市的智慧交通、教育、医疗以及政府等功能.我国各个城市也都开始向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城市的建设现状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以河南省的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为例,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惠斌 《江南论坛》2021,(11):19-21
智慧城市(Intelligent City)是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发展的产物,其原型源于智能化城市、信息化城市等概念,目标在于构筑一个高处理效率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业界已形成对智慧城市的共识,即通过物联网及其组件,实现"万物互联"的发展愿景,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降低业务处理的成本,加速城市信息化发展.虽然各领域都明确智慧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因智慧城市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建设,研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可能出现研发后未形成成果的情况.同时,即使形成成果,在研发成果未实现大规模标准化应用时,产出效益难以估算,难以测算投资收益比.基于智慧城市的特点,智慧城市成为政府、企业和高校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应对各自差异化的需求.分析智慧城市的主要研究方向,结合主要实践进展,突出未来展望,有助于打造智慧城市分层分级系统,为国内城市实现系统化、智慧化和信息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在介绍了智慧城市由来及概念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为视角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指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道远,存在区域间发展失衡的问题,中西部城市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给出初步界定,并从城市基础建设、技术支撑、人才建设、政府支持四个方面系统地归纳各因素对其建设发展的影响,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后从政府、技术、人文三个角度对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的发展既可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也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因此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所在.加快福建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增强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作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审视福建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整体特色不突出,区域内规划单一,信息开放程度不足,群众参与感不强”等问题.建议通过突出“双区”特色,共建“智慧两岸”;建设政府配合为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完善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等策略完善福建智慧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2013,(5):38-39
目前,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怎样建设智慧城市?……面对诸多疑问,为了凝聚发展共识,打造未来城市,《经济》推出"智慧城市深度观察"系列报道,本期围绕4个问题展开,未来还将推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对其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智慧北京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全国领先 智慧城市是我国正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作为首都,在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主要有四点优势:一是发展基础良好;二是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健全;三是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北京市提供了发展平台;四是信息技术优势明显.目前,"智慧北京"建设已经在城市智能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政府整合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共用平台建设、应用与产业对接、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智慧城市是继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之后的城市未来发展新理念。城市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资源,更向信息与知识化发展,这也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目标,而信息基础建设也是实现信息化城市的必要保障。所以,从建设和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浅谈高速发展的智慧城市无线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发展大潮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发展重心也逐渐从满足政府管理需求向营造优质环境、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转变.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预判,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0.
姜乐婷 《当代经济》2016,(27):12-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浙江省杭州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该市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诸多努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两区两会”建设发展机遇下,更是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互联网+”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好处,提出利用“互联网+”促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甜 《经济》2014,(7):8-11
正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众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国家相关部门也积极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如何准确定位智慧城市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筹集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并降低投资风险?如何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辽源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智慧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不仅城市传统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生机,还催生出了云计算、智慧工业电子园区、智慧终端生产等新兴产业.感知、物联、智能化的城市生活正逐步让政府、企业、市民深切感受到信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安全、便捷. 辽源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对以下几点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对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有效性应用,最终使得城市的管理方式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更好的满足各类人群在城市中学习、生活、居住等等各个方面需求.在应用的众多技术方式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水平.因此,我们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内涵、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基于测绘地理信息的智慧城市未来发展举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场城市治理的系统性变革,不但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也是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我国当前已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和更为复杂的形势,亟需治理理论作支撑。协同治理理论是在当代公共治理下主张非政府主体参与社会事务治理以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及效率的理论,对协同治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研究,让治理更好赋能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3)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政府、智能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智能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阐释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作用机制,并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开展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效应、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倒逼作用、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3个渠道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等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显著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则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内涵,重新梳理了对ICT、学科交叉与战略意义的再理解,比较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在建设愿景、基础设施、战略规划、政府治理与协同、建设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了现阶段理性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贤峰 《发展研究》2010,(12):111-116
"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建设也在许多城市逐渐展开,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鲜有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根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特点,总结提炼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智慧南京"为案例,具体计算、分析了"智慧南京"评价指标值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当代经济》2016,(33):33-35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本文分析了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市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创新问题,指出了郑州市原有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创新体制建设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中原经济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创新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张健 《经济月刊》2013,(5):47-5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智慧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带来新机遇,大发展带来大改变。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相关部委官员频频亮相国际峰会、高层论坛,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紧随其后,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据统计,全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总数已超过300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大跃进”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