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宏杰 《甘肃审计》2003,(12):14-14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审计体制在国家组织结构中的地位。我国不是三权分立,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最高权力机关派生各种国家权力,并组成相应的履行国家权力的机构,形成相应的体制。在最高权力之下,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各种权力的制约机制。因此,我国国家审计体制  相似文献   

2.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是比较流行的两种政权组织原则,在比较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异同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议行合一"的实践进行分析,为改变中国"议行合一"原则偏离初衷的现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权力是资源垄断性配置的结果,授权是资源配置的过程,授权不仅不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反而会扩大他的权力,授权是实现大权在握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段明珠 《中国企业家》2012,(13):108-110
大午将企业权力一分为三,但有人怀疑这套制度未来能否一直运行下去在乡间小道上又行驶十分钟后,车子终于停在一片建筑前,有厂房、有学校、有度假村,它们突兀地趴在麦田中,仿佛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一般,这就是大午集团。作为一个"文物级的民营企业",让大午集团闻名的不是规模或者发展速度,而是创始人孙大午借用西方三权分立概念,创设的一套企业管理和传承制度,对这套被外界称之为"私企立宪"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冲突导致了一些学者不能专注于教育科研,而是追逐行政职位和行政权力,助长了"官本位"思想的蔓延.因此,如何均衡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厚琼 《中国审计》2004,(19):80-81
权力,作为法学乃至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不啻是一座明亮的灯塔,闪烁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耀眼光芒.十六大同时强调,发挥审计部门在制约权力中的作用,这又是党的重要文献对审计工作的定位.而行政权因其面广、量大、主动性强而时常成为焦点,笔者就行政权力制约与国家审计监督这一主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从其运作的效率及效果来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文章试图分析这一权力分立和制衡的模式。对现行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审计提到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高度,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机关应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审计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要害学问要争论2011年10月20日,新浪《财经网》转发了吴敬琏的权力介入让整个经济变成寻租场,以下简称权力寻租经济说。权力寻租,从前吴先生就没少讲,这应该是他的一贯思维或思想。权力介入让整个经济变成寻租  相似文献   

10.
姬颖玉 《河北企业》2014,(12):32-33
<正>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监察、督促,目的在于使权力协调有序高效运行。行政监察是监督的一种方式,意在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1989年,时任国家监察部部长的尉健行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效能监察概念,他在第二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报告中说:"执法监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是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相互制约与分离的关系。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三权部分的管理逐步细化,但受滞后思想和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三权分立的效果不尽理 想,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意义和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企业财务管理水 平的提升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12.
程萍 《秘书》2012,(7):6-9
青年学者吴钩以清朝官场为研究对象,在其著作《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以下简称"《隐》书")中阐述了"隐权力"的概念。他认为:在君主专制框架下的官僚制度内,官僚通过制度性授权获得正式权力,正式权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官阶、品秩、俸禄、职位等来综合衡量,并且从理论上说是固定的。"隐权力"却并非由科层结构设定,而是由人情关系创造出来的。"隐权力"自成体系,有自己的隐秘来源,有自己的权力地盘,有自己的传递管道,与正式权力系统相互嵌接,又各自为政,共同规划着官场的权力空间。所以,一个官员的实际权力=正式权力+隐权力。  相似文献   

13.
探析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梦霞 《企业导报》2011,(9):134-135
单纯从民法角度来说,企业集团子公司及其他各阶层成员企业与母公司一样,都拥有同样平等的法人地位和权力,都拥有独立的社会化人格。母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通过资本杠杆确保对其子公司的有效控制,顺理成章地将子公司及其他各阶层成员企业的权力地位纳入企业集团统一的目标、战略与政策的规范或"秩序"约束之下,在一个特定的法人联合体的系统框架下进行了权力与地位的整合重组。  相似文献   

14.
<正>司法独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作为一项宪法性原则确立的,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基本原则。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的根据是"三权分立说"。孟德斯鸠从反对封建专制出发,提出了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应分  相似文献   

15.
奥勒留·奥古斯丁是后期教父思想中形成道德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是基督教"原罪"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明确地提出了自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本文简要介绍奥古斯丁关于罪恶与自由意志的"原罪"理论,并简单讨论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子在历史上是一位伟大的中国思想家,他提出了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内在包含了"仁者爱人"和"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的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如今人们自身道德修养,而且还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柯思想的核心之一是权力理论,他对身体、性、知识、真理与权力关系的研究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以福柯的权力观为视角,分析阐述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作品《食肉之年》中体现的三种权力关系:以牛肉公司为代表的规训权力;以约翰为代表的男性话语权力和以简为代表的知识权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为权力关系网中相对弱势一方的简、亚希子和消费者是如何逐步扭转权力关系并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英国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公法中心教授,当代自由宪政理论的代表人物T.R.S.艾伦(T.R.S.Allen)先生的代表作《法律、自由与正义——英国宪政的法律基础》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1993年出版。重点讨论该书的第三章《法律、自由与分权》,对西方宪政的三权分立思想进行较为深刻地研究,并结合文中所提的"原则与政策"、"立法至上与司法尊重"等内容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9.
王俊峰 《新远见》2010,(10):51-53
"软权力"(softpower)1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与此同时,"软权力"这一概念也被使用得较为混乱。那什么是软权力为什么会出现"概念混乱"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提出的"本身、本事、本钱"三本教育思想,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总结自身实践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提炼出的教育思想精粹。这已经成为他所创办的十所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同时为我们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准则,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三本教育思想"的精髓,对毕业班辅导员的工作总结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