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内部的失衡日益严重,我国陷入了"货币错配"、"高储蓄两难"和"经济内外失衡"的动态"恶性三角循环"困境。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情况,文章对这种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必须综合治理才能突破这种困境,并提出了以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为主、以降低货币错配为辅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放经济内外失衡的类型,要综合考虑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种状态的结合。在经济实际运行中,开放经济内外失衡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内部过热,外部顺差;二是内部萧条,外部顺差;三是内部过热,外部逆差;四是内部萧条,外部逆差。为了对开放经济内外失衡的四种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应分别从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调整中,逐一通过货币政策的效应和财政政策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已有文献分别从收入分配失衡、储蓄过度、资源要要素价格扭曲、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扭曲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然而,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失衡的本质在于收入分配的失衡,而决定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和全球的权力配置失衡。国内的权力失衡会导致资源和收入向政府、国有垄断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等经济主体的超额分配,使国内收入分配失衡。收入的失衡就会引致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而美元霸权又导致全球资源向美国配置,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维持,从而加剧了中国的贸易和资本顺差。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以股市和房地产为栽体的资产价格泡沫.文章研究了这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得出结论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而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则是资产价格飙升的直接原因.为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严重后果,作者提出了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转变投融资体制、完善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宏微现调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内外失衡局面,具体表现在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通过2011年我国经济对内失衡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到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投资过旺以及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共同形成的国内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明显不均衡的背景下,2011年2月在巴黎召开了G20国峰会,初步确立了衡量经济内部失衡及外部失衡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当今国际经济的外部失衡主要是由国际贸易分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所导致。而结合这些指标分析中国的贸易顺差,不难看出,其成因主要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居民储蓄率、财政赤字等因素相关,之前被夸大的人民币汇率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国际经济走向“再平衡”的进程中,中国应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促进内外均衡,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条件下,如何同时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是政府宏观调控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内外平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双重失衡的原因,并指出汇率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增加是中国近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的分析,考察西部地区和云南省是否像全国一样,存在进出口顺差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推动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和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相对不足。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对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内外价格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对于引起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双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双顺差的可持续性,国内外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应开辟更新颖的研究视角,若能够采用计量分析等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至2008年8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17.42%。人民币升值是对长期固定汇率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整,既应该看到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该注意把握所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1~2005年安徽省进口、出口和全省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现三者之间在长期存在着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出口与进口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年1月~2011年8月的月度时间序列,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与国际国内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之间存在着联系,但并不是非常紧密;我国粮食进出口并不能影响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进口和出口都不存在"大国效应",其变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无论国际粮食价格还是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我国粮食出口。因此,我国可适当降低国内粮食自给率,加大粮食进口,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特征,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得到同期中国食品加工业C-D生产函数的估计式,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加工食品对外贸易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加工食品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均具有正面效应,加工食品出口贸易对食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选取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来分析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出口与FDI对经济增长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福建省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265,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374。此外,不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福建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都是互为因果关系;同样地,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着这种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着。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口退税政策除了具有其促进出口的基础功能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部分商品税率的调整,则发挥着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2004年退税承担主体的调整,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2007车的税制结构调整,则是为了调节商品出口结构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可持续性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应该是使得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上讲,境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众多联系渠道,对一些国家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互动关系。然而,利用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进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均暂无长期的稳定关系,说明现阶段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与驱动机制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各产业部门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旨在从实证角度探究能源消费对于对外贸易的贡献,从而分析中国的出口贸易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研究方法上,文章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该模型对1978-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对于我国对外出口有着重要影响,其弹性值为1.315.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根据1978-2006年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总额和税收收入数据,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税收收入规模进行经验研究,运用MATLAB计算可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7 200亿元、172 040亿元和331 460亿元,最优税收收入规模为70 019亿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1978-20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1978— 2 0 0 2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检验了我国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GDP、出口与进口之间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 ,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同时存在 3个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口增长是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 ,我国应采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并重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