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沈寂 《沪港经济》2003,(2):62-63
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条马路,也是公共租界最宽敞、最热闹的商业大道。 我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在上海求学,在上海立业。我家住南京路附近,常去南京路,我的经历与南京路分不开。我在南京路的见闻,增长了我的阅历。我在南京路看到上海人民的挣扎和前进,屈辱与坚强,失败和成功,黑暗和光荣。尽管时间流逝,空间变化,我对南京路的记忆,始终印烙在心,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2.
好多外商对上海人的印象都不错。就我个人来说,在上海也先后投资了一、二亿元,明年我还将拓展新项目。对上海的发展,我是看好的。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愤愤不平,总是觉得上海人叫俺这样的外来人为乡下人是歧视咱。在上海生活了20年,发现上海人还算公道。乡下人,就是乡下人。比方我。用70后、80后的话说,我out了。90后对我态度好一些,比方女儿,差了三十岁,据说在信息时代是隔了好几代,所以隔代亲。其实,就上海人的标准来说,我就压根儿没有in过。金桥的什么休闲广  相似文献   

4.
我父母是上海人,但我出生在香港。5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4年前回香港。按中国习俗,我也算上海人,但我与上海亲戚往往话不投机。 我大学毕业后又修读硕士学位,现在在香港当中学教师,偏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我对“新上海”的印象。我说,太大,太生疏。这最後三个字是重要的。我出生於宁波,在上海长大。在美国,我常说上海是我的Home-town(家乡),怎么会“生疏”? 这股“生疏”的感受,令我觉得回到故乡好似一个陌生人。1978年我於出国三十一年後初次回上海,曾有“陌生感”,但那时的陌生感是精神上的,这次的陌生感却是物质上的。新上海的迅速建设毁灭了我少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们乘坐华西公司的轮船从重庆来到上海。当时我就在这个轮船的机器仓工作,工作人员有四五个,搭载的乘客有四五十人,有的是要回家的,有的是来上海做接收工作的。船过太湖,从苏州河进入上海。没想到的是,从此我就留在了上海。我是山东人,1942年去重庆后,进华西公司当学徒被安排在船舱里开机器。此番随船来到上海没有再回去,但举目无亲,我也处于失业状态。  相似文献   

7.
朱镕基:“上海是中国的纽约”,“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朱镕基总理四月访问美国和加拿大时,多次提到上海与香港、纽约和多伦多的比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镕基说:“我对于上海确实有感情,因为我当过那里的市长。我同样也对香港有感情,感情是同样的。我确实说过上海是中国的纽约,同时我会在这里说,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香港《文汇报》记者多伦多4月15日电  相似文献   

8.
阿丁 《沪港经济》2002,(7):37-39
我曾看到过一份资料,说是在香港的上海人有近80万。如果这个数字属实的话,那就意味着8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上海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香港的这些日子里,我遇到了好多上海人,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两个很上海的女人,由于某种原因,我隐去了她们真实的姓名,但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自愿到中国上海来的。 1992年,澳大利亚富仕达酿酒集团组团到中国考察,我也随团前来。我们先到大连,後到上海。1992年以前,我从未到过上海。1993年合资公司成立,我被徵询意见,是否愿意到中国来担任总经理。我一口答应,我告别太太和儿女,来到上海。我到了上海,就是到了外国,上海人都是外国人。上海的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人这么多,流行的是听不懂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碰到的中国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总之,所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的安排,我于9月22-25日在上海进行了学习考察.在上海期间,我们听了专家的讲课,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参观了上海的城市建设,考察了浦东新区、张江园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上海人才交流中心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2月,小平同志在上海过春节,他要去看南浦大桥。18日上午,我和同事们早早等候在工地上。小平同志在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的陪同下,来到了南浦大桥浦西段的建设工地,朱镕基把我介绍给了小平同志。他说:这是我们上海的造桥专家、南浦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同志。小平同志热情地与我握手。  相似文献   

12.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14.
长线看中国     
今年年中,我游历了中国几个城市,包括香港、桂林、北京、上海。举办沃顿商学院全球校友论坛的上海,是我旅程的最后一站。  相似文献   

1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香港人看上海,果然看到了上海人没看到的东西,反之亦然。我第一次来上海旅游是在1979年,得上海的街道  相似文献   

16.
李坚平年轻我20岁,却是我的老师。真的,他是引我进入金融之门的启蒙老师。那是19年以前。我到交行上海分行去,了解有关上海金融业的情况, 以充实我的小说创作。他当时是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室主任,这家城市商业银行刚恢复营运,他忙得一塌糊涂。见我上门,第一句话就是你来得太及时了,上海的金融改革需要有你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48年开始在香港华润公司工作,到1963年才回到上海,所以对香港的情况很熟悉。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成立的时候,我是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我还记得,协会成立的启动资金  相似文献   

18.
周敏 《沪港经济》2013,(5):26-29
1990年全国首个特殊监管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时隔20余年,上海又在力争成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园区。日前,上海已向国家提交了这一申请,相关试点工作有望于今年启动。试水自由贸易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最大结合体,为上海在更大范围内参加国际化竞争打开了大门。全国多地想办自贸园区从1990年全国首个特殊监管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后,我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公司在上海和内地其他城市都设有办事处,因此,我常会和内地同行打交道。其中,上海人给我印象最好;他们办事效率高,跟得快,很容易与他们沟通。特别是外资或合资企业的上海人,根本与香港办事员没什么区别。上海人很讲究形象,个个都打理得十分姿整,只是在街上看到的上海女人,大多化妆太浓,上班的化妆与参加  相似文献   

20.
我早在1993年,就毅然决定到上海发展。为什么?我39岁才入商界,属于起步迟的,要追其他人不容易,但在中国内地就不同,当时任何企业进入内地市场,都是在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索,在同一个起跑点上,比较公平。选择上海,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就可以在内地其它区域通行无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