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成人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公共生活这一基本场域。公民的生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生活,惟有个体理性的参与才能促成公共生活的秩序与和谐,个体的公民品格也可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得以形塑。公共生活的展开意味着公共善、正义、友爱等基本价值在公共空间中的显现,个体向着公共空间开放、追寻公共价值的过程,反过来也是公共生活与公共价值拥抱个体、共同体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个体进入公共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在展现自我、充实自我的同时进入公共生活价值熏染之中。进入公共生活,向公共空间开放,接受公共价值的熏染,在造就公共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让个体成为活在公共生活中的真实个人。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理论将因背负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而更具活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也将因社会资本的优化和支撑而更加有效。社会资本关注那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关系以及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良性互动,社会资本也具有负外部性。从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建设廉价服务型政府、实现制度供给的法治化、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等维度探寻创新社会管理的进路,以期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的良序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概念反观中国社会的结构与转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缺位。文章认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意味着在国家层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公民社会组织层面,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建立平等协商的对话沟通平台;在个体公民层面,则要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使每位公民具备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愿望和相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实现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它要求每个公民时时处处都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养成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道德品质。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社会特征是中国公民缺乏公共精神的社会根源,因此发展公民社会以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是一较佳选择。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国情为基础,发展高质量的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义论》一书集中阐述了其“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一理念,设计并证明了两个可供选择的用于基本制度安排的正义原则。针对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制度公正。罗尔斯的正义观为我国的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指引了方向,即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首要价值原则是公正。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发展要求政府社会管理多元化,纳入公民参与。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广泛参与不仅增进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合法性基础,也对社会管理事务本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了完善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路径,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并逐步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人们对法律正义的追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法律实施的过程依赖于公民的信赖、支持与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在考量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认为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律正义是公民服从的理论前提,公民服从是法律正义的重要环节和实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对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道义论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中建构起"内在于善"的正义理论。内在于善的正义理论力倡:建基于善的正义并非优先于善,在社会诸美德词典式排序中也非占据首要位置,这种正义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基础是构成性或主体间、主体内的自我观,社会正义的分配原则只能是以社群为道德基础的差异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税收的首要特征是经过纳税人的同意,实质是共同体成员自愿拿出部分资源最终用于促进公民个人发展.本文侧重于以多维视角观察和思考税收问题.税收首先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必须在这个层面上为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和构建完善的制度奠定基础,在此前提下聚焦经济领域开展工具性和技术性的实证研究,最终以财税法治实现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本文认为,应将税收学置于社会治理理论视野下进行跨学科融合的综合研究,税收多学科属性背后的共有逻辑和价值取向是税收正义,应以正义的税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个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宽松、活跃的氛围,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日益涌现,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公民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社会。它尊重公民资格,保障公民权利,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社会的最重要的政治内涵。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的形式来保证公共权力在全体公民的同意、监督和制约下规范地运行,并最终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刑法确立无过当防卫制度,对于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制止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呼唤正义,倡导见义勇为的今天,防卫权的行使及其法律保障,尤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本文将从同犯罪作斗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及防止公民滥用防卫权的辩证关系切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政治输入过程、政治转换过程、政治输出过程和政治反馈过程中,制度与角色的非良性互动是客观存在的,其成因包括社会公共需求快速扩张,中国社会需求结构根本性变革;社会转型期政府越位、缺位并存;制度供求关系失衡,制度供大于求与供小于求并存。克服制度与角色的非良性互动的对策包括构建"社会基础秩序",制度优先与增强制度约束的刚性;增加政治机会,增强政治系统的开放性与透明度;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等情况下,由政府或社会依法给予公民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尊老孝亲、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等美德,并多已成为我国公民的法律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理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既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新时代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且个人所得税的制度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与不足。我国应立足当前社会婚姻家庭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特点,优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使之有利于弘扬夫妻和睦、尊老孝亲、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从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需要有公民的伦理精神的支持.公民伦理精神的建立对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它能减少或避免因公共生活摩擦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伦理精神有了一定的生长和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对于公民伦理精神的培育和提高,一是要建立社会信任,增强人际合作与凝聚力;二是要强化荣辱观念,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三是要借鉴成功经验,推进和转化公民道德意识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国务院修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两项政府法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公共假日制度进行的第四次改革。修订、施行这两项法规,突出了我国公共假日的民族特色。较大幅度增加了公民休息时间,提升了公民休息质量,是建国五十九年来我国公共假日制度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这两项法规的施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保障公民休息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努力,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公共假日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两项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我国公共假日制度建设,但在法定节假日的安排,带薪年休假总量等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今后,在继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这些调整将成为必然,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主要是针对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化解矛盾的理念.它的目的是建构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公民自律基础上的市民社会,形成一种“小社会、大政府”的运行格局.我国当前尚缺乏形成这种格局的完备的基础,为此,理应从公共信任、市民自律、和谐关系资本诸方面开展社会培育、制度固化的途径探索,真正形成“公共理性”、“公共自觉”、“公共利益”为应然目的的社会主体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不仅会影响到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的信任程度和信任范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建构以诚信机制为核心的社会资本,要求行政体系注重诚信意识。当前,重构政府信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发展公民社会,塑造公共精神,完善社会资本,建立透明政府,以促成"善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公共理性是民主国家的政治理想,是公民的政治理性。罗尔斯公共理性所孕育的公民精神是极具理想性和批判性的公民精神,是为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进行谋划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