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临床使用效果。方法确定健侧上肢无法置管,患侧上肢无肿胀,术中只结扎腋静脉的分支,对腋静脉没有影响的25例患者,实施患侧上肢PICC置管,置管后做好肢体及导管护理。结果 25例患侧置管患者,14例在贵要静脉置管,11例肘正中静脉置管,胸片显示:管尖端均进入上腔静脉中下端,留置时间为126~168d,6~8疗程。贵要静脉发生穿刺口感染1例,肘正中静脉发生静脉炎4例,经处理后症状改善,全部顺利完成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拔管。结论正确评价患侧上肢血管,严格规范置管和导管维护,重视对患者宣教,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可行PICC置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行颈外静脉PICC置管术老年患者26例,均为肘部静脉穿刺困难或反复穿刺未成功的患者,考虑行颈外静脉PICC置管术前,先根据患者颈外静脉的分型与走向选取恰当的穿刺点,患者置管期间加强导管维护,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性置管成功,且置管护理期间未见1例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术,可有效解决以往行静脉输液方面的护理难题,且颈外静脉PICC置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的经济性差异,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负担性。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入住南方医院神经外科ICU后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401例(PICC组280例,CVC组121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预算影响分析法(BIA)对两组患者的置管、维护和拔管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处理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相较于CVC组患者,PICC组患者平均ICU滞留天数和平均导管留置天数更长(P<0.05),1次置管成功率更高(96.1%vs. 87.6%,P=0.002),相同置管时长条件下置管总费用更节约(114 341.85 vs. 174 858.00元/千导管日),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0.81 vs. 21.74例/千导管日,P=0.000),并发症处理费用更少(1 369.86 vs. 97 840.79元/千导管日)。结论 与CVC置管相比,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使用PICC置管能够减少日均置管所产生的费用,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老年重症患者使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重症患者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维护、健康教育、出院后指导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平均时间96天,最短30天,最长245天。有3例出现并发症,1例导管异位,1例出院在家中发生导管脱出。结论 PICC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可确保药物准时快速滴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抢救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预防中心静脉置管严重并发症的体会。方法我院通过对近5年间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置管处出血及血肿、空气栓塞、静脉炎、中心静脉置管堵塞等四项严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可靠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原因进行研究,并实施预防手段,有效预防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通过对中心静脉置管出现严重并发症原因的研究及进行正确的护理预防措施,使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量大幅下降,并取得了专业的护理经验,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160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按是否应用导管固定器固定浆膜腔引流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结果 160例患者共有6例发生了导管脱落,发生率为3.8%;93例(58.1%)患者置管期间更换了贴膜,16例(10.0%)患者针眼处出现炎性反应,118例(73.8%)患者置管期间依从性好,82例(51.2%)患者置管期间睡眠姿势自如,86例(53.8%)患者置管期间睡眠质量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贴膜更换、针眼处出现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睡眠姿势和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置管时使用导管固定器减少了中心静脉导管的脱落、贴膜的更换次数及感染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文对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进行间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持续引流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无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平均引流时间(10.0±2.0)d。引流过程中有2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5例导管堵塞,予以冲管后复通;3例穿刺处发红。行引流术后,患者气促、胸闷等症状较引流前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预防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陈静 《时代经贸》2010,(24):297-298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28例PICC置管患者置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结果:228例患者中30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因并发症拔管的有1例,其余均在疗程结束后拨管。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效果良好的静脉输液通道,若操作护理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28例PICC置管患者置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结果:228例患者中30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因并发症拔管的有1例,其余均在疗程结束后拔管.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效果良好的静脉输液通道,若操作护理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1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完成置管之后,给予常规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拜阿司匹林100mg,1次/天,连续服用21天。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口服拜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血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带量采购前后不同品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使用、医疗费用及培训服务情况,为优化临床决策及完善PICC带量采购规则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PICC带量采购的山东临沂-菏泽地区,基于关键知情人访谈和文献回顾收集不同品牌导管的临床使用情况,并搭建成本分析模型进行费用比较,纳入置管费用(PICC单价、置管相关耗材费用)、护理工时费用、维护费用及临床问题/并发症处理费用。结果 相比于A品牌(带量采购前使用品牌),B品牌(带量采购中标品牌)可留置时间短(12个月vs 6个月),置管中及置管后临床问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动回血发生率增加8倍,抽不出回血发生率增加6倍。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所有需PICC留置患者,相比于A品牌,使用导管单价较低的B品牌,总费用反而增加0.05%;对于需留置6~12个月患者,B品牌总费用增加6.70%。培训服务提供情况显示,80%受访护士表示非常需要培训服务,然而B品牌厂家的培训内容及护士满意度较低,其中非基础理论培训尤其不足,仅为A品牌厂家的19%,A品牌厂家对培训投入更多、培训渠道更多元丰富。结论 PICC在临床使用上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时不同静脉给药途径时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及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观察组中采用PICC置管给药途径,对照组中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途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甘露醇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PICC置管输液,甘露醇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尿激酶联合肝素和肝素对中心静脉置管封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和对照组(肝素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堵塞次数、静脉压、血流量、出血、动静脉反接次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导管堵塞与动静脉端反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流量(220±50)ml/min,对照组(170±50)ml/min;研究组静脉压(70±30)mmHg,对照组研究组静脉压(110±30)mmHg,两者差异(P<0.05)有显著性,两组的出血情况差异(P>0.05)无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规律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以保证导管的通畅度和足够的血流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50 例PICC 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50 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7 例,成功率94%,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 例、导管堵塞1 例、静脉血栓形成1 例、导管相关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结论 PICC 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腰池置管持续引流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接收治疗的16例患者采用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技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中有1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只有1例患者不满意。结论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方法简单,且操作方便,是现阶段脑外科临床治疗中最值得采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PICC是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伤害小、在体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在抢救重症患者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血液净化治疗和静脉输液治疗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血管通路。PICC置管是可以长期提供营养和治疗的手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因此在PICC置管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其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风险预控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在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风险预控小组成立前)收治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风险预控小组成立后)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循环质控理念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指标、CRBSI发生情况、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首次穿刺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ICC管理方式及技术认可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环质控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为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ICU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32例,其中90例合并院内感染设为观察组,742例未合并院内感染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有无气管插管或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年龄、气管插管或静脉置管与否、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多样,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预防是降低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价值.方法对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并选取同期住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全静脉营养,对比住院时间、发生误吸百分率、腹胀缓解时间、置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经鼻空肠管应用肠内营养,在住院时间、发生误吸百分率、腹胀缓解时间、置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有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防止感染、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33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治疗结果。结果置管期间所有患者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引流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应注意进行术前、术中心理护理,分时分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做好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及减轻痛苦,增加引流成功率,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