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书杂谈     
穆爽 《活力》2009,(15)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让有限的生命活得充实富有并多姿多彩?我认为是读书.人们虽然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曾经 ,整整一个世纪无数志士仁人在寻觅着民族之梦 ,有许许多多的生命曾在红色的旗帜下举起了右手 ,因为信仰的力量 ,可以使许多短暂的生命获得永恒 !方志敏清贫的生命 ,却十分富有。他是为自己所崇拜的共产主义而活着的。什么西餐大菜 ,华丽的大厦 ,对于他毫不希罕。他所追求的是一个民族的民主与解放、自由和平等。于是 ,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 ,哀民生之多艰 ,叹祖国之贫弱 ,爱山河之壮美。他戴着镣铐 ,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然而 ,五星红旗的照耀 ,使他的灵魂晶莹 ,透亮、美奂美伦 !当一轮红日 ,照在歌乐山的红岩上 ,丧心病狂 ,走向末日…  相似文献   

3.
把握放弃     
因为活着,我们就会有许多欲望.有欲望就有追求.追求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状态,活着的人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在追求的状态.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在追求.追求是行为的基础,演绎生命的全过程,如果有人对任何事都无所谓,并不能定义为这个人没有追求,仅仅是这个人对自己的追求没有信心,感到无奈,感到悲哀,让追求去"挣扎".没有追求,生命就没有了意义.换一种说法,活着就是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4.
李铁 《财务与会计》2015,(14):78-79
去年国庆节前,和一群年轻人踢足球时,左腿跟腱意外断裂,彼时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考试只有半个月了.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沮丧、懊悔、失望、自责,种种心情无法言喻,也无数次在安慰自己,反正也没怎么复习,是不是正可以做个借口,不去参加考试了.可是回想起这些年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种种困难都熬过了,如果就这么轻言放弃了,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坚持?痛定思痛,手术完成后,在病床上还是毅然绝然地翻开了书,不论结果如何,也要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5.
走进家门,甩掉鞋子,瘫坐在椅子上,我终于又做回了本来的自己…… 回想起毕业后自己与同窗们求职的种种遭遇,可谓感受颇多.我也常常在想,是不是该脱下学历那仅有的且已不再华丽的外衣.  相似文献   

6.
韩国开设筷子课韩国教育部决定,自今年第二学期起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新开设一门如何使用筷子的正规课程,目前,正在进行教材的编纂工作。韩国教育部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和追求饮食方式简便化,韩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的筷子正受到易于使用的叉...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企业家,都是通过商业的价值创造追求生命意义最大化的人。追求生命意义最大化.可以是人类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二者兼顾的。通过价值创造追求人类的生命意义最大化,由于使命过于重大.追求者往往会牺牲自己的全部生活,其主要补偿是价值创造中的成就感和良性环境回报给他的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8.
灵活美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9,332(2):13-13
大概35年前,英国经济学者修马克出版了《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一书。跟1960年代初问世的《寂静的春天》类似,修马克着重表达的观念是,大规模生产与过度消费的人类社会正在走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信仰空虚的死胡同,现代社会必须要放弃对“大”与高科技无止境的追求,寻找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与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过,在后来的传播中,“小即是美”这个概念更多时候被狭管地利用来作为对大企业、多元化企业的“反动”,而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9.
古典 《新前程》2010,(6):14-14
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获得前恐惧、获得后空虚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0.
近来,刘晓庆正倾心“领养”相当于四川省1/4面积的荒漠地。提起“领养”荒地,她随手从提包里拿出一双筷子:“请劝你周围的人都在自己提包里备一双筷子。前不久出席东京电影节,我听说日本人用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以为使用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但是事实上,免洗的筷子并不如消费者预期的那么干净.消费者使用一次性筷子前,最好先拿起筷子闻一闻.如果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会溶于水中,消费者使用前可以先将筷子浸泡于温水或热水中数秒,若时间足够,应该泡2分钟~3分钟,以减少筷子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相似文献   

12.
据说,天堂与地狱的条件没啥差别,人们都是围绕着摆满了山珍海味的餐桌席地而坐,每个人用的都是长长的筷子。差别是,在地狱中,每个人都想自己多吃点,但由于筷子太长,不仅自己吃不到,还与旁边的人产生很多的矛盾。而在天堂中,每个人都是把好东西递给对面的人吃,结果不仅每个人都能吃得好,而且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3.
80后的我们     
岁月飞逝一天又一天如飘落的树叶一片又一片由翠绿到枯黄再到凋零完成一个短暂而华丽的生命演变人的生命也如此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曾经的青春年华,早已悄然流逝.80后的我们,已站在了三十岁的门槛.年轻就是资本,不再是常挂在嘴边炫耀的借口,90后的异军突起,让80后的我们不再感觉年轻,渐渐地,渐渐地去学着成熟,稳重.  相似文献   

14.
庄子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思考,他认为,生对于人的存在极具价值,对生命要倍加珍惜,维护生命的持续;另一方面,死能使人摆脱种种束缚,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自由,死并不足惧;最后,人的生命都是元气聚散的自然过程,与世间万物无异,死生都是天地自然的法则,死生齐一.  相似文献   

15.
甘琦 《中国企业家》2011,(13):122-125
出版业生态的恶化,是因为进入了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出版人不必再是饱读诗书的人,也不再富有对于大众的启蒙使命。出版业和其它行业不再有什么不同,书就是追求利润的商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特别爱读书.对书中真理的追求,使邓小平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理论修养的人,也成为一个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人.关于邓小平读书的故事,很多人过去了解不多.这里,我略加归纳,向大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多纳圈"是西方一种经过油炸、上面裹上糖的甜品.大约10年前,英国 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出版了<空雨衣:理解未来>一书,该书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必读书籍.在书中,汉迪预言:未来社会的人们将不再有终身工作,至少传统意义上的工种会减少,大型机构将不再是主要的雇主等.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再按照先前的计划,优哉游哉地等到退休了.人们会不停地跳槽,身兼几职,进入一种组合式的职业生涯,这个做一点,那个做一点.雇主不会再按劳动时间付酬,而是按照我们的技能或者产品计酬.这种状况被汉迪定义为"多纳圈"式生活.  相似文献   

18.
民谣声中听民意“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这是流传于社会讽刺吃喝风的民谣。民谣是人民群众相互流传的俗诗、俗文学,它无论是颂扬性还是批判性的,都把人们的心境描绘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尤其批判性民谣,毫无畏惧地揭露社会种种丑恶现象,大胆表...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而由企业自己决策。这样,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自身的最大利益(即利润)。企业的价值观也必然要相应地改变。对于企业来说,社会利益不再是第一位的,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对自身利益的不断的追求,社会利益只  相似文献   

20.
企业原本应该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市场经济状态下,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可能是个体行为,都会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理念使企业的关注重点超越了经济利润.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追求社会责任的动力被凸现和放大到极高的程度,甚至与是否拥有竞争力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