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利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进行构造及断裂的精细刻画,确定断层位置,以及针对老资料求取储层参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测井信息拟合真电阻率,研究出测井二次解释新方法。实现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动态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定量研究剩余油潜力。明确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指明了二次开发潜力方向,基于此,重新部署二次开发井网进行最大程度挖潜剩余油。根据投产井的生产效果分析,完钻实施新井23口,新建产能1.275×104t,已投产新井平均日产油4.1t,钻井空井率为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挖掘油藏潜力,有必要在精细地质再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改善开发方式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剩余油存在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营11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将是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以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营11低渗透油藏为例,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必须以低渗透油藏油气渗流理论为指导,以精细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潜力为基础,以井网精细加密调整完善为核心,优化直井井网、水平井井网的井网形式和井距,优选储层压裂改造技术,配套全程的油层保护,精细注采调整技术,达到全面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试验测试及油水井动态数据等资料,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从油藏描述着手弄清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入手,建立包括油藏地质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水驱历史拟合——油藏精细综合描述等在内的配套研究技术。该研究成果的实施可以提高东沙二上1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使油藏的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喇7-PS1423井是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一区的一口采油井,投产4年后仍未见效。文章主要对测试井资料、剩余油分布特征、注采井砂体连通状况、注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井于2010年9月压裂后堵水,措施后日产液保持稳定,日产油从1t上升到5t,日增油4t,综合含水由97.5下降到89.6%,下降了7.9个百分点,增油降水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喇7-PS1423井是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一区的一口采油井,投产4年后仍未见效。文章主要对测试井资料、剩余油分布特征、注采井砂体连通状况、注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井于2010年9月压裂后堵水,措施后日产液保持稳定,日产油从1t上升到5t,日增油4t,综合含水由97.5下降到89.6%,下降了7.9个百分点,增油降水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草33块1991年以来先后投产的3口直井,至2002年全部关井停产,区块开发效益差的问题.现河采油厂在草33块精细地质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薄层水平井开发技术,实现了有效厚度大于3.5m稠油油藏储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不断提高,水平井技术在动用难动用储量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锦16块属于稠油区块,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剩余油在断块南部仍存在一定的分布,利用水平井技术开采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能。2006年共实施投产8口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孤岛油田Ⅱ类注聚油藏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油稠的特点,运用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油藏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注采关系,加大低液井治理力度,强化提液引效,控制窜聚,逐步形成了适应该类油藏注聚综合注采调整技术,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梁11断块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确立了断块细分重组层系开发、重建注采井网的原则,应用各类手段进行调整挖潜。此次调整的成功,对类似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泌浅10区Ⅳ9层属于浅薄层特稠油油藏,单井平均吞吐达到10周期以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64%.吞吐后期注入水和边水水淹严重、平、剖面矛盾突出,生产效果变差,实施综合治理前油组产能只有10吨左右.通过剩余油监测资料分析和沉积微相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氮气助排、泡沫调剖、降粘、复合调剖、潜力油井扶产及低效井调层回采等措施,油组产能上升到80吨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0前言 单家寺油田单2块稠油油藏是胜利油田最早投入开发的稠油油藏,随着勘探开发时间的延长,矛盾日益突出.已投产的沙三段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已接近蒸汽吞吐开发的极限,沙一段非主力油层由于储层及流体物性差,无法有效动用.本文针对单2块沙一段非主力油层开展油藏地质研究、井网井距井型优化研究,实现利用水平井、分支水平井改善沙一段开发效果,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特高含水期的原油开采,开展了河43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确立了断块重建井网、细分层系开发的原则.开发中,应用定向斜井及侧钻井技术进行调整挖潜.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改善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等核心问题,运用地层细分对比、剩余储量计算、水淹状况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井区进行油藏潜力认识及注采对应状况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对坨21断块81-3单元310133井区进行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于处于特高含水期的断块水驱油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庆国  赵金环  崔江漫  王硕 《价值工程》2012,31(34):211-213
本文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对新民油田西垒区块进行精细的地质建模。分别建立了该区块的构造模型(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和相控储层模型(三维相模型、相控砂体模型和相控属性模型),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潜力,从而深入认识工区油藏特征,为油田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F2断块窄条状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建立典型模型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模式的研究,并应用产吸剖面测试资料、油藏数值模拟等开展了剩余油定量的描述,结合油藏形态、储层物性等得出了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模式,提出了局部细分层系、增加内部注水井点等挖潜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如何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潜力,是双高油藏(即"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整体调驱工艺可有效地实现油层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改善主力油层层内、平面见效状况,同时封堵高渗透层段,启动非主力油层,达到控水増油的效果。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在整体调驱方案设计、方案调整、效果研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间东营油藏为例,介绍整体调驱油藏如何进行动态监测部署、如何运用动态监测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油藏整体调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苏艳玲 《价值工程》2011,30(16):44-44
升382井区油井产液量低、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油井地层压力平面分布不均衡,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储层和剩余油进行重新描述,通过注水调整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