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观念收益与真实收益:基于收益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华茵 《四川会计》1999,(12):18-19
1998年中期沪市公布现金流量表的上市公司共135家,平均每股收益为0.17元,其中每股收益大于零的有123家,占91.1%。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为正数的仅有78家,占57.8%,平均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仅有0.05元,不到平均每股收益的1/3。这种巨大的差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进行初步的探讨。一、观念收益及其局限性观念收益即按成本补偿和收入与成本配比的原则确认的收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会计收益。企业的收益性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因为…  相似文献   

2.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汝莹  符蓉 《四川会计》2003,(5):14-15
“收益”是使用频率很高的经济术语,长期以来,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学家那里,对它的认识与理解存在颇大差异,并由此带来不少实践问题。正确揭示收益的经济学内涵和会计学内涵,赋予它正确的含义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引入全面收益理论,这是提高我国企业整体收益水平和收益质量的关键。1.经济学“眼”中的收益经济学家中最先提出收益概念的是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就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紧随其后,许多经济学名家进一步完善了一般收益…  相似文献   

3.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无论是在实务操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5.
收益是经济学、会计学、税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理解。三种不同的收益概念--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充分体现了收益确认与计量的复杂性。通过三种收益之间的"量差"分析则使我们认识到会计收益概念向经济收益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扩大化是会计与税法双方不断完善健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会计收益·经济收益·经营收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益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由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理论界有会计收益、经济收益与经营收益三种不同的观点。这三种收益是不同的收益概念,笔者在阅读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三种收益的概念,然后举例说明了三种收益的核算方法,并指出了三种收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王氩 《广西会计》2001,(3):34-35
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利润的计算一直是会计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而收益表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传统的收益表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因为它只反映企业已实现的收益,而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收益则绕过了收益表直接报告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使收益表的净损益同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期初净资产变动缺乏联系。因此,很多国家对财务报告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全面收益表”。然而,对很多人来说,全面收益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术语。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面收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全面收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主要是由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所决定,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对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收益有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之分,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是会计收益,由于受特定会计核算准则的约束,会计收益并不能反映人类财富的净增加,而经济收益由于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表明加强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协调的紧迫性.文章在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协调的必要性和有效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收益还原法中收益与利率的界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针对资产评估的权威工具书等献以及实务操作中对收益还原法中收益与利率的概念和计量的误导和误操作现象,澄清了这两个重要参数的概念和计量问题,并指出这些错误对评估计量和资产保值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收益的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启叶  金帆 《四川会计》2001,(10):46-47
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使人们开始关注上市公司报告中的收益质量问题。许多学者从理论或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研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收益的可变现性——即从收益是否伴随现金流量方面予以考虑。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收益的质量问题作一探讨。一、收益质量的意义收益,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收益,也是财务报告相关使用者所能够获得关于某上市公司的最直接的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编制往往带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动机或主观倾向,因此在利用报告为主评价企业的价值和经营业绩之前,应先对报告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收益计量的历史回顾.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面收益的发展历程,指出全面收益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实现了认知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对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收益实现程度为切入点,分析了收益实现程度的内涵,并基于收益实现程度对收益进行了分类。新的分类方式提供的增量信息有利于提高收益列报的质量、改善契约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正确利用不同实现程度的收益信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反映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全面收益观的相关概念,将全面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刘悦 《西部财会》2006,(9):35-36
以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益是观念性收益,真实性收益是指有现金保障的收益。权责发生制在传统会计核算中占主导地位,它能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配比,满足了费用补偿及收益确定的需要,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真实收益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可以使企业的盈利与支付能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收益质量特征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收益质量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当包含收益内在信息质量、收益外在报告质量两个方面。收益内在信息质量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持续性、变动性、变现性、预测性,收益外在报告质量的特征包括中立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只有收益内在信息质量和收益外在报告质量都符合要求时,才可称之为高质量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收益质量特征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收益质量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当包含收益内在信息质量、收益外在报告质量两个方面.收益内在信息质量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持续性、变动性、变现性、预测性,收益外在报告质量的特征包括中立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只有收益内在信息质量和收益外在报告质量都符合要求时,才可称之为高质量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决策有用观,企业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有关决策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净收益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指标,也就是企业的决策最关心的指标,但由于净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企业的净收益是否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实力还要取决于企业的收益质量,本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