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燕 《中国外资》2008,(12):80-80
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界金融宣告破产,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爆发,危机不仅向全球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美国、欧盟地区等纷纷调低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分析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吸取别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而且提醒我们重视国家金融安全,尤其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导致金融危机频频出现,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管。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武次冰 《海南金融》2009,(9):9-14,51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以《新巴塞尔协议》为主的金融监管批评不绝于耳,作为《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之一的资本约束有效性也是受到了广泛质疑。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风险、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长期竞争力三个方面对资本约束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全面评价了资本约束的有效性,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试图指出资本约束今后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信用,市场,创新业务,操作及流动性风险并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平  王胜邦 《中国金融》2004,(14):24-26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资本协议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各国监管当局提供了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使全球资本监管总体上趋于一致。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以不同形式实施了1988年资本协议。1997年,1988年资本协议被写入《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成为资本监管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蕊 《时代金融》2014,(9):83-84,89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监管已经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008年2013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是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水平,但是监管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并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夺 《金融论坛》2006,11(2):3-9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造成美国多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危机还逐渐波及到全球众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本文主要研究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以及次贷危机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宏立 《新金融》2009,(10):46-50
随着次贷危机下央行运用利率手段作为调控工具频率的不断增加,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包括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资产组合市值和资本金价值波动风险正日益加剧.对此,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所处的金融环境及其管理偏好,确定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的模型化利率风险度量和利率风险控制等管理工具,加强对表内外资产和利率风险全过程的管理.商业银行也应建立现实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框架,包括通过FTP实现利率风险向总行集中,利率风险由专门部门负责,以管理收益波动为主,运用动态模拟度量风险,表内外结合控制风险等,实行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家颂 《云南金融》2012,(1X):85-8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并不断蔓延和渗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这场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被称为经济血脉的商业银行如何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是当前急需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入手,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爆发后,新巴塞尔协议缓和还是恶化了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父注.本文从次贷危机爆发前后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争议、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新协议的修正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而,总结了次贷危机前后新巴塞尔协议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我国银行业未来实施新协议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严格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有重大影响,表现为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其面临的资本监管的压力会较小,相对应的其信贷可以保持适度扩张速度;相反,资本充足率水平低的银行,其受到监管的压力会较大,为满足监管要求,会降低其信贷扩张速度。分析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对于我国更好地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为全球经济危机,至今欧美国家仍在寻求救市手段用以防止经济的衰退.次贷危机爆发的经济原因已表面化,可是从美国政府监管模式上看,美国金融业市场化的无序竞争与美国政府放纵式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危机发生并在全球蔓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金融法律监管体制中的欠缺,我国金融业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导致杠杆倍数过高被认为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依靠资本充足率监管难以有效控制银行的杠杆化水平。2008年欧洲一些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上,杠杆率却只有2.8%左右,大型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说明资本充足率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也为监管者更严格地对待表外业务、衍生品,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17.
田宝 《南方金融》2006,(2):44-46
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资本困境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层面探讨了转型期导致资本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逻辑推理及国际经验的不同角度论证了进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最后,文章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困境的现状,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有效资本监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在这种形势下,资本监管已经成为各国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的演进,然后是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监管发展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资本监管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滨 《南方金融》2012,(11):45-48
本文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指出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证券化是一种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多样的,次贷危机的发生无法否认其对于微观主体或整个经济体系的积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有效地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利用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