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23,(10):13-16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有何作为?10月13日,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政府外办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亮眼成果,并对下一步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举措和行动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重庆与世界》2023,(10):52-53
<正>在10月10日举行的重庆市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娅茜表示,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外办充分利用外事资源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今年以来,重庆市政府外办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2023“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外国驻华使节陆海新通道行”等多场重要外事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一带一路”已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健康卫生、生物医药等“大健康”领域,“一带一路”全球化合作的价值和优势不断凸显。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卫生健康合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23,(23):82-83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福清核电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利用我国自主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加快“走出去”,取得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5.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0):18-21
<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大部分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叶力娜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重庆抢抓RCEP机遇,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6.
楚晖 《中国报道》2023,(4):63-64
<正>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优质合作项目将会为沿线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优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介绍称,“一带一路”倡议“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11月7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闭幕式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1000名国内外嘉宾参会,取得丰硕成果。据介绍,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举办了包括开幕式在内的10场重要活动,发布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启动了可持续发展技术、科技减贫、空间信息科技、创新创业等4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并启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23,(11):9-11
<正>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丁薛祥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9.
周子渊 《老区建设》2022,(17):66-71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明了方向,定下了目标,需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上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凝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的演化,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药材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中药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GDP规模、边境距离、语言等会对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影响。今后应继续拓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建设中药材专属国际物流通道和中药材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办理中国签证的窗口经常都是排满了人,说明大家都对中国抱有满满的期待,都积极踊跃地想要到中国来。”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达成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共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无论是越南的“两廊一圈”、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还是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菲律宾的“大建特建”,东盟各国的发展规划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了广阔的对接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名外宾出席,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内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由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12场专题分论坛、企业家大会等系列活动组成,企业家大会首次举办,是为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3.
翁诗杰 《中国报道》2023,(10):44-45
<正>“一带一路”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破了以往西方主导的规则。在地缘政治局势日渐紧张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这标志其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项规模宏大的倡议,历经艰难走过了第一个10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即使企图抹黑“一带一路”倡议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这一倡议仍在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4.
李士萌 《中国报道》2023,(10):34-37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为与会各方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动力,还对促进全球合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9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工作正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代表确认与会,还有很多的国际组织代表确认参会。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亚太经济》2015,(收录汇总):123-13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1):30-33
<正>作为中国最大的东南亚水果分销商,洪九果品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度参与者和受益者。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信息中心总经理邓浩吉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搭乘“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幸福快车”,发展成为中国水果行业龙头企业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5月17日,2023“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在重庆开幕。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来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的政党政要、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汇聚山城重庆,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发展机遇,共创陆海联动发展新未来。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绿色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底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各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  相似文献   

19.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23-13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的资金融通极大地促进了共建共享国家的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在“五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中国提供的资金融通具有互惠共享性质,已经成为全球开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公共产品的特点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西方媒体和政客所谓的“债务陷阱论”不仅在逻辑和理论上荒谬,而且在事实和数据面前不堪一击。“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同时促进了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也相应提升,但是“一带一路”的初衷并非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也使得资金融通更加便利,两者存在内在关联,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