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厘清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我国2014—2021年1625个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2)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但整体耦合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东部高、其余区域低”的空间结构特征;(3)全国及各区域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相对发展状态不尽平衡;(4)教育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政府适当支持均能推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居民素养提升方面,还需要因地制宜,最终推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解决广东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利用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及二者时空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广东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持续增强,但地区之间差距明显。(2)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平均水平不高,珠三角地区的子系统间已形成稳定互促机制。(3)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且深广珠发展速度较快,空间上呈两端到中心逐步提升的阶梯分布。据此,从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优化区域发展结构、加强区域合作缩小空间差异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对于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两者互动关系构建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各省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分析各省域协调发展状况以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7年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综合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表明两者发展水... 相似文献
4.
孙迎辉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1):60-61
非经济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凸显,而其影响的力度是几何倍数的增长。文章通过对非经济因素的分析,可以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必须正视其对房地产的利好。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两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本文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水平,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莫兰指数探究二者耦合关系及其区域间差异、差异来源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其耦合水平以勉强耦合和初级耦合为主,且表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不均衡空间特征;(2)互联网普及率、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及外资开放度、创新贡献度是制约各省份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逐渐减小,区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并呈现出一定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须在耕地的保护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应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婷 《金融经济(湖南)》2017,(9):36-37
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配套发展既是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亦是农业发展的需求。本文基于阐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当前两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资源、资金管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收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以长江中游31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江中游城市2010—2019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韧性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空间分布由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向中高水平的均衡水平转变,武汉都市圈在三大城市群中占领先地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韧性”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三大城市群中,环长株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滞后在发展后期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通过构建经济聚集区促使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改区域的经济集合了省内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外资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该区域未能得以快速发展.对影响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改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性是不断增强的。然后,从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资本流动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供给驱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需求拉动数字普惠金融进步,两者协调发展。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等模型测度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富裕水平及二者协调发展状况发现:一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高速发展,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二是共同富裕发展较缓,整体水平一般,地区收敛性、空间集聚性特征明显;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呈现突出的东南沿海集聚发展特性。为促进二者整体协调发展,需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挥沿海强省的示范作用;利用二者协调发展能力的空间聚集特征,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效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相对于较高的工业化,我国的低城镇化率的负面效应已显露无遗,即内需不足。十八大报告中,提及城镇化多达7次,新型城镇化也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面对我国人口红利的衰竭及城镇化相对滞后的现状,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与普惠民生的新载体而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作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未来能否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并得益于城镇化,对银行业自身及国家经济发展均至关重要。论文首先对以往研究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随后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得出当前二者协调度较为欠缺的结论,进而对二者协调度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城镇化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城镇化步入了转型发展、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的时期。什么叫新型城镇化?在国家层面上好像还没有一个定义,但是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八大报告后,我感觉到新型城镇化可能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句话:"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广义的理解,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么一句话:"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以,广义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包括城镇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相似文献
18.
董芮冰 《金融经济(湖南)》2015,(4)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一般而言,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都位于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助推力.通过许多发展改革的实践得知,二者是共同发展、彼此促进的关系.要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金融作为金融表现形式中的主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金融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搞好农村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分析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值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二者协调关系及空间演变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2)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且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四个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性明显;(3)2006年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等级呈现“八良二十中三初”的空间格局,2020年耦合协调水平等级呈现“两优九良二十中”的空间格局。提出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互动、精准制定二者协调发展施政策略和提升路径、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