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升级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促进陕西与中亚五国以及欧亚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具有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区位、交通、产业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陕西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机遇,但也使其必须面对贸易合作中的激烈挑战。文章立足于陕西实际,运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促进陕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投资》2014,(23):55-57
2013年,随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到位,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表明了中央以丝绸之赂经济带建设推动向西开放的长期战略构想。而国家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方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本身就是我国能源的主要供给地之一,如伺将新型能源安全理念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加强中亚对我国能源的输入,将大大有助于我国能源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增强稳定性和供给总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稳固的能源安全基础,是我国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带的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共2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研究数据建立石油贸易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采用QAP模型提出影响石油贸易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联系在2005~2014年期间整体上保持不变,石油贸易量逐年增长,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呈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石油贸易出口为有序的星型结构,石油出口的控制权掌握在少数国家,而石油进口的网络结构较为无序。(2)石油贸易网络的脆弱性增强,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较强的异质化程度,越来越少的核心国家承担石油贸易。(3)沿线国家的人口差距、替代能源比重差距对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负面影响,对比而言,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程度对石油贸易网络的影响不大。(4)石油贸易网络还受沿线国家的交流语种和物流绩效的影响,贸易联系更容易在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建立,难以在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建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基于2004~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视窗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创新空间关联视角考察了FDI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沿线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杠杆作用"的最优资金配置结构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沿线地区创新活动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本地创新会抑制创新关联地区的创新活动,FDI能有效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沿线地区创新能力;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和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均有利于FDI发挥创新效应,但其作用大小有别;在FDI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能力过程中,基础设施发挥"杠杆作用"的前提是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占比达到0.17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沿线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应逐步转向科技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金融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五通的重要方面,金融合作需要建立在了解各国货.币一体化条件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发达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初步揭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特征,货币一体化条件,为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度化、自由贸易区布局系统化,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目前尤其需要做好中国国内沿线关键节点城市的建设,通过国内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利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7年—2016年"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3个省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5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混合OLS模型,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沿线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增长起到抑制的作用,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U"型的关系。从而得出"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应该根据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自身发展所存在的优势劣势出发,最大化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丝绸之路万里行实地考察的视角,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陕西、甘肃、新疆等我国境内三省区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等七个国家的发展定位。认为关天经济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黃金段、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段桥头堡、乌兹别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明珠、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到欧洲的桥梁、格鲁吉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北通道结合部、土耳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亚欧南通道、希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海丝路交汇地、意大利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通过分析并根据各省区和国家定位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逐步推进,沿线节点城市将成为其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和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选取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14个节点城市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节点城市2014年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数据,对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联系水平做出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说明,对确定各个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15年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构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并解读其特征。经过研究发现,各省份旅游经济存在普遍关联,但联系紧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以中心度作为衡量标准存在浙江、广东和陕西等旅游经济增长极;经济带沿线省份存在四个板块,板块一、二溢出效应明显,板块一是空间联系的主要动力源,板块四则为受益板块。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途径,也是创新国内外及区际间区域合作模式的新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沿线省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省份应推进产业体系的优化布局,确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本文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省份经济梯度差异,以此作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依据,提出沿线省份产业布局应关注的问题及产业合理布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并揭示了该网络的空间关联结构及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日益紧密,网络密度波动幅度较小,说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比较稳定,贸易合作具有较大潜力.第二,中国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中心节点国家,处于该网络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位置.第三,贸易网络中半边缘国家数量有所增加,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在逐步发挥作用,贸易关联逐步增强.第四,贸易网络存在四个凝聚子群,其成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所属凝聚子群内部与"东盟"、西亚等国贸易联系较为密切.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升贸易网络关联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和金融地理学视角, 选取2006年和2014年两个时间断面,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七省(区)①间的金融空间联系强度、金融势能、金融联系隶属度、变异系数、产业合作潜力及其金融发展"质量"发现:(1)2006-2014年沿线七省的金融"质量"有所提升, 但非均衡发展特征明显, 且表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沿线七省的金融联系呈逐年增强态势, 但整体上仍然较弱且增减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从地域空间看, 七省的金融联系强度与各省的金融"质量"、地理距离因子显著相关, 且金融联系强度、金融势能均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异特征;金融联系方向上, 则显示出"质量"差异效应和空间邻近效应。(3)相关变异系数差异变化显著, 七省间金融联系的稳定性分布呈现出两端高、中部低, 且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4)受经济水平、区划分割、空间距离等因素影响, 七省间金融合作潜力空间不足, 省际间金融产业互补发展能力较低。因此, 整合金融资源和激发金融合作空间, 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金融联系, 对于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一体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从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培训效应、规模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五个方面对FDI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基于2000—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出"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绿色发展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GLS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省份FDI能有效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能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FDI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地区间要素禀赋、产业基础条件和FDI引进质量等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投资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差异引资等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古丝绸之路理念的衍生物。古代丝绸之路是该经济带出现的重要基础。但通过一定的创新与发展,该经济带又有着与原本的丝绸之路不一样的特点与模式。作为亚非欧国家经济的连接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促进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该经济带的具体概念和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本源的蚕桑产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着眼于安康蚕桑产业居于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地位,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结合"订单+金融"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金融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本文对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订单+金融"试点支持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贸易便利化既是WTO多哈谈判的主要议题,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反映贸易便利化水平的13个指标,构建基础设施、通关效率、经商环境和信息化服务4个一级指标,基于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22个国家2010~2013年双边贸易数据,度量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和通关效率的提高,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其中通关效率的影响最大。因而,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通过道路建设、政策协调、互联互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中,公共财政支出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区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得出九省区市的财政支出规模波动幅度较大、财政支出政策不稳定、各省区市财政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普遍存在“短板”等结论,最后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出了制定长期有效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