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财政理论及其框架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分析了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政策走向和作用,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政府为进行一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融资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在政府赤字和税收既定的条件下,政府融资的不同选择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影响则不相同。财政赤字货币化可以作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一种选择。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条件下反通货紧缩的一种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统筹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是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TVP-FAVAR-DMA模型和高维因子模型测度了我国金融形势指数以及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并构建Q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呈现出既交叉共振又局部独立运行的复杂勾稽关系,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负向冲击,冲击程度随着不确定性等级的上升而提高,极端情况下会带来系统性风险。货币和财政政策对产出和金融市场的调控有效性随着经济金融不确定性级别的提升而渐次递减,在极端情况下短期几乎失效。财政政策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的负向冲击方面更加有效,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负向冲击方面更加有效。因此,要构建前瞻性的不确定性预警系统,做到动态监测、准确识别、精准调控。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近两年争论较多的问题,人们对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解大都是从货币政策自身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分析的,事实上,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因此,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要根据其它政策是否配合才能作出合理性判断,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搭配的协调机制,以及必须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和“时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价格涨幅较快攀升,房市股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情况,对宏观经济稳定形成较大威胁。为此,我国政府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而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放缓又使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得不转向,财政政策更加稳健,货币政策日渐松动。在此背景下,外资企业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成为决策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宏观调控政策对外资企业的影响,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单个政策影响的研究,但针对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外资企业影响的综合研究仍然不足。烟台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外资在其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Baker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通过实物期权机制对投资和产出造成短期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性;金融摩擦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金融摩擦的程度以外部融资溢价水平来衡量,在外部融资溢价水平"高"的情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实施合理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和紧缩下经济政策乘数作用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在通货紧缩环境下,由于价格粘性和调整成本等原因,将导致经济政策乘数作用更为显著。但是我们通过模型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同价格变化阶段,这种新凯恩斯经济学有政策命题并不成立。在通货紧缩环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均出现了明显降低,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政府投资乘数作用下降和货币政策实际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
2000~2007年,美国、日本、欧元区宏观经济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三大经济体经济都出现了经济紧缩,宏观经济政策以扩张性政策为主调;在第二个阶段,三大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扩张,宏观经济政策转以紧缩性政策为主调。在宏观调控方面,发达国家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调控方法更加综合、更注重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立更有效的宏观调控传导机制。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和特点对于处在全球化条件下、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必须完善和协调运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完善和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问题。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备由最终调节目标、中间目标和政策手段构成。(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确定和协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最终调节目标是资源有效配置、经济稳定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要通过财政直接分配和间接调节,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用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共物品、外部效…  相似文献   

11.
1.宏观调控是政府治理经济的长期任务,需要探求长期有效的政策传导机制。要使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有限资源和能力对总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宏观经济产生持续影响,直接控制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有必要探索间接的调控机制。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必须加强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表现出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两方面的特征。平滑经济短期波动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平滑操作机制是将经济在短期波动中渐进引向均衡状态的一种有效搜寻机制,具有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减少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冲击、稳定金融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多重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估算了中国国家层面和31个省(市、区)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经济不确定性都是影响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2)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财政政策具有更高的乘数效应,可以作为弥补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政策手段;(3)增强市场信心和缓解信贷约束是财政政策发挥“稳增长”效应的重要途径,且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是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看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施工具、相机抉择和两种政策的协调使用;并介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现状,阐述了我国政府如何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政策,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被认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功能,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金融危机以前的30年中,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宏观调控政策中却基本看不到财政政策的身影。在回顾了财政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到反凯恩斯主义.再到非凯恩斯主义的转变后,本文概括了目前解释财政政策变化的主要观点: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财政支出重点转向结构性支出、宏观环境的好转、货币政策作为替代政策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财政政策效果识别困难、财政政策时滞、财政政策的政治约束等,提出了理性预期框架下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要求,认为是战争时代美国人对总统的英雄主义崇拜终结后,美国三权分立背景下公共选择思潮导致的财政制度化.表现为两党分别控制政府和国会框架下预算平衡的回归和预算权力的加大.从根本上消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两大宏观政策工具,其协调配合研究在国内已经引起充分重视。但在转轨与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却不多。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全新的时期,内需不足、经济增长效率低、收入分配不均、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在我国加入WTO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还不够成熟的宏观经济政策增添了更为复杂的因素,呈现出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局面,如何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理论与实际部门共同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转轨与全球经济背景下,重新审视财政货币政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