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美贸易战是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贸易战的特征是两国对对方国家的商品加征较高的进口附加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损失的只是中国,美国只会受益。运用国际贸易学中的关税效应理论,在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就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生产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加征关税无益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给美国造成无谓损失;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给美国带来多重伤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中美第一轮贸易摩擦提供的自然实验条件,通过拓展的双重差分法分别研究了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中国个股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期和实际都被加征关税的上市公司之中,关税政策实施会立即加剧这些公司股票的波动率,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对于预期不被加征但实际被加征关税的公司而言,关税政策实施对这些公司股票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在美国公布正式关税政策之前,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的波动率在重要贸易摩擦信息公布日附近显著增加;在美国正式关税清单公布后,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面对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相对减缓了该类个股的波动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投资者理解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股市的作用机理,也为相关部门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国贸易政策变动会带来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变化,这会引起国内企业做出相应调整.文中以海关八位码进口关税表示贸易政策变动,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1999-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以关税减让为主的贸易政策变动对我国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进口关税减让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生产率.但是企业类型不同,影响存在差异.关税减让对不出口、不进口机械设备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并且,关税减让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明显冲击,大型企业的生产率反而在关税减让的过程中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全球生产贸易新趋势,提高垂直一体化水平成为优化一国生产结构的重要方式。文章分析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国内市场产品竞争,导致最终品价格下降。为了阻止利润流失,企业会降低垂直一体化水平。文章使用WTO中国进口中间品关税、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8年)、中国细分部门投入产出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研究关税下降对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税减让降低了中间品进口成本,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垂直一体化水平下降。分样本回归发现,关税降低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大于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中国商务部出人意外地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我国对全球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纺织品,采取加征出口关税的过渡性临时措施。消息一出。引来国内外相关人士极大关注,从出口退税到加征出口关税。为什么中国政府让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国内纺织企业遭受如此突如其来的打击呢?  相似文献   

6.
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铝锭出口退税并加征5%的出口关税,这一政策出台对我国的电解铝市场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导致铝市场更加低迷,加速中小铝厂的倒闭和破产。  相似文献   

7.
陈梅  李磊 《世界经济》2021,44(1):81-105
在中国人口红利因素逐渐消失和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性别差异逐年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4-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性别红利因素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就业份额的增加对企业出口规模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成本降低和生产率提升是女性就业份额影响企业出口规模的可能渠道。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女性就业份额提升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外资企业、技能密集型企业、女性密集行业、高技术行业和女性受教育水平低地区的影响更大。本研究对实现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和形成出口新推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态劳动需求描述了劳动力应对外部冲击的调整过程,是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首次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动态劳动需求进行了研究,并检验了就业保护制度对动态劳动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国有及具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就业调整存在明显的刚性,遇到外部冲击时,企业需要2.56年时间完成劳动力调整的50%,对雇佣和解雇行为进行管制的就业保护制度显著减缓了劳动力调整速度。当经济环境变好时,就业保护制度减缓了企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当经济环境恶化时,就业保护制度减缓了企业裁减劳动力的速度。总体来说,就业保护有利于维护已经就业的劳动者的利益,但会使失业劳动者和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寻找工作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美贸易HS6位码细分产品贸易数据以及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关税加征清单,本文测算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对美HS6位码细分出口产品实际关税加征幅度及其产业影响.文章结果显示,2018年、2019年中国输美产品承担的加税总金额为540.63亿美元,税率平均增加了5.22%,其中,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家具、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等产...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5月开始,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其中锰原矿的出口关税由目前的10%提高至15%。 此次调整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他钢材产品。另外,将2007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异质产品的古诺(伯川德)模型以及将水平、垂直差异化产品纳入D-S模型,分析了战略性出口关税对于出口行业,进口竞争行业以及进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我国通过战略性出口关税来缓解贸易摩擦的效果要优于使用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有利于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培育出口企业自身能力,并与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吻合。但是战略性出口关税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深圳 《开放潮》2005,(1):32-33
为确保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平稳过渡,也为在配额取消后继续保持和提高纺织出口行业的整体效益和长期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不失为一种英明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设想到贸易政策:美国碳关税蜕变之路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试图在其气候变化立法中确立碳关税制度,对来自未实施减排的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这一制度设想以碳关税理论研究为基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正当性是碳关税早期研究的重点,而国内程序性障碍及多边体制下的合法性问题是后危机时代碳关税研究的中心。作者回顾了碳关税理论研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对碳关税从制度设想蜕变为美国贸易政策面临的障碍加以分析。一方面,公众对美国经济再次受挫的担忧、气候变化立法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决定了美国国内不具备碳关税成为贸易政策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多边体制下碳关税也难以成为符合世贸组织法律的贸易政策,因为不仅碳关税制度设计中存在诸多违反非歧视原则的规定,而且碳关税欲借一般例外条款谋求合法地位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应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14.
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亦名 《乡镇经济》2009,25(6):78-82
区域劳动力品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一种特殊的统计性歧视和声誉机制,它能实现企业、劳动力、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等多方受益的格局,因而区域劳动力品牌在欠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力品牌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均有较明显的效应。短期内,劳动力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收入差异,但是,如果区域劳动力品牌不能与本地产业的培植相联系,区域劳动力的就业将是不可持续的,其经济极有可能陷入“打工经济陷阱”。一旦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本地产业的培植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现较为彻底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联合对农民工就业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和行业分割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不考虑地区分割变量情况下在农民工就业与其他三类分割变量之间建立的模型更为优化可靠。  相似文献   

16.
大幅度降低关税及减少进口商品限制范围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增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逐步取消不合理的,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减免税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进口政策调整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不能简单地看关税算术平均税率的降低幅度,主要应看关税的实际降低幅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龙剑军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63-171
中间品国际贸易对全球贸易举足轻重。当前文献聚焦于最终品关税政策的研究,对中间品关税政策的模型研究关注不足。构建拥有一体化企业和中间品生产企业的D国和拥有依赖中间品进口才能完成生产的最终品生产企业的F国在第三国市场开展产量竞争的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同时或先后进入市场时中间品生产企业的谈判势力对两国中间品关税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无论企业是否同时进入第三国市场,一体化企业所在国家均会选择对中间品选择出口征税干预政策,其社会福利与企业进入顺序相关。当最终品生产企业先进入市场或一体化企业与最终品生产企业同时进入市场时,D国社会福利相较于自由贸易时得到优化,当一体化企业先进入市场时,D国社会福利遭到恶化,两国实行的贸易政策陷入“囚徒困境”。②当F国实行贸易干预时,中间品关税政策与企业进入顺序密切相关。当最终品生产企业先进入市场时,F国将对中间产品进口征税;当一体化企业先进入市场或双方同时进入市场时,若谈判势力相对较强,F国将实行征税,反之则会实行进口补贴。  相似文献   

18.
李沁旋 《魅力中国》2011,(5):187-187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保护气候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为此,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合作,及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此背景下,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贸易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议案》,该议案宣称,将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的措施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碳关税”的说法由此而来。碳关税的提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背后隐藏复杂的战略利益分配关系,其对中国未来的出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为了应对碳关税的博弈,需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应的对策。因此,笔者尝试在本文中简述碳关税的形成背景、碳关税的实质、以及我国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吕建黎  徐炜 《特区经济》2006,(3):186-18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必须按照WTO的规则大幅度地降低关税,这势必给国内经济均衡带来巨大冲击。而汇率政策作为调节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缓解这一冲击中发挥作用值得研究。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汇率政策与关税政策之间的搭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税、汇率与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税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无论在理论分析 ,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 ,分析了关税变动对生产、消费、汇率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冲击以及对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 ,并对关税、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一国经济规模是影响关税冲击效应的重要参数。虽然关税的提高扭曲了经济 ,造成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损失 ,但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仍然可能以损害他国福利水平为代价 ,提高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