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改革发展迅速,然而不少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不断滋生的著作权侵权事件即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网络环境下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犯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人们对具体侵权行为及表现了解甚少及层出不穷的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本文通过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剖析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分析,希望能为完善滞后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著作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理论概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四个方面展开对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笔尖转到指尖。正是因为这种的创作的便捷性、门槛低,信息泛滥化,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文学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大量的作品被肆意转载、抄袭。面对这些现象,传统的文学著作权的保护机制已经失去了效力,为了保护网络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激励其创作欲望,有必要制定法律去建立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超 《社会科学动态》2013,(11):243-24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采用,让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在这样的网络虚拟空间,人们对于相关著作进行利用和复制的目的及行为更加难以界定和监测。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日益严重,对于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技术缔造的网络环境中,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方利益冲突日益尖锐,人们在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资源的主人发生了利益冲突。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建立一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体制,在知识产权权利人获得了有效的权利保护和良好商业回报的同时,社会公众最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本文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客体及侵权行为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进行分析,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本质,并在对我国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现状提出质疑的前提下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旻雨 《活力》2022,(20):171-174
在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方式存储的网络作品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但传统技术手段在著作权维权中存在版权登记成本高、数字信息易篡改、侵权证据难保全等问题,为当今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困扰。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难以篡改、可追溯性的特征,有利于高效便捷地登记版权、可靠保全侵权证据、完整记录流转信息,为著作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然而,作为一项技术手段,区块链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合法性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从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合法性,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著作权侵权案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著作权纠纷,使网络侵权和合理使用的法律边界问题成为知识产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备受争议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认为其使用影片相关画面和场景的行为,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而不构成著作权侵权。我国应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立法,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网络作品的侵权与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人们已从阅读传统纸质媒体过渡到电子阅读,著作权的领域也随之不断地扩展,导致网络侵权的案件不断上升,网络侵权案件备受关注。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一般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这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而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本身不构成直接侵权的主体,但是如果其客观上为直接侵权者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则可能构成"间接侵权"。对于间接侵权的网络服务商来说,严格责任更适用作为归责原则,有助于提高网络服务商的注意责任,减少网络侵权案的发生。而与一些发达国家关于"间接侵权"规则完善的规定比较,我国对网络服务商提供间接侵权责任较为分散,不足以解决现有的网络版权间接侵权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间接侵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以其所载信息的大量性和信息传递的迅捷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与网络相关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网络著作权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各地网络著作权侵权“第一案”的涌现,不断地有类似的案件诉诸于法。那么网络著作权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呢?对其的保护又应该如何呢?它是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呢?  相似文献   

10.
武雨希 《河北企业》2022,(1):158-160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不仅为商标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成为孳生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温床。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如"通知—删除"规则等难以有效规制网络交易平台的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中,平台应承担的商标间接侵权责任进行了认定分析,由此提出有关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我国目前日趋严重的网络商标侵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优越性远远高于其它媒介。然而由于微博的匿名性,在"人人皆作家"的微博时代,其为侵权制造了机会,尤其是在著作权领域。本文针对我国尚未完善的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从微博的著作权出发,为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浅显的建议,以提高人们对网络著作权的敏感度,从而保护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网络消费中侵权行为也不断发生。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从网络消费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消费维权存在的困难和瓶颈,提出加强网络消费维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侵权行为层出不穷。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4.
纪慧敏 《活力》2010,(14):209-2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有关的立法也不完善。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因此,对环境侵权特征和保护的分析,就成为研究环境侵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董格格 《河北企业》2023,(6):142-14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也频繁发生。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的频发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会扰乱图片市场秩序。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诉讼成本低、获利高以及网络图片侵权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等。有必要从完善著作权登记制度、增强公众著作权合法维权意识、提高著作权侵权诉讼成本等方面考虑,完善我国互联网图片著作权司法保护,促进图片市场正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沙琦 《企业导报》2012,(19):146-14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微博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微博作品的著作权认定,分析了微博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著作权,是指在互联网传播中,作品所体现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网络著作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数字化的产物,建立在传统的著作权基础上,并不因其数字化而丧失对其保护,相反,正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虚拟性,降低了侵害著作权的风险与成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资源共享的理念生根发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显得日益突出,本文试对网络著作权的相关问题及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婚姻法》只有离婚赔偿的规定,并没有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而当前社会夫妻婚内侵权行为不断发生,因此为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有必要研究建立夫妻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侵权问题越发严重,环境侵权诉讼大量涌现。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致使受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提出了建议。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就由此而引起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的混乱状况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法院的一则判例入手,探讨网络侵权行为对于传统国际私法中侵权行为法律选择问题的挑战。网络侵权给国际私法中传统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并构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侵权。国外司法实践对于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采取了法律选择的单边方法,这一方法存在其自身的缺点,但仍然可为我国的有关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