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新审视和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扩大内需已不是一个周期性的短期政策,而是阶段性的长期政策。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系统思考。一、通货紧缩:我国财政面临的新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是治理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生产能力的持续扩大,过剩经济与通货紧缩愈益突现,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不得不面临治理通货紧缩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十五"时期,我国经历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等突发事件,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与前两个五年相比,"十五"期间价格总水平属于温和上升,既没有出现"八五"时期的通货膨胀,也未发生"九五"时期的通货紧缩,在突发情况下,政府的调控在稳定市场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十五"期间,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经济软着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国内有效消费投资不足、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到2003下半年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的迹象。对此我国政府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了不同的宏观政策,但是执行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货币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期叠加"是指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在同一时间重合出现,产生叠加和共振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下行压力。"三期叠加"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其中起核心主导作用的是"消化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局部出现紧缩,如债务紧缩和通货紧缩相互作用,有可能引发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形成的高杠杆、泡沫化金融风险。资产证券化的推出,能配合其他调控措施,减缓货币宽松压力,逐步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去杠杆、稳增长、调结构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5.
韩青 《山东经济》2006,22(5):22-25
1997-2002年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9%,然而这一阶段我国正发生着通货紧缩,其中有几年甚至出现负通胀率。这种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现象是与常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的。本文对这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是供给方面的过度生产能力导致了通货紧缩的发生,而不是房产或股市泡沫的破裂所引致,从而得出这类通货紧缩与经济快速增长并存不悖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国家和自治区“十五”计划纲要要求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总揽经济工作全局,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重申:“十五”期间我区从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要达到6%左右。从国内外经济环境看,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怎么办?我们邀请几位学型领导抛砖引玉,欢迎各界仁人志士就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天津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随着世纪的交替,不断加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九五"期间,天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增长率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三位.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天津的经济综合实力、经济发展格局、体制环境、经济增长方式、城市载体功能和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十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基本轮廓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计委信息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刘鹤就“十五”经济发展趋势与今年经济形势发表了有关看法。 进入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向大国开放经济。大国开放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本国的贷币政策将对邻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本国的资本项目将对外开放。刘鹤认为,在这个前提下,“十五”期间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将发生五个方面的变化: 一、中国即将加入WTO,外部经济的影响将直接通过WTO的渠道传递到国内。中国加入 WTO是在国际互联 网经济全面发 展、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大背景下 进行的。尽管现 在美国股市低 迷,但…  相似文献   

9.
刘璐 《中国经贸》2009,(20):123-127
事物总是联系的,经济现象之间也总是互相缠结的。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货币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本文试图将我国1998—2002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作一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探寻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而求索消除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然后讨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学界重提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话题。有人认为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目前国家统计局的cPI加权指数,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备件下的产物,它既不是发达市场体系下的CPI,也不是反映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CPI。假定中国的物价水平真的出现了全面下跌,或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也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经济将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本认为,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传统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和新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不相适应的产物,因此不能把它只看成是一中种名义经济现象,或把它简单地看作是通货膨胀的反面,而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真实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所以,要有效地治理当前的通货紧缩,关键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微观经济主体重塑的力度,而不仅仅是实行“再膨胀”政策。  相似文献   

12.
日本超金融缓和政策的长期实施及解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零利率和缓和货币数量是日本治理通货紧缩的两项超金融缓和政策。通过这两项政策的长期实行和慎重解除,日本的金融市场保持稳定,个人消费有所改善,景气得以持续恢复,使结束通货紧缩进入临终阶段。日本实行和解除零利率、缓和货币数量政策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期向快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的特殊时期,潜在增长率为9.1%,2005-2010年期间GDP的潜在增长率将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后将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状态,潜在增长率将维持在8.3%左右。同时,2005-201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速有可能从2004年的10.1%深度回落到2009年的8%左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企业取得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1,(22):21-22
陈淮经济时评 我国从1999年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迄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原制度规定中有些不尽完善的缺陷逐步暴露了出来,一些措施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需要.从我国"十五"期间的战略发展任务和特点出发,为推进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第一要素"的切实落实,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若干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此间,地方税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地税收入持续增长,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十五”期间,全省地方税收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至2004年,地税全口径收入分别为252亿元、278亿元、314亿元、3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10.3%、13%、20.1%。2005年地税收入将突破450亿元,增幅还将在20%左右。税收最主要的功能是筹集财政收入,为各项事业提供财力保障。“十五”期间地税部门征收的收入一直稳定在全省财  相似文献   

17.
从对西藏经济“十五”期间发展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藏经济在“十五”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中的贸易成分也不断提高,这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藏经济的外向型特征不断凸现。这种凸现可能隐含着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西藏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具备了产业结构的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到1993年已有十五十年头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重庆的改革、发展、开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未来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前进基础,我市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阎焕利 《发展》2002,(5):69-70
价格压力较大,通货紧缩仍有可能首先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恶化。2001年以来,世界各国多次降息,国际市场多数能源原材料价格下降了30-40%;美国经济已明显进入衰退,虽有复苏的迹象,但不经过长期调整很难实现稳定增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经济萧条还在持续,这给亚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和不确定性;同时,欧盟经济也不尽如人意,2001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较第一季度仅增长0.1%。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三大经济体同时减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程度甚至会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其次从国内…  相似文献   

20.
从1993年3月起,央行针对经形势发展的需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用利率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出口,支持经济的发展,经过近两年执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缓解,2000年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在持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出现了正增长,5月以后均为正增长,12月双比上月上涨0.1%,比1999年12月上涨多达1.5%,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是央行义不容辞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和物价的走势变化,及时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适时进行调控,才能防范通膨胀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