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价格联盟无奈与无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  夏春喜 《改革先声》2000,(10):50-52
因为堪称是发展最成熟的产业,中国彩电业一直颇得媒体青睐。及至今年 6月开始的以限价为主要内容的业界峰会,虽仍引得舆论界活跃起来,但基本上是批评声不绝、喝彩声有限。终于,两个月以后,政府正式定论限价联盟“违法”。   如果说限价联盟违法的话,也只能说它的形式欠妥,而其所欲解决的市场竞争秩序问题、其所憧憬的“救亡图存”的美好愿望,走遍天下却都是说得通的。对这个短命的联盟,之所以业内响应者多,业外批评者多,恐怕还在于论者是否有切肤之痛,或者是否能够真正体会身在其中的业者的苦衷。 企业有什么错 ?  对峰会…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世”,加快了企业经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从此,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要面临经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企业走出国门,寻求合理的资源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比起大企业来要艰难得多。为此,应采取灵活机动而富有创意的经营策略。一、联盟策略目前经济理论界首先推出了“策略联盟”的模式,即联盟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采取非股权性的松散网络化联盟方式,为达到阶段性目标而与其他企业结盟,以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商部门的统计,近10年来,新成立的企业中,能生存10年以上的不足25%,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4、1年。他们当中甚至包括许多曾经名声赫赫的大企业,例如巨人集团、亚细亚、秦池等。对于企业的失败,企业的管理者们可能会有一大堆令你不得不信的理由:如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政治形势和经济政策,汇率的变动、不合法的市场行为等等。但是研究机构大量分析研究的结果是,这些企业触礁下沉的原因,大多不是“他杀”而是“自杀”。正是由于那些曾经叱咤商海的企业舵手们,自身存在的致命伤令企业黯然倒下。俗话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学习失败的教训是成功的捷径,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有利用价值,教训更深刻。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营失败与孙子所言的败之“六因”□舒守在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中,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必须有成功的企业领导者,任何失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企业领导者领导无方所造成的。我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十分强调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之道,并指出军队失败的六种...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战略联盟与动态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和联盟是现代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两大策略 ,如何寻求并充分利用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共同完成市场价值的创造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按联盟存续时间长短将其分为战略联盟和动态联盟 ,并从二者的联盟动机 ,组织结构要求 ,联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很多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失败,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一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琳 《上海经济》2006,(3):28-30
发韧于东海之滨宁波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衡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合作者创造一个双赢多赢的机会,在带来成功和收益的同时,要冷静地思考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正>“独角兽”企业是一座城市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的集中体现之一。作为正在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宁波,近年来,积极培育以潜在“独角兽”为代表的新经济。近日,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一共“捕获”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595家,其中4家宁波企业上榜,高新区企业均联智行榜上有名。均联智行是均胜集团旗下的车联网事业部独立成立的一家高新企业。2019年以来,均联智行陆续加入20多个联盟、协会,包括NTCAS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AAM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ICV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AUTOSEMO (中国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等国内重量级行业组织,以及AUTOSAR、 SOAFEE等国际知名行业联盟。截至目前,均联智行共参与包括国标、行标、团标等在内超30项标准制定,覆盖智能网联、  相似文献   

10.
快消品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寻找联盟伙伴、建立品牌联盟成为快消品企业未来发展的引擎。基于战略联盟伙伴“3C”原则,即兼容、能力和投入,结合快消品企业特征建立快消品品牌联盟伙伴特征指标体系,根据联盟实践活动情况和伙伴特征要素归纳出3种品牌联合模式,最后探讨了伙伴特征与联合模式交互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前期对伙伴企业特征因素考量会影响联盟模式和实践活动,且伙伴特征要素在联盟绩效与影响联盟之间具有路径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企业战略绩效研究的现状和理论基础得出,影响联盟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关系资本和联盟能力。应重点建立联盟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战略联盟的绩效,以期推动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 1998年至今,“二板”胎动已近两年,胎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动静越来越大。在“二板市场”临产之际,让我们循着“胎动”的脉搏,追溯一下“二板市场”孕育的轨迹。 跟上世界流行风   创建股票交易的“二板市场”,风从西方来。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二板市场风行世界。   1971年 2月 8日建立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 (以下简称“纳市” ),是所谓“二板市场”的先驱,也是全球“二板市场”的旗帜。   在短短 20多年间,在纳市交易的企业股票,已经从开始时的 1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 5000多家,微软、英特尔、雅虎等一批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3.
在对DCN联盟运作分析的基础上,推断新的市场行为是其成员合作多赢的机会。由推演联盟今后的走势,提出发展对策;通过总结DCN的作用与操作问题,得出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对“新生的企业联合体”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各国跨国企业尤其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首选战略。然而战略联盟存在着一个50%~60%的高失败率的问题。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跨企业经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忽略了文化差异的结果。因此,跨国战略联盟真正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对待企业文化间的差异、避免企业文化冲突,进而提高联盟绩效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涌动着企业兼并浪潮,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多元化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日益引起国人的重视,并有一些企业接受且付诸实施,因走多元化之道而“笑傲江湖”的企业很多、但多元化并非万能良药,每年都有一些显赫一时的大公司因走多元化之道而踏上失败的不归路。于是,企业的“瘦身”运动——经营专业化也悄然兴起,通过“瘦身”,实现优化组合,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与灵活应变能力,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企业的“瘦身”运动从经营业务和  相似文献   

16.
德隆、格林柯尔属于“系族企业”,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通过快速扩张控制多个公司并组成关联,这是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基本路径。但是,陆续涌现的“系族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显示,其快速并购扩张赖以支撑的金融链条断裂,是造成其全面溃败的直接原因。考察“德隆系”、“格林柯尔系”、“张海系”的发展历程,都近似地形成“初期发展-快速扩张-快速的短期资金融通-再扩张-资金链条紧张-危机-溃败”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郑国中 《河南经济》2003,(11):52-53
今年10月中旬以来,我国粮油市场“涨”声一片,幅度之大、面积之广、种类之多,为1997年来之最。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上海4600多家国际货代、报关、承运人正在经受金融海啸以来“最煎熬、最困难”的考验。被认为航运市场触底的2009年上半年.将是这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必须跨过的最大难关。元月6日.口岸物流联盟麾下的数十家国际货代、报关、物流企业.与政府官员、专家聚首沪上.共商同业抱团取暖之策。  相似文献   

19.
特色活动     
《首都经济》2013,(12):88-89
首个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成立 由全国首家城市3D体验中心——朝阳规划艺术馆携手多家国内规划馆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首个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在“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上宣告成立。“联盟”是一个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组成的开放型行业联盟,以增强中国3D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为主旨,引导并规范中国3D体验行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政策与法规     
《浙江经济》2005,(4):63-63
纺织品出口拟实行最低限价,四条措施破解民企融资难,取消专门针对“非公”企业的收费项目,人民币债券市场谨慎开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