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现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对地方政府治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在探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界定不清晰、治理法律缺失、治理不透明、治理自利性等问题,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法制化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建议,从而试图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让数字治理成为政府治理新形态,数字经济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数字经济赋能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效率提升、治理结构改善三个方面面临挑战。对此,可以从转变治理理念,打造数字经济下的开放式治理;提升治理效率,融通数字经济下的标准化治理;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数字经济下的多元化治理等方面来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和未来很长时间段内我国还面临诸如资源分配不均匀、 贫富差距拉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 集体抗争性事件增多、 贪污腐败盛行等挑战.地方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解决公共问题的主力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邻避冲突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从地方政府决策角度而言,行政决策理念的偏误、公共决策机制的不完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是造成邻避冲突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遵循公开和预防的决策原则,完善公民参与型决策机制,并对附近居民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回馈。  相似文献   

5.
王佳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214-215
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是政府环境管理基本的条件,而且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环境信息公开的实效分析,部分问题仍然存在。借鉴美国及欧盟政府等环境信息公开经验,结合国际改革发展的进程和未来趋势,基于治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雷幸娟  季飞 《生产力研究》2021,(5):48-51,135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基层政府提升公信力、实现社会公正和维护社会稳定,提升行政效率和应急能力.通过分析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梳理出贵州省基层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充分、与多元主体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机构设置和考核制度不健全以及法治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改...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治理过程视角,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可分为协同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高效治理和危机治理五种能力,分别指向了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回应型政府建设.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要充分激发各方参与治理的动力活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切实提高行政权力的运行效能;着力打造政府高效治理的服务平台;牢牢把握政府危机治理的主动权;加快培育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纳税者知情权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预算透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政府预算透明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充分宣传政府预算透明对公共财政的意义、大力加强预算透明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府预算透明的质量、加强监督、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以遵循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权利为前提,通过自主、理性的方式,有序地去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和政治生活的行为。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是制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制度性因素,通过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问题和趋势分析,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视角,提出地方政府需要从制度制定、制度公平和公正执行、制度绩效评估方面不断提高制度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制度创新体系,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环境公共服务的重要改革方向。借助SCP范式,引入目标管理、策略选择以及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论,着重分析了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过程中,参与主体与购买内容结构对不同主体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参与主体策略行为对最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形成,上级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整体治理结构尚未完善,目前二元协同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损失,不同策略选择行为所导致的绩效侧重对该策略具有正反馈。据此,应通过扩充参与主体并保障其参与地位、加快专项法规体系建设、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绩效评估内容等方式优化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机制,有效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参与渠道少;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公民基本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去改善:拓宽公民的利益表达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政治民主化、公民社会组织化、政府治理公开化和网络社会开放化的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中正在形成一种"公开化".而政府信息公开正是这种公开化的一种形式.本文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管理到治理,国家治理是一条参与的道路,包含公民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以社会制约权力、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进而实现治理现代化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此同时,参与式预算从源起到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范畴,不仅是全球最佳的政府治理实践,也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模式.参与式预算是蕴含政治民主的理念与实践,是不同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种成功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还是一种公共预算实践的创新方式.由此可见,理性认识参与式预算理念和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健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治理有效离不开公民的参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法规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与村委会职能定位不清,公民社会地位和乡村认同程度低。山西省S村乡村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陷入村委会自身定位与现实脱节,乡村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参与主体间关系界定模糊,公民自身参与效能不高的困境中。鉴于此,从发展乡村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培养参与主体,增强参与意识;细化制度规定,优化组织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拓宽参与渠道四方面着手,提升乡村治理中公民参与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张欣亮  唐斯斯  李晶 《技术经济》2023,42(11):113-119
敏捷治理是前沿科技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下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其所倡导的快速感知、灵活响应、多元参与和持续协调等理念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本文对人工智能、政府治理及敏捷治理进行梳理并探索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敏捷治理的运行逻辑,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参与到政府治理中,凭借其数据共享、智能算法、趋势研判、自动交互等特性,极大推动了政府科学决策、高效治理、公众参与和及时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以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为例,介绍了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简化业务流程、夯实技术基础及全天实时监测等方式,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治理应用场景,为超大城市政府开展敏捷治理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中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对地方政府提出了制度要求.但现实情况表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弱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能力.因此,建立政府为主体、市场补充、社会参与的多中心制度供给,破解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瓶颈.  相似文献   

17.
王璞 《经济研究导刊》2023,(23):136-13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水污染治理中的主导责任、协调责任、监管责任、政治责任。但目前存在执法不力、监督和预防机制不健全、信息隐瞒等不足。因此,政府需要完善考评体系,减少执法不力现象;公开相关信息,健全补偿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共服务行政理念逐步树立,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议活动的现象在逐渐升温。由于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和旧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公民评议政府"活动仍存在着区域差异、评议部门过多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转变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等途径,完善我国"公民评议政府"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公共治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流行的趋势,我国公共治理中的社会参与呈蓬勃发展态势。然而,参与实践中普遍存在参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与参与能力不足;参与代表性差;参与途径的可及性、畅通性、适用性差;参与程序不完善;参与环境不健全等制约了有效参与和治理水平提高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需要在教育与培训公众,完善参与途径、参与程序、参与环境以及强化政府作为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区域治理理论认为,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治理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可以平等协商公共事务,其本质是制度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原因是区域治理理念滞后和治理体制机制缺陷。今后我国区域治理要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设计有效运行机制,重点在行政管理、政策体系、法律法规、考核评估上进行制度创新,在公共协商、社会参与、利益补偿、信息传递、监督约束上进行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