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低下,不利于满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偏重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归纳和评价,缺少技术区域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2)缺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和后期管理运营效率的研究;(3)缺乏专门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研究;(4)农村污水治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缺乏关于开发多元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的研究。为营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进而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应更加关注的问题:(1)加强污水治理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2)探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后期运营管理效率的方法;(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和政策制定的研究;(4)推进多元治理主体进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乡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环境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政府、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是关键制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平衡不充分、多种处理模式并存以及多元主体投入的特征明显,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村集体、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及破解社会资本进入难题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当前,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组合式政策投入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环境经济》2023,(10):62-65
<正>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们需要很好地根据不同地区的位置、气象特征、地形地貌、人口数量、聚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胡翠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58-59,133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川中丘陵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与日俱增,污染不断加重。在川中丘陵区选择较为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模式具有资源利用与污水处理的双重作用,工程成本低、效果好;但有季节性、食品安全性等局限,最后提出了应当研究的新方向。旨在希望人们对川中丘陵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当中来。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其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6.
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在全省"五水共治"倡导下,柯桥通过全新机制,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柯桥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7.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重要问题,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是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郭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2,(18):61-62,74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未经处理的,这给农村的地表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希望相关方面能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从而促进偏远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能源问题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能源的持续供给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研究农村生活能源供给对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低碳生活、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坏境,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重要举措。论文细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研究进展,重点就农村垃圾问题现状、归因、参与主体及模式研究、研究不足等四个角度进行梳理和评论,最后提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农村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宏观指导环境治理;树立整体意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水量小而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农村污水处理上不宜采用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就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英歌 《时代经贸》2014,(6):400-400,402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了生活垃圾的危害,并剖析了当前河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以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地方传真     
福建推出75亿元绿色信贷;辽宁建立环境警戒制度;北京改善环境的力度超过历届奥运会;江苏加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吉林松花江防治有硬手段;宁夏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十大铁律”……  相似文献   

16.
农村住宅集约化为农村生活方式重构提供了最基本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实现集约高效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住宅集约环境下,可实现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将推动和加快和谐农村建设的步伐.使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及社会文明共同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去实现劳动生活方式现代化、消费生活方式理性化、闲暇生活方式文明化和政治生活方式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指出,基于当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现状,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禽畜粪便、农膜回收、农药化肥减量化等治理进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这是继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后的又一专项农业农村治污行动。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农村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整体不足、投融资能力较低,进而导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普遍存在环境基础设施短缺、污染治理技术滞后、市场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运用,充分发挥经济激励机制作用,增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能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工业城市——攀枝花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攀枝花市盐边县3镇4乡,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资料搜集法,调查302户农村家庭(共1656人)的居室环境、村落环境、健康状况。结果:在房屋结构中以砖瓦结构为主(58.4%);家庭生活能源以木材、秸秆为主(45.81%);大都使用节能清洁产品,如太阳能(92.58%)、沼气(29.51%)等;居室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均很不错;家电使用以彩色电视机、电话、电饭锅、电扇为主(76.8%)。饮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55.5%);每年当地产生生活污水约35.5万吨,生活垃圾约0.7万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67万吨;家里使用杀虫剂、农药、化肥占(78.4%)。当地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身体健康(62.3%);主动做健康咨询的仅占(45.2%),定期做健康检查的次数太少、频率过低;有7.7%的人经常锻炼,38.9%的人偶尔锻炼,53.4%的人从不锻炼;为数不少的人(1381人,83.4%)对"被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被其他的动物咬了不会得狂犬病"的问题认识错误;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血压普遍偏低。结论:盐边县农村的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较严重,当地领导应大力搞好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加强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当地卫生局应重视居民健康状况,普及居民的健康、卫生知识,特别是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和科学饮食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垃圾问题的公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玎玎 《经济论坛》2006,(12):125-127
长期以来,我国在垃圾治理上,对农村的重视和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垃圾治理基础设施与不断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因此,加快建立农村垃圾治理综合机制,提高环境质量,不仅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一、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分析(一)农村垃圾污染的现状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包围着农村,直接影响村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