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迅速增长,重大自然灾害对于社会及经济的破坏力越来越大,仅凭政府财政救助难以解决巨灾造成的巨灾损失。借鉴巨灾补偿的国际模式,根据中国巨灾补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国巨灾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混合型巨灾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越发频繁的自然灾害,中国的财政压力日益严重,保险业已不堪重负,积极探寻新的适合中国的巨灾补偿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国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混合型多层次巨灾补偿机制。巩固政府的主导地位,创建巨灾补偿基金,充分发挥市场再保险的作用,促进巨灾风险证券化,同时带动慈善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多部门多领域加强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元化政府救灾模式下对市场的应急作用长期忽视,导致应急补偿体系保险市场的参与度较低,建立整体性巨灾风险应急征用补偿管理框架和整体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是我国未来巨灾危机处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洪逞 《经济师》2004,(8):46-47
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繁 ,损失逐年加重 ,而现有的保障体系对灾区的经济补偿和人民生活的恢复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机制和运作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 ,从横向建立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机制 ,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 ;从纵向完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机制 ,向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巨灾保障体系 ,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建立安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雷冬嫦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3):36-40,88
特殊的自然和气候环境导致安徽常遭受洪涝、干旱、冰冻等自然巨灾,给安徽省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在处理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方面,安徽省现行的自然灾害损失补偿制度,无法对巨灾损失进行有效补偿,特别是巨灾保险在灾害补偿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安徽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日益壮大和农业巨灾保险的实践,使得安徽已经具备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建立安徽巨灾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安徽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安徽巨灾保险在政府建立的综合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消除巨灾损失对创建和谐安徽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6.
国外在应对巨灾风险的理论研究、融资机制建设以及灾害风险的分担方式选择上,都要早于中国.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国家对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从中汲取经验、总结其特点、探索每种应对灾害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方式中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我国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应对巨灾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巨灾保险机制减少和转移巨灾风险和损失,不仅能兼顾效率和公平,而且可多渠道筹集巨灾资金,逐步减轻政府负担。为建立中国巨灾保险机制,文章在详细分析巨灾保险机制三大策略(巨灾原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及保险金融创新)后,提出大力促进原保险市场、适度发展再保险市场和谨慎实行保险金融创新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提出必须重视巨灾风险机制建设、加快巨灾保险产品开发、鼓励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和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主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巨灾债券是一种本金和利息的偿还与指定的巨灾损失如地震、飓风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巨灾损失挂钩的债券,是一种利用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化解巨灾风险的一种融资方式。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但由于保险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至今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化解体系。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巨灾债券目前在中国开展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对今后应着手努力的方向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许多巨灾。虽然今年年底将推出巨灾保险,中国在此领域还需进一步探索。旨在用博弈论的知识分析即将推行的巨灾保险机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巨灾多发国家,对此,国家财政每年要拨出巨额款项用于赈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数额巨大的财政转移支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保险相比,单纯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暴露出很多的弊端,也显示了极大的局限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巨灾财政转移支付承担了过高的压力。因此,基于我国的国情,在保证必要的巨灾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我国应当积极拓展新的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市场分担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并建立一套国家与商业保险共同作用的巨灾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巨灾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巨灾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转移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面临诸多制度难题和环境约束。文章首先从巨灾保险的产品性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制度变迁等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对国外巨灾保险的三种模式加以评析,最后探讨了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及制度构建问题,认为我国应当实行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强制性巨灾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如近年来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令我国遭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未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巨灾发生后,基本是靠财政和社会捐助来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因此,探索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巨灾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意义凸显,特别是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为巨灾应急与损失补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与制度保障。本文考察了美国、英国、土耳其和加勒比地区的巨灾保险基金,对其中三种基金运作模式从融资、投资、管理机构、损失分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对比研究,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巨灾最多的国家之一。雪灾、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虽然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旱、抗洪和救灾的应急机制,但是灾害发生后的大部分经济损失仍然由政府承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巨灾保险作为一种对付巨灾的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财政支付的有效性,保障居民生活、工作的安定。通过研究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对比国内外巨灾保险的发展差异,提出对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外巨灾保险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完善国家减灾救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中国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巨灾保险实行低保额制度;巨灾保险应带有部分强制性;巨灾保险的经营应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巨灾保险必须有法律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面对农业巨灾损失风险,我国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承受能力多大?通过模型选择技术构建农业巨灾保险风险承受能力度量模型,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农业巨灾保险全覆盖的假设下,根据保物化成本的原则,面对我国平均每年遭受400亿元左右农业成本损失的情况,目前财险市场只能提供200亿元左右的补偿,赔付率仅为50%。当农业成本损失接近3000亿元时,财险行业承受能力也达到极限694亿元,此时赔付率只有23%。相比美国75%的农业巨灾损失赔付率,我国农业巨灾损失赔付率明显过低。这就需要按照"中央统筹协调、地方破题开局、行业急用先建"的"三条线,齐步走"战略,加速推进巨灾保险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和巨灾风险债券三位一体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金融业与保险业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它弥补了传统保险制度的功能缺陷,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类型有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巨灾互换,其操作需要专业化的交易主体和适当的触发机制.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策略是要正确认识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有步骤地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开发与设计以及完善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梁斌  闫鹏 《经济学报》2021,8(4):235-262
本文运用中国微观调查数据及中国地震灾害相关数据,研究了巨灾经历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影响渠道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历过巨灾的个体,其亲社会行为会显著增加,且经过检验这一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巨灾经历可能通过政府信任、人际信任这两个渠道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本文证明了巨灾经历对亲社会行为可能的影响,并证明了灾害发生时政府救灾和社会救灾为社会带来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9.
周斌 《时代经贸》2012,(22):140-141
从风险管理体系的视角来研究巨灾保险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灾前的防御机制、灾中和灾后的救援机制以及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其中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是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构建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政府、社会、市场这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创新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方式对于我国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巨灾风险的边际成本、效用分析,得出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失灵是由于供给需求的双低以及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造成的,在考察了世界各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后,提出通过国家、保险公司、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和发展中国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中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