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保险中介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提供保险商品的保险人与需求商品的被保险人各自对对方的保险服务与保险标的相关信息了解的差异。首先,信息不对称将会加剧保险中介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中介介入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之一,但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发现,投保农户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心里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风险的多样化,以及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和我国农民保险知识匮乏、诚信意识较差等等是导致我国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由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经营农业保险;并根据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不同表现形式,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从而优化保单设计、制定合理价格策略;最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信息甄别机制和险情评估系统、宣传农业保险以及建立农业保险监管体系等也是防范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仝爱华 《时代经贸》2006,4(12):110-111
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建议通过建立克服农业保险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体系,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健康保险反欺诈的博弈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健康保险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保险欺诈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毒瘤。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健康保险欺诈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保险欺诈成本支出的主要因素,再运用最优化方法分析,提出建立有效的健康保险反欺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建华 《现代财经》2006,26(6):28-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保险欺诈不断发生,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诱发投保人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心理.应深入探讨怎样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公司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主要表现为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实另外一类信息不对称也越来越引起监管者及社会公众的注意,那就是保险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投保人或保险潜在消费者甚至对社会公众投资者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并导致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机制,梳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并从中得到保险市场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建议,以期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对保险业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经济与管理》2006,20(4):76-79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保险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主要包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保险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要加强保险市场信息披露,完善和发展保险技术,整顿市场秩序,以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国臣 《生产力研究》2004,(11):191-193,206
在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上,企业形象对于保险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特别而重要的地位。潜在投保人和保险企业通过一个信息反馈流程而相互作用。潜在投保人对保险企业的期望的变化,以及保险企业所采取的不同企业形象战略等可能会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并在长期中引致保险企业之间的分化。本文运用信息经济理论对保险企业形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其对我国新时期保险产业政策制定、保险企业经营决策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邵冬阳 《技术经济》2004,23(5):28-30
<正> 一、我国保险经纪人诞生的必要性 1.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险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以销售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为主。其所做的业务是无形的,其建立的基础是最大诚信,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保险市场中,订立保险合同的双方都希望获得与保险商品买卖有关的所有信息。一方面,保险商品购买方希望获得的保险市场信息主要包括保险商品的价格和功能、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服务质量等,但保险商品的功能一般都是以保险条款的形式列于保险合同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投保人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受自身保险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马淳正  宋扬 《经济师》2008,(4):229-230
保险中介市场是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发达、成熟的保险市场必须有一个充分发展和高度完善的保险中介市场。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保险中介市场,不断克服结构、制度缺陷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各中介机构进行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积极培养保险中介企业人才,逐步实现保险中介企业的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专业化保险中介市场。  相似文献   

11.
浅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投保人(农业生产者)拥有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个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人拥有的有关保险产品、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等整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双重性的策略建议,从而促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投保人无法了解保险产品质量,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实际情况又不如投保人了解透彻,导致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高质量保险无人买,而投保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科技保险肩负着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然而,科技保险试点10年来,依然面临需求低迷与供给不足并存的发展困境。其主要根源在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跛行”的财政支持政策不能形成有效激励以及不成熟的行业环境制约。要想走出这一困境,仅仅从需求方着力是远远不够的。科技保险的正外部性和科技保险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必须从财政支持、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中介培育及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提出应当构建供需并重的差异化财政支持机制、加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科技保险产品供给、创新科技保险契约模式及运行机制、搭建科技保险中介服务和信息支持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收益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对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发展中产生的风险问题。当有关风险种类的研究有意义时,便有可能在农业保险市场中存在分离的均衡,此时应用差别费率制订合同菜单的方法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保险人应充分掌握农产品及其他与农业保险有关的原始信息,以利于科学的制订合同菜单;同时,政府应该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保险产品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却未得到相应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处于低水平均衡现状,呈现供给不足、有效需求缺乏的"双冷局面"。文章用非均衡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市场的这一状况,并做出解释:农业保险制度缺失;农业保险"消费"具有正外部性但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生产"具有正外部性但"供给有限";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农业保险市场低水平均衡发展的三方面原因:农户非正规风险规避机制、农业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交易费用过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保险业也在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广泛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发挥,进而阻碍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规避保险市场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巨灾保险的市场失效:基于慈善危害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巨灾保险市场的失效除受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自然灾害风险特点和个人经验主义影响外,还受慈善危害的影响.分析表明: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等慈善行为对受灾人是一种免费的保险供给,这增加了个人既不参加保险也不采取其他减灾措施的倾向,慈善行为引起的这种危害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为降低慈善危害的影响,政府需要从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选择,如采取强制性的自然灾害保险、将更多的精力由灾后救济转移为灾前防御、将灾后救济改变为灾前提供保费补贴、将救济资金转投为巨灾保险基金等.  相似文献   

18.
保险诚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利用对策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以及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该模型的最优策略,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导致保险诚信缺失的体制性原因,指出现实保险活劝中,保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消费者都存在不诚信现象.加强诚信建设,在制度设计方面,应使各方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利关系;减少对不诚信行为的诱感,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要教育人们懂得回报;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有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保险诚信问题和建立有利于促进保险诚信建设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突出贡献都在信息经济学领域、他们分别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旧车市场交易过程、银行信贷配给以及保险领域的投保等生活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近,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市场不复存在,上述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而我国证券市场中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果不能逐步缓解,那么对整个市场中长期的稳步运行和规范发展必将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减小银行倒闭的外部性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两种存款保险方式--确定的存款保险和珠存款保险的优劣,针对中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成因以及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状况,章认为,现阶段中国不应建立确定的存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