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商业文化》2006,(11):80-81
眼下,有许多人很喜欢喝普洱茶,也想收藏一些,但又不知道什么样的普洱茶是好的,该如何收藏,因此他们想了解一些普洱茶的收藏知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普洱茶收藏有误区一、盲目追求年份。普洱茶收藏者李国勇告诉记者,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经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见。现在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千元的“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的。二、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2.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普洱茶逐渐成为茶中新贵。都说酒是陈的醇,茶是新的香。不过,普洱茶是个例外。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相似文献   

4.
若海 《浙商》2008,(10):84-85
2006年以来普洱茶的疯狂让其他投资项目变得“黯然失色”,和普洱茶如出一辙,越陈越香的黄酒同样堪称“能喝的古董”。有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疯狂正回归理性,而黄酒投资热却刚刚兴起。  相似文献   

5.
疯狂的普洱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29):50-51
<正>疯狂涨跌间的普洱茶投资热潮,又一场击鼓传花的悲壮投机。如果你还未能深入地了解普洱茶,一种关于它的动听比喻或许很能打动你,它被人称为"能喝的古董"。这种说法并不缺少佐证。2002年11月,国际贸易广州春秋季优质茶评比会上,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元人民币;2005年张国立的一提  相似文献   

6.
知闲 《光彩》2014,(6):64-65
正好的普洱茶要靠时问积累,存放越久香气越醇,百年珍品价比黄金熙攘红尘奔波苦,闲坐灯前茶香清。卸下一身疲惫,拿出片刻悠闲,沏一壶好茶,邀两三好友,谈天品茶,岂不快哉?被称为"南方嘉木"的茶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如今,在众多茶品中普洱茶脱颖而出,成为绝对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试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现状入手,剖析了“陈普”消费热的缘由和夸大的功能吹嘘、严重的混种混级、人为的商业炒作和疯狂的奸商“做旧”等隐忧,提出了理性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推介、规范的对普洱茶进行品质评价、积极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指引和尽快的建立粤港台普洱茶业行会等对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进行积极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规范普洱茶市场急需科技力量的投入,为打击普洱茶假冒伪劣产品服务,介绍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研发情况,分析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特点,对未来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要大力研发、保护和使用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保护普洱茶知识产权,规范普洱茶市场,维护好普洱茶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组 《致富天地》2006,(8):16-16
普洱是名扬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这里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天下普洱、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名扬天下。南宋《续博物志》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中记录“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说。走进普洱,人们会被独特的普洱茶文化的魅力和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所感染。  相似文献   

10.
<正>楚天都市报报道,近日,记者从仁创·中部茶博会获悉,受上半年干旱影响,今年来茶叶价格呈现普涨之势,从6月至今,主要茶叶的价格涨幅多在10%-20%之间。云南茶企老板程红刚告诉记者,受干旱影响,福建等主产区茶叶产量均出现下滑,普洱价格因此上升了一点,其它茶叶也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民一次性购买了十几包新茶。仁创茶展负责人贾威介绍,因陈茶年份越久口感越好,价格自然也更高。"圈内不少人都会在新茶上市时择优购买并收藏一些,尤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普洱茶产地、标志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相似文献   

12.
丁俊之 《国际经贸探索》1994,10(3):53-56,63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洱茶特色及拓展产销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韩强 《粮食流通技术》2016,(22):107-108
近年来,普洱茶对人体健康的价值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普洱茶叶成为广受欢迎的饮品。基于此,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醇类化合物、水溶性多糖及咖啡碱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普洱茶发酵工艺的优化和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华商》2014,(13):28-29
让普洱市真正闻名的是那香味浓郁、色泽纯正的普洱茶。在普洱茶盛行之初,精明的袁毅就早已洞悉其中商机。2008年,他创立的云南普洱曼龙乔茶叶有限公司成立。 在云南26年,代课教师、茶叶公司董事长,袁毅的身份远远不止这些。在云南,他所涉及的行业从进出口贸易、石膏矿开采到药材加工、旅游业及旅游地产开发,多达十余项。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常绿性亚乔木大叶茶,经传统手工方法制成的茶品,因集中在普洱销售,也称普洱茶。云南西双版纳大叶种晒青毛茶经后发酵的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褐红,具有滋味醇厚和独特的陈香,是一种老少皆宜不可多得的茶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普洱茶是否易被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影响公众身体健康。方法:以普洱茶为实验材料,外源接种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产毒菌株于普洱茶中,用花生粉及未接种产毒菌株的普洱茶作为对照组,通过在室温和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对存放3 d、7 d、15 d、30 d的样品进行黄曲霉和黑曲霉含量测定;同时对存放15 d、30 d、60 d的样品分别取样以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LC-MS/MS检测法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对照组花生粉产生黄曲霉毒素,而所有实验组普洱茶菌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普洱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全部检出黄曲霉毒素,而其他先进方法均未检出。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不适用于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受黄曲霉污染的普洱茶在室温条件下及高温高湿条件下均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但需关注普洱茶受其他真菌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18.
品茶的心境     
忙碌一天,了却了一件近来颇为烦心的事,总算得了一点空隙,想起那包刚从云南捎来的普洱陀茶,茶痣开始发作,便找出那个心爱的白瓷印花杯,心想,还是沏上一杯时下流行的普洱茶,权且松动一下内心的困顿吧。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逐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已有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真正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还很少见。本文分析了普洱茶品牌构建与开发中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洱公共品牌产权主体缺位,普洱茶"企业品牌"多而混乱,普洱茶品牌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确立普洱公共品牌主体,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鼓励创建自有品牌,挖掘普洱茶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品牌等建议,以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逐渐被科学证实,市场不断升温。但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思茅市,其普洱茶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本文从茶叶相关产业联系出发,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为依据,提出沿着两条线索,即横向的左右互动和纵向的由上至下,拓展普洱茶相关产业发展,确定了优先发展生态茶园、茶叶机械制造业、深加工、包装流通、普洱茶文化产业和普洱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