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综合经济》2005,(3):43-45
一是第三产业平稳增长.增速低于同期GDP增速。2003年全县GDP增长速度达到15.1%,而第三产业在增加了新兴产业之后,增速才达到10.8%,比同期GDP增速小4.2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总量不断增加,但在GDP中比重仍然很小。2003年我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353万元,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价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对于指导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向及提升水利投资效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水利投入与国民经济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通过弹性分析模型计算了湖南省水利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表明水利基建投资与GDP呈强相关性,水利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1950—2018年,湖南省水利投入对GDP的贡献为3385.749亿元,平均每亿元水利投入拉动GDP增长1.51亿元,多年平均贡献为49.069亿元,促进GDP平均增长率为2.93%;应进一步加大水利基建投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省村镇建设总投资达31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200亿元,全年约有近100万农民落户小成镇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据测算,城镇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去年我省确定了222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垦区上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情况如下:1.垦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五年来最高。垦区上半年宏观经济连续四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实现生产总值22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9.5亿元、94.1亿元和8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27.2%和19.7%,对垦区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49.1%和35.3%。从主要行业看,工业和第三产业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分别拉动GDP增长9.5和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数据为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区位优势等影响因素对河南省物流的需求量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DP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3种主要专利授权数、公路里程与物流需求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第三产业包括多个行业,每个行业对就业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产值弹性的测算,从增加就业角度给出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是加速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大约能为经济增长贡献10%的GDP。坚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和农业现代化投资,能够为我国GDP未来20多年每年贡献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一、“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达到1375亿元,比“九五”期间的838.86亿元增长1.16倍,增速高出“九五”45.11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五”增长速度高39.89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2005年全市GDP名义增长速度以接近或高于20%的速度增长,实际增长速度2004年达到14.5%,增速居关中六地市之首。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总量为12.22:51.90:35.88,与“九五”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6年云南省经济发展基本数据为基础,根据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等3个因素,对云南省人均GDP和经济总量增长有很大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云南省经济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学回归分析模型,根据广西2005-2017年能源消费数据,并对影响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人口、产业结构等进行分析,预测2018-2022年广西能源需求,为政府发展经济与能源需求方面,特别是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决策上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7.3个百分点,而助推经济增长关键因子的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平均增长4.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中,能源消耗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极高,第二产业在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平均达42.6%,平均能耗72.4%,远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
柴中华 《水利经济》2011,29(2):29-31
以南京市1998-2008年间水务投入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水务投入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以及水务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水务投入的投资乘数为1.6667,即每投入1单位的水务投资,即可增长1.6667单位的国民经济;1998-2008年南京市水务投入对GDP的平均贡献率及带动的GDP分别为1.962 6%和29.1575亿元,而水务投入的年平均投资额为17.491亿元。最后提出提高水务投入效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馒头能做大,面条能做长,一个馒头其实是一篇大文章。"据专家测算,全国以食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农民可增收190元。3月23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同主办,河南省粮食局承办的中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09,(11):44-44
受全球金融危机及天气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农药行业整体处于产值增加、外需疲软、收入下降的局面。行业业绩有所下滑。上半年行业产值为687.1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7.87亿美元,同比下降34.72%。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10,(8):36-37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相似文献   

1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整体提速、实力增强。2005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224.5亿元,占全市GDP的54%,比2002年增加96.41亿元,增长75.2%,高出全市GDP10个百分点;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5亿元,占全市的46.5%,比2002年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1元,比2002年净增加545元,县域经济已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层信息     
《江苏农村经济》2009,(11):30-3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七大趋势 据悉,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之一。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  相似文献   

17.
博白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多行业全面启动,发展速度加快,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呈较好态势。据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结果,1992年博白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813.4万元,从业人员52884人,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2467万元和24154人,分别增长11.9倍和2.7倍,平均年递增率20.04%和9.37%。199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3028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9.86  相似文献   

18.
孙建 《南方农村》2006,(2):54-56
一、2005广东农村经济运行的特点 1.农业占GDP的比重在下降 2005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达到217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5.0%,第三产业增长10.8%。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9.2:46.5:44.3、2004年的7.8:55.4:36.8变化为2005年的6,3:49.5:44.1。  相似文献   

19.
奉贤区立足区情实际,坚持二、三、一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比重。据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区GDP比重的3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4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3.1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实现三产税收8.5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8.7%,其中三产地方税收占到了全区地方税收的51%。第三产业的税收已成为奉贤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