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佳骏 《魅力中国》2014,(5):309-309
传媒是构建公共话语领域的最好的平台,以传媒为代表的公共空间是现代社会公共话语空间的主要形式,本文从传媒公共话语空间的意义与特征出发,探讨传媒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与拓展,以满足我国民主化进程及普通民众参与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维护自身利益对媒介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一个共同始终的过程,1978年前30年也有改革开放;1978年后改革开放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统治的话语,成为支配人们行为活动的指针;新时期改革开放将作为长期国策,比较复杂的或启动较晚的领域,需要把改革坚持下去,争取最后胜利。今后,要加强国家宏观计划对市场经济的导向调控;强化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端正分配问题改革方向,抓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研究;认真考虑农村下一个阶段的“第二个飞跃”.着重解决双重经营责任制“统”的一面.发展新的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形成和不断变化,同时新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在生成新的社会认同,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成为了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认同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构建的基本内涵可以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的建构路径应该注重一定历史时代下的社会环境因素、把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集体记忆要经过反复选择和实践等方面。在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提供了价值目标追求和人文关怀指向、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提供了行为动力和举措缘由、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认同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逐步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体.探究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电视传媒这一传播媒介的关系,是当下新时代发展情况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时逢2013年1月《中国民商》创刊之际,本刊记者专程看望和拜访了《中国民商》荣誉顾问、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始终心系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始终关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家的成长. 两年多以前,民商传媒成立不久,民商传媒的同志曾去探望于老,并向于老汇报,民商传媒旨在建设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家园,致力于构建具有公信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话语平台和民间智库,努力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积极营造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和社会影响力,希望于老能够担任民商传媒顾问.于老听后格外高兴,欣然提笔写下"同意"二字.  相似文献   

6.
张祖群  王波 《改革》2012,(7):112-121
从企业、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伦理等概念入手,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不同企业目标进行判别,构建中西不同语境下的企业目标与企业环境伦理分析逻辑。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直接关系到到底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导向,从而形成经济利益至上还是顾客-环境至上的两种不同的企业环境伦理分析体系。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可能成为未来中西不同语境下企业目标的最大趋同。我国企业要想在改革转型时期做到经济责任与环境伦理导向双赢,就必须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同时实现企业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实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客观造就了不可逆转的改革的态势。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英明决策,使我国经济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经营管理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国民经济从停滞走向持续稳定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以利益导向为特点的商品交换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诸如:一些单位和个人以“有钱光荣、无钱狗熊”为道德标准,见利忘义,偷税漏税、以次充好、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的调整,我国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各利益群体之间产生了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不断提高处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我党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国的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国家形象还有待完善。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已成为权威性的信息源。利用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而当前国际传媒西强我弱的现实严重制约着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应转变传播理念,改革传播体制、方法等,借助传媒构建与国家本体相互支撑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过去30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耕地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今后3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亮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林权改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科学决策》2008,(4):43-45
是谁要把我国计划经济定义为“历史最坏时期”? 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28年计划经济,长期存在着一种妖魔化倾向。在许多文件和讲话,报刊传媒,教科书,学术著作中,丑化和否定计划经济的言论不计其数。经济学家说计划经济没有效率,预算软约束,平均主义大锅饭,人民极其贫穷,依靠票证生活;还说计划经济违背比较利益搞赶超战略完全失败;也有说国有企业是产权虚置,应分给私人,或者干脆就分给有权力的人;政治学家则说计划经济下没有人权,以权力消灭社会和个人自由,不让农民出村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传媒、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传媒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分析了当前传媒导向缺乏有针对性知识与技能的传播,缺乏亲商价值观引导。最后提出用传媒塑造适合经济发展的文化,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并确立传媒指导思想,整合创造传媒资源。  相似文献   

13.
日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主要借鉴美国和德国审计模式的创新思路,从国外审计模式与目标的历史演进、审计环境对审计模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闫娇 《魅力中国》2011,(21):133-133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传媒产业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调整产业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现阶段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传媒产业现有诟病,根据其提出解决策略,为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宋敏 《特区经济》2006,(2):112-114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采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以来。社会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较之改革开放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益分化日益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利益失衡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利益格局的比较并在充分分析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内容、表现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实现利益和谐的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崔子龙 《特区经济》2008,228(1):265-266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但创造了我国经济超速发展的奇迹,但市场经济和公司制社会,却也带来了能源的巨大消耗、环境破坏、区域的不平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的加剧,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体系,也面临着重重危机。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为单个个体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单一的自身经济利润最大化,而是围绕着企业周围的一大群的利益相关群体,包括政府、雇员、社区、所有者、供应商以及环境等。企业已经成为一个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组织,成为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元素。由此企业如何兼顾企业的利润与企业伦理?有赖于基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外部生态环境等纬度建立并完善企业公民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诚信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最具焦点性的话语之一,成为我们社会当下最为稀缺性的道德资源。今年3·15的主题是"诚信·维权"。可是,年年有维权年年有侵权,维权行动收效甚微。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和传媒各司其职,增强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商业者的"换位思维"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兴产业:展会管理产业为切入点,得出促进上海展会管理产业兴起的四个因素:适龄、技术进步、收入增加、时间紧张,并认为上海展会管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注重结合环境导向和技术导向。世博会作为展会管理产业的内容之一,将会对上海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文章以Joe Goldb latt(2000)的系统影响因素,分析了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系统的影响:既包括旅游产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包括无形经济收益与成本、绿色资产、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