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文章从高质量发展的新视角,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平均算子定量计算出河南省2007~2017年间各年份的区域物流能力值。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能力整体呈上升发展态势,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在低碳经济大的趋势下成为了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碳排放大户,推动和强化低碳物流系统的建设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关于河南省低碳物流能力水平还没有定量化,本文在建立低碳物流能力指标体系后,收集量化指标,分析河南省的低碳物流能力,然后再对能力做一个评价,提出对河南提升低碳物流能力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田晓佳 《物流技术》2014,(1):264-266
为了科学评价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应用SPSS19.0软件,以河南省18个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因子分析基础上的聚类分析,获得了河南省18个市的物流能力得分排名,提出了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区的规划。最后,对如何发展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于综合评价京津冀区域发展中航空物流能力,设计出适合京津冀地区航空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由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综合权重确定,并采用近年京津冀以及周边部分航空物流数据,对其物流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排名与目前区域航空物流能力相符合,但同时也表现出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提出了区域物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物流子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加以分析。根据此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分析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并以此为依据对区域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或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区域物流能力评价的有效性,基于CRITIC-熵权法和改进的加权广义马氏距离TOPSIS法,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模型利用距离计算改进的TOPSIS,克服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以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TOPSIS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并基于评价结果对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物流竞争力以沿海地区为首,向内逐渐减弱:沿海地区、华北和华东地区物流竞争力较强,西北和西南地区整体竞争力较弱;区域物流业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区域物流需求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当前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考验着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在界定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物流供给、区域物流信息化和区域物流需求4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来代表区域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能力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各城市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分析了各城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饶淑雯 《物流科技》2022,(18):45-49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下,为科学评价福建省区域的物流能力,促进和提高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构建了以“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绿色物流水平”为准则层的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物流能力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物流能力逐年提升。其中,物流信息化、物流创新驱动能力、经济基础是影响物流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分析,探讨物流能力针对性提升的建议,对于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域物流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合理评价区域物流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物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物流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权重系数,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以确定区域物流的服务水平,并对哈大齐工业走廊进行算例应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配送系统中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应用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以转运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讨论了如何动态地集中控制各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给出了按BENGERS方法设计的求解算法。模型中约束方程数量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苏果超市为背景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孔庆岩  张莹 《价值工程》2012,31(35):223-224
经济学中弹性问题一直是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总结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内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理解及运用弹性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4):277-278
对110kV红某变电站#2主变A相高压套管介质损耗角tanδ值增长速度异常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套管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对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可供类似情况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强氯精生产过程中若控制不当,会使物料结晶颗粒过小,造成氯化锅出料结晶差,出黏料,产生废料,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全面分析了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打造“人本型、民主沟通型、激励型、服务型、学习型”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好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伟玲  李海平 《价值工程》2012,31(7):136-137
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文章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宝同  王琳  郭峰 《价值工程》2012,31(1):275-276
本文建立了场站保障装备管理指标体系,重点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若干特点,并从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人才在园中流动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金龙  陈思作  王颖 《基建优化》2005,26(6):114-116
针对修订钢结构规范(GB50017—2003)在2001系列规范条件下的可靠度指标偏低,尤其在遇风组合的情况下。远低于规范规定的可靠度指标的情况,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即针对不同的荷载组合采用不同的抗力分项系数。通过大量的计算,给出了修订规范下各结构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取值,以供规范修订和工程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