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在0.25、0.5和0.75这三个分位数上对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但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在产业结构较高的地区体现的最为显著,其次是产业结构较低的地区.而对于产业结构适中的地区,物流产业结构的发展将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3年设立的7个碳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碳交易机制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法对碳交易机制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作出探索性回答。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对所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倒逼”效应,效应大小因试点地区特征不同呈现差异性,其中,湖北省碳交易试点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最大,重庆市最小。本文还发现,碳交易机制对促进技术创新、增加FDI流入具有积极作用,对国际贸易、投资需求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技术创新、FDI均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需求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了阻碍作用,这可能与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运行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环境,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合理利用外资,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王红阳  杜丹 《物流技术》2012,(23):271-273,322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在0.25、0.5和0.75这三个分位数上对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但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在产业结构较高的地区体现的最为显著,其次是产业结构较低的地区。而对于产业结构适中的地区,物流产业结构的发展将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4.
罗永华 《价值工程》2010,29(10):13-15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物流需求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物流需求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茂名市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物流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完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加大物流发展应用技术的推广、完善物流相关政策和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忠艳 《物流技术》2023,(9):33-38+109
以物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除了西藏、港澳台的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物流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途径促进碳中和效果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东中西部碳中和效果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物流产业集聚对西部碳中和效果发挥显著的促进效应;最后纳入交互项进行调节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影响系数的显著性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厘清物流产业集聚对碳中和效果的作用测度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碳中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提高一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该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把注意力从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转到优化产业结构上面来.而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对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小也取决于一国产业的内部结构.改革开放以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研究FDI同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问题对于中国进一步吸收FDI,引导外资合理投向相应的产业进而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及区域表现差异,并构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IFDI和OFDI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IFDI和OFDI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且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IFDI和OFDI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战略实践过程中,各地政府应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区域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加强IFDI、O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沪昆铁路沿线区域及城市经济发展为分析对象,实证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沪昆线的基础设施投资既产生了提高沿线区域及城市的运输能力、扩大沿线贸易量、调整沿线产业结构、促进沿线经济增长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也产生了加剧沿线地区及城市要素的非均衡流动、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空间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将灰色关联理论应用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分析中,定量分析影响投资效应的因素,从而掌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情况,促进投资收到更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通过资本缺口弥补效应、产业环境优化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市场示范效应、技术外溢效应等作用机制,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深刻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明显推进了东部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效果有限。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继续下大力气引进国际直接投资,注重质、量兼顾,并注重加强对外资分布的区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很多商业企业都在兴建物流中心,并将物流能力视做竞争的核心能力。与制造业物流相比,商业零售业物流有其独特性,受商品种类多、门店多.订单多、配送频次高、季节性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零售业物流的难度似乎更大。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通过改善物流体系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对商业零售业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其物流中心内部的运作管理。而单元化管理是物流中心内部运作管理的基础,作为单元的物流容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现代化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分析服务和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作用,研究提高物流信息系统性能的途径,提出了物流技术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浅析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正向物流与环保物流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凡婷  孙蛟 《物流技术》2003,(10):24-26
近些年,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IBM、3M、西尔斯、强生、雅诗兰黛等,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始着手在逆向物流管理领域降低由退货造成的资源损失。对逆向物流的关注,不但为它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它们还获得了成本下降、客户满意度提高、环保等多方面的间接效益。1999年,美国逆向物流委员会的专项调查表明,当年美国各企业逆向物流的成本超过了3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王建林  罗俊 《物流科技》2011,34(3):52-5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兰州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兰州物流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从全国、西北地区、甘肃省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四个层次对兰州市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定位,旨在为兰州物流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卢森堡是欧盟中最小的国家,人口60万,卢森堡在历史上曾是欧州钢铁业发展的典范,人均钢铁产量高居世界榜首.目前它又在新兴的物流业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地方物流资源在军事战役级装备物流中的运用,通过将战区内的地方物流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筛选并录入社会化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战时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合理调度、分配,并对运输和配送路线的优化,以满足装备由战区仓库向前方野战仓库进行装备物流作业的保障需要。  相似文献   

17.
将物流园区与物流金融创新性的结合在一起,在分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探究了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并在文章最后为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为物流园区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增值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物流园区与物流金融创新性的结合在一起,在分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探究了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并在文章最后为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为物流园区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增值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包装作为物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样举足轻重。文章从对物流过程的分析引出零部件包装设定规划,然后进一步阐述包装设定要求,并简要说明包装标签的形式,进而讲明包装设定流程以及简述包装收发存管理和几个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奕凌 《物流科技》2013,(11):88-89,100
在物流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因员工与设备之间联系的变动,导致了物流管理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是否能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则成为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对于问题的思考需要关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即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需要围绕着增强员工的岗位素养、强化购置的成本约束、健全操作的组织形态,以及完善企业的绩效管理来进行“影响”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