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岚 《物流科技》2009,32(12):100-101
港口独特的资源禀赋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不可或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彰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共生理论运用于港口物流集群的研究,并给出相关定义。从共生视角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探讨,为深入分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合理构建和规划港口物流共生系统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1.临港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 1.1临港经济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选型经济模式。港口经济依托港口作为海陆节点一的特殊地位,以大进大出的集疏运为保证,具有产业关联性高、产业规模大、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首先概述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成果,接着重点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模式,指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历程,从核心物流企业形成到物流产业供应链形成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演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分别所起的作用大小和程度是不同的,最后从港口地理区位、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物流需求规模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影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模式的因素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港口产业集群是指受港口区位优势及政策吸引而积聚于港口周边或通过便捷交通与港口服务活动相关密切的内河区域,从事包含货物装卸、运输、仓储、工业制造和贸易等各项活动的港口物流企业、工业制造企业、各种服务咨询性企业以及相关的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临港工业集群、以  相似文献   

5.
结合共生理论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共生本质探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结合共生机制探究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结合共生界面、系统稳定与均衡、共生能量等知识,详细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有关特性,以期为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共生理论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共生本质探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结合共生机制探究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结合共生界面、系统稳定与均衡、共生能量等知识,详细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有关特性,以期为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与有特大城市支撑的腹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地区海岸线长5000多公里,与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构成"C"型结构,辐射到山西、内蒙古和河南等更远的地方,连通了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中等区域。津京两个大城市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腹地依托渤海的港口群,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京津冀一体化以及京津冀城市群构建的进程得以加快。聚集经济效应使得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但是该区域还存在着港口功能趋同、资源整合程度不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低等问题。这就需要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深入思考资源深度整合的高效运营机制,强化港口间合作,突出优势和重点进行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和区际间通过协同发展强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加快产业集群的步伐.但是,对产业集群浅读、误读、错读的现象影响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9.
毕雯雯  高媛 《价值工程》2012,31(14):158-159
本文首先对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及其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作为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并对陕北区域采用产业集群模式的现实可行性和现实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从特色产业集群、以价值链展开的产业集群、区域制度资源环境三个层面对如何在陕北区域实施产业集群模式作出了基于自己学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等等。辽宁省结合自身优势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提升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商业储运总公司是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有着近六十年的综合性物流业务发展史。公司长期以来以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分理、拣选、包装、物流加工、代购、代销等物流服务业务为主。在西安占地330亩,具备650米铁路专用线,8万平方米仓库以及相应机械作业能力,拥有一个4620平方米的三星级经济型酒店和5000平方米的合资汽车维修公司。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心渔港在渔业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渔港在渔业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效应。本文分析了传统渔港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渔港建设的思考,提出中心渔港建设的对策建议;探讨中心渔港在渔业经济产业集群的效应,从构建中心渔港的产业集群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形成规模,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期望本文的研讨,对加快中心渔港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中涌现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泉州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也成为了全国产业集群效应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当前泉州市物流业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集群经济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快解决物流业现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加快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梳理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以安徽省汽车产业集聚为例,对安徽省产业集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对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安徽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设想的提出,为湛江、茂名、阳江发展港口经济带来新的模式,也为阳江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粤西的2 200多公里海岸线上,港口泊位多达150多个,湛茂阳三大港口都希望通过合作,为三大港口的经济振兴带来一轮全新的飞越。然而,如何有效合作?在准备合作的道路上,阳江港应如何调整产业定位,实现阳江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湛茂阳的港口经济合作走向多赢是一个值到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比较优势理论,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寻找近3年阳江港产业的比较优势,尝试构思合适阳江港本土的优势产业定位,从而促进阳江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迎接湛茂阳经济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萍  刘丽明 《价值工程》2004,23(5):17-19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一方面从要素、需求、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方面来推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凭借集群的组织结构、竞争、合作以及文化优势,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利用新技术来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港口是水上运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前沿阵地。正因如此,若想真正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港口分布的规划和建设便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文中从客观的现实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相关理论成果,对于我国重要的港口地区,尤其是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等区域的港口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等现代理论对目前我国港口空间格局的成因进行分析,最终对我国港口空间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港口建设的发展,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动力,并且为学界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湖南湘西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发展;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是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