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债务重组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债权企业的资产减少和债务企业负债减少两个方面.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依据的理论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有关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客观公正地站在不同会计主体的角度,严格遵循有关原则规定,真实正确地监督反映债务重组所引起的会计事项及其差异变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做了一系列修订。修订后的债权重组准则在定义、范围、债权债务人会计处理方法上都与原准则有很多不同之处,对于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差额,新准则不再允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是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从而避免了非经营性收益对企业利润的歪曲。但是新准则仍存在局限,某些业务的账务处理仍有不妥之处,准则对利用债务重组间接增加利润的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约束。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李艺纹  王丽芬 《新智慧》2004,(12A):22-23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简称《准则》)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企业债务重组中所得税的处理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权益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使财务会计报告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依法正确核算应纳所得税,企业应当进行纳税调整。本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光 《新智慧》2005,(9):35-37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其方式主要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对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而税务处理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于二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分别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作出了规范.文章在对处理规范差异进行分项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债务重组中所涉及的所得税会计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存货偿债是债务重组的一种常见形式。本分别债权人是否单独支付增值税两种情况,说明了债权债务双方的会计处理,并就不同情况下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以及与债务重组有关的内部抵销业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1999年发布了《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会计处理规定》),该规定规范了企业在债权方未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会计核算,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重要补充。但笔者认为该规定还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商榷。一、关于基本概念《会计处理规定》指出:“在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作出了让步,则按《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否则,按本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在《会计处理规定》的主要部分中,只字未提“债务重组”,这样,《会计处理规定》在概念上即认为债权人未作出让步时,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活动是不属于债务重组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指南规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可按债权人是否作出了让步,再分为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和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是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处理规定》应该是债务重组准则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应该独立于该准则之外。二、关于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会计处理规定》中列举的用于抵债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有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该规定要求,这类资产的入账价...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简称“债务重组准则”)确认了四种债务重组方式,其中对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规定为:若不附或有条件,债务人应将重组的账面余额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若附或有条件,且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按债务重组准则的要求,重组日账面应付金额只包括企业承担的新债务本金,以及企业承担的或有应付利息等,对于企业应承担的确定性利息等支出却待实际发生时进行账务处理,而不在重组日反映。  相似文献   

9.
本文具体分析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由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缝理存在较多的差异,并且涉及的金额较高,因此无论是纳税人还是税务机关都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中,债务人以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清偿债务,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各自的依据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企业在所得税计算和申报时,要进行纳税调整。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调整的内容和数量-以便企业更好地执行国家的会计、税收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1.
苏强 《新智慧》2007,(9):33-34
一、债务重组的财税处理差异 1.以现金、非现金资产以及将债务转为资本方式清偿债务。依据财税处理相关规定,以上几种清偿债务方式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基本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新会计准则中的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3]6号)(以下简称《办法》)中的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重组债权的计税成本的金额是相同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不一致。比如,债权人对重组债权计提了坏账准备,这时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计税成本就不相同,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2.
徐植慧 《新智慧》2004,(2B):37-38
自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汁准则——债务重组》于2001年实施后,很多会计工作在实际运用中对有关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总是不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地去解决问题。为此,笔概括和总结了这部分内容,并根据相关案例来阐述有关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债务重组主要有3种方式:(1)以资产清偿债务;(2)债务转为资本;(3)修改不包括上述(1)和(2)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减少债务利息等。以上3种方式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采用,下面,笔者结合实例来探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 在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可能将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或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转移给债权人,以偿还债务。一般地说,转移的资产绝大多数是非现金资产,而所转移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可能不一致,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又小于所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由于这两个差额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行债务重组准则关于混合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客观辨析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利弊,提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其方式主要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对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而税务处理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于二者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方式的纳税调整债务人方面,《准则》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必确认为当期收益而计算所得税。而《办法》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偿还债务的,应当将其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规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对于债务人而言,由于会计与税法的规定不同,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例1:2005年...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在范围、方式和会计处理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修订后,债务重组的概念更科学、全面、帐务处理更有针对性,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债务重组准则的这些变化将对相关企业产生诸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时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萍 《新智慧》2004,(5A):43-4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如果重组债务的几项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应将重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不作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李根臣 《新智慧》2005,(9):71-72
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延期利息包含在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中.对收到的延期债务利息,债权方做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处理,债务方作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处理。  相似文献   

19.
贺云龙 《新智慧》2006,(9):68-68
一、新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 1.债权人会计处理问题。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权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计人当期损益,将其视为非正常经营情况下的会计事项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下单独设置“债务重组损失”二级明细科目加以核算。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债务重组是目前企业改革的一项措施。可通过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化为资本等会计处理方法对债务进行重组 ,保证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