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有关产权多元化是“改革关键”、“改革核心、“根本出路”、“无法回避”等讨论多不胜数。产权多元化作为国企改制的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但过分夸大其作用,回避和歪曲产权多元化的本质目的并不可取,国企一经产权多元化改制是否真的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因此,从现实进行考察国企改制的产权问题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近20年改革仍普遍缺乏活力与效率的局面不能仅从资金缺乏这种表象去探求原因,根源在于国企尚未真正进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角色,并由此产生了与宏观市场经济体制、中观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协调的 “改革滞后”和 “制度摩擦”。  相似文献   

3.
许多 《经济视角》2009,(1):43-44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果在丰富的中文词汇中选择一个使用最频繁的词.应该非“改革”莫属:国企要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改革,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事业单位要改革.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私企同样要改革。为了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个人也同样需要改革.因为要适应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3,(10)
发展是硬道理,国有企业应与时俱进,探索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寻求国企市场化经营的新思路。文章以温州市土产畜产品对外贸易公司的经营机制改革为例,对国有外贸公司的市场化探索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点、问题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参考》2014,(27):3-10,26
目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重要问题。2011年,温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项目,大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3年年初,温州市有关部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立"温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对温州的农村产权改革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改革中的经验和问题、找到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2013年5~10月,课题组相继4次赴温州进行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召开座谈会、深度访谈、农户问卷调查和村干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座谈和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温州市农业局、土地局、民政局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鹿城区、龙湾区、平阳县、瑞安、乐清等县(区、市)农业等部门的领导和负责同志以及村干部和农民。农户问卷调查的办法是在永嘉、瑞安和苍南这3个有代表性的县(市)中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行政村,在村中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选择25户作为调研对象,共获取有效问卷304份。村干部问卷调查的办法是首先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在每个县(市)选择35个村。共获取有效问卷200份。本文立足于温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以上调查所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试图在对温州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资改革的核心,指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各地将混合所有制启动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并制定了较大规模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有的省市定下了5年内八成以上国企成为混合所有制的目标,还有的明确提出要把大型国企的国有股比降到50%以下或更低。  相似文献   

7.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迫使最高(政治)决策者为了搞活国企而引入和发展资本市场.为了保证国家对国企的控制、国企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国家采取了股权分置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它虽然促进了国企产权改革,但也拖累和扭曲了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发展对利益主体的分化,特别是政府对资本市场制度知识的增加,使股权分置已经不再满足各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的行为目标,整体上市的制度安排浮出水面.但是由于国企功能定位的错位,使得国企难以进行彻底改革,国家为了保护国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排斥非国企的竞争,从而阻碍了资本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黄再胜 《当代经济科学》2011,(6):103-108,126
转型期国企经营者选择的“政府化”,导致国企经理身份定位模糊。国企经理“亦官亦商”引发利益相关者针对国企经营者身份的多方博弈。国企经营者的身份博弈造成国企高管激励制度扭曲,加剧国企公司治理的“内部人控制”,最终削弱改制后国企的自生能力。结合国有企业经营性质差异,加快推进国企经营者选择机制的二元化改革,实行国企经营者的分类管理,是当下实现国企高管身份明晰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翀 《经贸实践》2016,(8):274-274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作为国企的水务企业改革必须要和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从供给侧改革方面探索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属四中主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进行国企改革,作为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并且提出了“有进有通,有所力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增创国企发展新优势,进而达到盘活国有资产、提高生产效益这个目的,是我们进行国企改革的关键,也是一个根本的宗旨。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这个目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建立新机制、创建新环境,增创国企发展新优势。龙岗区国企改革的实践也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区国有企业经过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大大提高了经济…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7,(10):98-112
政府补贴、自然垄断定价权和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导致中国产生了以上游国企垄断、下游非国企竞争为特征的垂直生产结构,并引发了企业之间的资本错配。本文构建了含有垂直生产结构和利率管制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资本错配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在垂直生产结构之下,国企尤其是亏损国企不仅凭借垄断地位挤占了非国企在上游行业的投资空间,而且通过抬高中间品价格削弱了非国企在下游行业的投资动机,导致资本明显错配,而利率管制则强化了垂直生产结构的影响。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核心是消除行政进入壁垒),当经济体达到新的均衡时,国企和非国企资本错配的问题将会显著改善,总产出将增加24.2%,居民消费将增加66.9%。本文研究还表明,两类改革不应该先后进行,而应该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以来,以温州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跑路”潮引起了社会对于民间借贷的广泛关注。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民间借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危机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就这次金融改革的一些改革措施进行了思考尤其是兴办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能否在此次金改中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3.
昝淑珍 《生产力研究》2002,2(3):227-22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目标。然而 ,在国企改制中却出现了诸如国企变私企、恶行成“正果” ,公司变“提款机”等怪现象。作者由此指出政府部门和执法、司法机关严重不依法办事是影响甚至是阻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 ,提出了必须把国企公司制改革纳入公司法轨道 ,必须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 ,必须使权力关系法律化的对策 ,以建立名符其实的公司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企业作为真正市场主体,其基本条件或资格就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产权改革,为此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但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虚位问题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国有企业所有权虚位的危害性 1、国有企业所有权虚位造成企业经营者与市场经济相背离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它要求各企业要按照市场信息调节各自的经营活动。作为国企的厂长(经理),在经营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如果说运用股份制对国企进行改制使其取得了按照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进行市场竞争的“入场券”,并且让许多国企在脱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的话,解决国企改制后存在的管理问题,使其实施科学决策和有效的管理便成为深化和巩固改制成果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步骤。在国企改制后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此总是如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到国企改革的深化。为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把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到国企公司制改造的核心位置,而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在国企公司制改造中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开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强调,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要针对中国国情,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督导机制是解决目前国企改革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酝酿多年后,以国企与银行“双赢”为目的的“债转股”政策于1999年终于出台了。从“债转股”的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一政策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国有资本重组具有重要作用。但更应对影响“债转股”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当前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中发生的偏差及其思想认识的混乱,提出必须从根本上认识中国改革和正确看待国企改制中发生的问题,着重说明:宏观上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企业层面上微观基础的再造,是中国改革必须破解的两大疑难;实践好“两个毫不动摇”,才能无往不胜;在“创新”的旗号下,也存在一些理论误导和做法上的偏差;规范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是进,不是“退”。  相似文献   

18.
刘景田 《时代经贸》2009,(6):34-34,37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企改制中,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国企改制必须注重产权多元化,各方权力制衡,减员增效;资产处置和重组方案要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应坚持国有控股;充分关注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完善职代会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19.
贾卓强 《现代财经》2023,(2):94-113
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5年“限薪令”总体提升了国企实业投资水平,抑制了金融投资倾向,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从具体投资类型看,实业投资的扩大主要以创新投资带动,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主要来自短期金融投资减少;影响机制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通过激发高管长期动机,增强高管努力程度来影响国企投资偏好,而股权激励会对薪酬管制下的国企“脱虚向实”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对竞争型国企的投资偏好影响显著,而对垄断型国企没有影响;三次薪酬管制对比分析得出,2009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没有影响,2012年“八项规定”和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存在同方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本文的研究为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和国企“脱虚向实”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一包三改”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再造辉煌的关键。乡企的改制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而且也为乡镇企业营造新的发展优势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但是其“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增量扩股”“租售结合”等主要形式的实施,使得转制企业的资产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保险业,特别是财产保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就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