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其中GDP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也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更为糟糕的是:近两年来,房市与股市相互攀比、相互推进,房市泡沫与股市泡沫的双重资产泡沫带来的强烈财富效应,拉动着物价全面攀升,从而形成经济过热、资产泡沫、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非良性循环格局。关于中国经济走势讨论热点不断。  相似文献   

2.
2007年底以来,我国的房市和股市出现了剧烈振荡,我国资本市场膨胀所引起的副作用凸显。在社会和学界纷纷高度重视我国资产泡沫现象的背景下,文章从公有产权影响机制的角度,对我国资产泡沫形成以及其膨胀发展的根源进行分析,得出公有产权分别对我国房市和股市具有非对称的影响效果的结论;同时在分析中,通过对政府和经理人这两种特殊中介的探讨,为抑制资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10,(1):118-119
“金融制度的重新设计”高端论坛成功举办“金融制度的重新设计:聚焦资产泡沫与金融监管”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沟通平台,为中国未来金融业的监管问题提供新思路。论坛中,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阐述了本次金融危机最终的原因——投机性泡沫,并分析了房市、股市和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泡沫现状。  相似文献   

4.
薛涌 《上海国资》2010,(5):84-84
如果真要拿世界房价最昂贵的地方之一曼哈顿来衡量中国的房市,那么中国房市的泡沫实在太吓人了  相似文献   

5.
朱磊 《亚太经济》2007,(6):94-98,81
如何通过相关政策控制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破裂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台湾股票市场曾经出现举世罕见的资产价格泡沫,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文深入分析台湾股市发展史上三次资产价格泡沫的成因与影响,归纳台湾当局应对股市泡沫的政策及效果,总结台湾当局干预股市泡沫时应有的立场、强度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资讯     
《发展》2008,(1)
天下事房市调整不可避免在"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基本上还是稳定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还没有"出格"。他预计,2008年经济增速将低于2007年。同时,要坚决防止资产泡沫一个是房地产泡沫,一个是股市泡沫(中国证券报)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化高峰期,对商品住宅尚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在供求总量上不存在房地产泡沫,但由于供求结构差异导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性泡沫确实存在,因此不仅需要对中国房市的需求侧进行调控,更需要对中国房市的供给侧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革,以促使中国房市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游资与资产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游资的进入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游资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一方面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另一方面它又扭曲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国际游资与QFII资金的实质是一样的,中国当前的股市存在一定的泡沫。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二十几年中,中国经济一直是在跌跌撞撞中前进的,而且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对于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抱乐观态度。但是,也应该看到,除资产泡沫(特别是股市泡沫)可能破灭外,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其他风险。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艰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美国股市7月26日出现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挫了2.3个百分点,创下2月末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并导致7月27日亚洲地区股市遭受重挫。不过,经济学家及分析师们认为,房市泡沫破裂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超出近期市场的预期;而同美国经济脱钩的亚洲地区经济,预计在今、明两年将普遍呈强劲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证券资产泡沫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国内证券市场走出多年低迷,2006年全年上证综指上涨超过130%,带动居民储蓄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对此,有人惊呼资产“泡沫”的快速积累,有人欢呼中国股市的“黄金十年”,有人看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前车之鉴,有人提出要学会泡沫化生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当前的市场繁荣是代表了金融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还是另一场巨大泡沫的昙花一现,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为中国股市崩盘未雨绸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两年,中国股市大幅上扬制造了一个典型的资产泡沫。由于中国国内通胀不断加剧和全球经济放缓,中国股市将在不久的将来崩盘的几率最近有所加大。中国股市已开始调整,主要股指已从高位下跌15%。然而,目前中国股价水平接近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前日经指数(Nikkei)的水平,这一点令人感到担忧,中国股市将不得不进一步大幅下跌,才能达到合理的估值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物价增长明显反弹,开始引发社会上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担心。不过,我们认为,粮价快速增长难以持续及非食品类产品价格的低位稳定,使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但价格增长的主要问题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剧,推动资产价格大幅增长。宏观调控应重视对资产泡沫的监控和调节,要防止中国同时出现两个资产大泡沫,即出现股市的大泡沫和楼市的大泡沫。逐步小幅升息是一种好的政策选择。另外,当前是调整资源品价格、加快资源价格改革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4.
多方数据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所蒙受的损失有限。当全球股市受信用危机冲击而剧烈震荡下跌之时,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依然故我、高歌猛进。“风景这边独好”,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许多人的真诚愿望:“中国市场、中国特色、只涨不跌”。中国真的会例外?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真的没有严重泡沫成分?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真的会永远膨胀下去、不会破灭?从个人情感上,我们亦希望中国例外,但从理论逻辑上,们却不相信会有例外。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提到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其实用生态透支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经济,这种泡沫迟早要破灭,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发生。”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科博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环保总局原副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指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卢万青 《特区经济》2007,221(6):133-134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非常相似,本国货币持续地升值,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和房市,使股价房价大幅上涨。那么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呢?比较分析表明中日有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处于高速增长期而日本经济处于平稳增长期,中国宏观政策稳健而日本宏观政策失当,日元大幅升值而人民币小幅缓慢升值,因此,日本泡沫破灭之后的长达十年之久的萧条不太可能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融时报》9月17日]还是让我们对未来保持敬畏吧! 不要以为高利率就能压制住目前创下10年新高的CPI指数,也不要指望高利率就能刺破目前在历史高位的中国股市泡沫,更不要期望房价在高利率面前低头认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也许中国的股市、房价会在未来某个时段震荡调整,但是,一种可能的不幸是,中国目前的股市指数和房价还不是终点,中国的资产泡沫也远远没有结束。 很抱歉这些判断可能会触痛到中国公众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持币待购、天天期盼房价下跌的老百姓。但是,一些历史经验,或许更能让我们看清未来,如果历史还会重复的话。  相似文献   

19.
张锡涛  陈宝贵 《山东经济》2008,24(3):116-118
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应采取措施,予以挤压。还有一些人士则表示股市未来仍看好,即使有所谓的泡沫也是一种理性泡沫。由此引发国内股市泡沫之争。股市泡沫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泡沫成分是多大?本文在剩余收益比率估价模型(RIV)基础上建立定量测度模型,对股票市场上某股进行实例分析,从量的角度证明了泡沫的存在,并得出其股票泡沫成分的大小,同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叶檀 《上海国资》2010,(5):15-15
随着资产泡沫预期破灭,随着融资利率上升,宽松的流动性在逐步收紧的过程中,房价下挫,股市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