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晶 《金卡工程》2009,13(12):167-167
本文从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入手,针对实践中存在对《合同法》五十二条第(五)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之合同无效的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以求抛砖引玉,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首次使用公序良俗一词并认可该基本原则可以作为认定合同效力的标准之一。《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遵循这一立法思想并认为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基于金融商事领域的特殊性和公序良俗的法律属性,公序良俗影响金融商事领域合同效力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以民间借贷为例,目前公序良俗在金融商事领域的司法适用中存在未充分说理、不区分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混乱情形,建议在金融商事领域司法中认定合同效力时应当优先适用强制性规定,仅当穷尽具体规则时方可引入公序良俗且必须进行充分说理,避免法院的恣意擅断,保持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合同法》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行之有效的有关合同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及国际上一些广泛适用的民商法原则,与原有的合同法律、法规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立场出发,联系银行业实务对新《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解释,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中须注意的问题,第三人违约问题以及《合同法》对借款合同的特别规定,着重分析了新规定对银行的权利和义务的影响,以期有助于银行依法经营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许迪 《海南金融》2023,(9):74-85
我国是实行外汇管理制度的国家,为实现有效管理,我国有关法律曾规定,未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批的跨境担保合同无效。在早期实践中,司法裁判者多援引法律规避或公共秩序保留,通过排除本应予以适用的域外法,以适用中国法,进而实现前述规定欲使合同无效之目的。2010年,国际私法意义上的强制性规定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入法,并作为法律规避或公共秩序保留的有效制度替代,成为司法裁判者处理涉外担保纠纷时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内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并基于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对于跨境担保合同的审批要求不再被认定为影响合同生效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该项规定在涉外司法实践中亦不再被认定为国际私法意义上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罗子林 《中国外资》2010,(10):186-186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我国《建筑法》与《招标投标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实践中,违反建设法律而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经常发生。本文拟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及处理角度论述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在发展迅猛,银监会以行政规章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规制。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售全过程是通过信托合同实现的,但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信托法》的规定,仅以强制性规范的法律位阶和是否是效力性的规范来判定其法律效力,会造成金融监管被架空。有鉴于此,应对具体的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设计目的、价值等综合考虑,以公共利益为原则判断银信合作理财信托合同效力。金融监管的强制性规章是对银信合作理财信托合同的规制,是国家对于商事合同的一种必要理性干预,体现了现代合同法中的公法和私法的交融,另一层面上也是商事合同得以自治的最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第八十六条原则性规定了无效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部分明确了赔偿办法和标准。但总体上法律后果不够明确,导致理论上的质疑和仲裁审判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规章影响商事合同效力的路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司法对合同无效的认定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违反行政规章等公法规定的合同一般不会导致私法上效力的否定评价,也即行政监管的评价与司法审判的评价各司其职、互不影响。但最高法2018年的两例典型判决打破了司法裁判与行业监管相互独立的局面,两者对金融领域交易的评价标准出现交叉趋同,金融审判呈现监管化的趋势。违反金融监管规章的合同借助"公序良俗"条款被认定为无效可能成为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金融审判的通常做法,但学界对此多有质疑。在"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司法如何平衡公权管制与私权自治,兼顾政策协同与司法独立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工程结算引发诉讼,其间审计介入,审减工程款1888万元。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意见书,建议建设方“以审计结论为依据,要求法院重新审判”。后经多方努力,申诉成功。然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建设方称:采取贿赂的手段所签订的支付工程款“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依法确认无效;工程造价应依据审计结论作为定案依据。施工方针锋相对:贿赂与所签“协议”没有因果关系;建设方的诉讼请求已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合同为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合同约定,合法有效,应依法维持;审计意见书没有适用的前提,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结果是,法院再审,双方调解言和。至此,本案虽然画上了一个较圆满的句号,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类似的案件,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号:审计何时不尴尬?……相信本文一定会引发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负有事先将解除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的义务。但是,对一些未成立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需要通知工会?本文结合司法实践总结如下。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简称"经适房")购买未满5年的,不得上市交易,由此引发的纠纷诉讼到法院,法院通常是以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而对交易不予以保护,买方面对卖方的反悔只能束手无策。但不久前某市一位购买未满期限规定的经适房的女工却偏不认这个理,在一审法院被判败诉后,她上诉到市中级法院,坚持认为自己的购买,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求认定合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普遍采用的最新原则, 对于传统法律适用原则的不足之处起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然而, 各国适用该原则在具体确定最密切联系地时采用了不同方法。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也规定了这一原则, 但针对我国的司法实践,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适用应明确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合同法>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行之有效的有关合同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及国际上一些广泛适用的民商法原则,与原有的合同法律、法规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立场出发,联系银行业实务对新<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解释,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中须注意的问题,第三人违约问题以及<合同法>对借款合同的特别规定,着重分析了新规定对银行的权利和义务的影响,以期有助于银行依法经营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原《公司法》第22条规定公司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2023年修订的《公司法》未对该部分进行改动。但实证研究发现,司法实务中被法官援引作为决议无效基础的规范数目大、范围广,且远远超越了实证法对决议无效事由之“内容违法”的限定。决议无效规范基础扩大化成为令人瞩目并担忧的现象。司法实务中决议无效规范基础扩张的路径主要有四种,即基于法律行为规范、“权利保护”与“禁止滥用权利”规范、程序性规范和职权规范的扩张。决议无效规范基础扩大化现象既有其实务根源,也有其制度根源。我国决议瑕疵制度立法应引入“权力瑕疵”这一认识论框架,并明确“决议机关绝对越权作出决议”为决议无效之事由。  相似文献   

15.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我国<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实践中,违反建设法律而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经常发生.本文拟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及处理角度论述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违约责任即违反了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其中的违约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外资》2013,(24):174-175
《合同法》第121条规定的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中未对“第三人”的范围加以界定,致使对其理解有所争议;学界大多采限制说,司法界则基于合同相对性原则排除第三人的责任或以第三人原因抗辩,但也并非不做任何限制地加以适用。《合同法》第121条的适用,可以通过第三人原因构成不可抗力、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合同中、第三人侵害债务人人身或财产权(包括债权)等情形下予以排除。在因第三人引发的安全保障义务问题上,目前只能在现行责任竞合理论的背景下,由当事人自己选择是提起违约之诉还是侵权之诉,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由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合同法律制度中,对合同的有效、无效、撤销、解除以及终止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但并没有关于合同效力恢复的规定。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对保险合同效力恢复(以下简称"复效")作出了明文规定,本文拟对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厘清保险实务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景。而XX中支目前的做法是一年合同期满后,受聘者如果没有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就再续订一年,如此反复。显然,这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20.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 ,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合同法》的出台 ,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各种经济关系正常有序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认真贯彻《合同法》 ,有利于防止无效合同的发生 ,有利于维护金融债权。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一、在订立借款合同时 ,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一是借款合同为列名合同 ,即在《合同法》分则中规定的合同 ,因此在制作使用合同文本时 ,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借款合同示范文本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