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而且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本文选取我国1978~2011年相关数据,构建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规划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而且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本文选取我国1978~2011年相关数据,构建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本文针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顾霞 《中国外资》2012,(6):224-225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立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别验证货币供应、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供应的增多可以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但效果相差较大;前期消费、当期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消费理论研究是宏观经济增长研究的重点内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消费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延续从消费差异论到消费决定论,最后回归消费增长论的逻辑主线。借助1978~2007年的城乡居民消费及相关经济数据,依据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设,估计了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发现两者差异主要来自持久收入和自发性消费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城乡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和增长率决定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自身冲击和收入冲击的效应方面亦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众多因素中,收入增加成为关键因素。城乡收入不平等以及农村内部的不平等都使得刺激农村消费需求面临困境,而回归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的增量改革和存量调整都是解决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既为城乡居民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品质创造了更多机会,也对居民的投融资行为构成了差异化影响。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实际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VAR模型分析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在短期内,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增长会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导致金融机构发展效率的提升;长期来看,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不构成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债务水平持续增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及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对应,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多个指标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自2011年以来呈现趋势性下降。本文旨在研究居民债务水平增长对消费的影响,利用VAR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其影响机制,并得出通过结构性去杠杆、实施逆周期政策提升可支配收入、持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手段可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是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在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河北省普惠金融指数、河北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VEC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影响更大。基于此,应加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0.
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可以通过资产效应、财富效应以及代际转移效应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以CFPS2016的微观经验数据为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即使消除内生性问题,该研究结论仍成立。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城镇居民家庭的影响高于农村居民家庭,对东部地区居民家庭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居民家庭,对中、高收入家庭的影响高于低收入水平家庭。机制研究表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通过提高居民家庭保险意识,降低家庭不确定性支出,来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11.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是刺激农民消费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实证角度,选取浙江省2005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浙江农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普惠金融的贡献度和深化度对浙江省农村消费影响是正向且长期稳定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当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加强农村保险发展和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推广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源动力,是内需的支撑点。"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很严峻,我国要想保持经济长期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前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本文主要针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进行描述,之后分析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提出扩大消费需求几点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河南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河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消费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且增长缓慢,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农村消费环境差等。为此,应采取扩大收入增量,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煤炭作为我国的主导性能源,其产业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且与其相关的火力发电更是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全国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稳定在75%以上,故进一步分析煤炭行业与火电行业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收集整理我国煤炭行业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消费量,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量...  相似文献   

15.
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求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我国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1.我国先扣除后分配、高扣除低分配模式的形成。1949年解放时,中国经济面临的是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影响:可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局面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有利于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改善。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如何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组合预测表明,我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依然偏低,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学者已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进行了诸多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择方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结合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冲击较为明显,因而商业银行可通过改革创新应对其冲击;在长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稳定性影响不显著,说明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即中国银行业长期的稳定发展是促使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为监管部门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有潜力的巨大的市场.不过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况且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的收入也慢慢增长,对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农村是隐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那么,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