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机关倡导文明审计,这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机关自身发展的永恒主题,虚该说,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时时处处都必须高度关注的大事。然而,有人认为,这是审计机关在做秀,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尤其是审计人员,认识肯定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对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十六字方针,这是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文明审计也是首次提出的全新审计理念,是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追求的崇高目标。李金华审计长对文明审计做了诠释,文明审计就是审计要依法按程序;审计人员遇事要先讲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3.
徐兴军 《山东审计》2002,(10):12-13
近几年,我国审计界在研究审计理论时,经常涉及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人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也有人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两者分属不同的层次,正确区分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对于开展审计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审计目的的涵义及特点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开展审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除资源经营者提供的反映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有关信息的疑虑,从而增加人们作出决策的正确性。相对于审计实践活动而言,审…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应如何落实文明审计呢?我们认为.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每一个项目审计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P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他的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CA)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的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不同的定义,指导不同的审计实践,带来不同的审计结果,这种结果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审计结论、审计成本、审计效应等。与风险定义有不同争论是,多数组织都认同:审计风险都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高度相关,同其他风险控制措施相比,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占有主导的决定性地位。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委员会确定的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也进一步强调了审计人员个人因素在控制审计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误区之一 审计概念模糊化 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应负经济责任的检查,不是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所规定意义上的“审计”,是宽外延、大概念的审计;也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区别不大,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翻版;还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纪检、监察行为,不是审计行为,等等。概念不清必然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和工作上的不统一。无论是审计取证的程序、方法,还是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揭露,大家更多地是习惯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老套套、旧框框,缺乏对被审计者承担责任的界定;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的多,区分的少;审计结果报告格式各异,不规范、不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提出了“文明审计”这个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六个方面的阐述:审计要依法按程序;遇事要先讲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伤害别人感情;对审计情况要如实反映,实事求是地处理;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止文明。“文明审计”是新形势下对审计人员的更高要求,用李金华审计长的话就是要求审计人员“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机关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法律的尊严,也会影响到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审计质量是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当务之急的工作,应当抓紧抓好。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一、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一项工作是否做得好,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质量的好坏。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要求审计人员…  相似文献   

9.
刘啸 《财会通讯》2008,(2):73-74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风险”的涵义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针对会计报表发表错误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实践中倾向于第二种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不能形成和发布正确审计意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性测试方法,就是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的合理性、某种趋势或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常规的标准和一般的规律与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差距,从中发现重大的差异。这将有助于审计人员发现审计线索,为确定审计重点提供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分析性测试在审计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能增强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能力,以找准审计的切入点 现行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系统性分析,大部分审计事项都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去年末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要求审计机关要做到:“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依法、程序、质量、文明,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审计后所出具的一种审计文书。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项目乃至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目前在基层审计工作中,有的片面地认为审计人员的任务就是查账,审计报告"写"的如何不重要,因而忽视了审计人员"写"的能力的提高,致使审计报告不能充分涵盖审计内容、不能客观评价审计对象、不能综合反映审计成果,影响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文明审计问题的研究,在全国审计系统范围内已经形成气候,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堪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诚然如此,我们认为,对于文明审计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加深对文明审计意义的理解,明确文明审计实现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可以回答为什么要文明审计和怎样文明审计等文明审计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对如何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向。有人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定位于监事会;有人认为应定位于纪检委或监察部门;有人认为应定位于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笔认为,不管在何种状态下,对管理(总经理)负责应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贯彻温家宝总理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提出的“依法、程序、文明、质量”的指示精神,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针对审计人员队伍建设问题,李金华审计长首次提出了“文明审计”这个理念,并要求审计人员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这既是提高审计人员文明程度的要求,更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明审计是原审计长李金华在温家宝总理“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指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形势下对审计人员的更高要求。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应积极探索和践行文明审计,以推动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以来,广大审计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刚刚开展,还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使得有些审计人员认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实就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或者说本质上没有区别,因而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很认同,在审计中仍按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8.
审计方法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不能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子。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性的规律。结合个人的审计实践、观察和思考,从审计人员从事具体的审计实务的角度来看,基本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学审计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宽泛,每一个新的审计项目开始之时,审计人员面临的第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什么?一要学与所开展的审计项目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文明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温家宝总理关于“文明审计”的指示,是在新时期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文明审计,既是审计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又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塑造文明审计机关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汤晓燕 《浙江审计》2004,(11):22-23
长期以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都是重在揭露问题,审计思路还停留在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对效益审计缺乏科学的定位。如一些审计人员感到效益审计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也有的审计人员认为仅仅分析一些数据,十分简单。而被审计的一些人员认为,效益问题不是违法问题,审计机关无须介入。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效益问题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