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志龙 《数据》2004,(4):18-19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3年全国GDP总量及增长率.经核算,2003年全国GDP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这一速度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接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9.4%的平均水平.去年GDP增长率之所以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其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多,即资金大投入带来了经济高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以陕西省为例,研究基层财政困难的表现、成因和解决的对策. 一、基层财政困难的表现 1994年至2001年,陕西省财政收入由83.31亿元增加到225.98亿元,年均增长15.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42.59亿元增加到135.81亿元,年均增长18.02%.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税收是源与流的关系。从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来看,它既可以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税收收入年均递增1000亿元,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经济与税收“双增长”的背后,二者相关性怎样?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如何促进税收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我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1.税收收入弹性分析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趋缓,而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现象,税收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长期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宏观税负率的目标区间应该在20%-30…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和失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8年到2002年5年里,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8.3%,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为4.2%.  相似文献   

5.
从房地产投资到钢铁工业投资的调整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晖 《数据》2004,(6):6-6
2001年以来,我国钢产量形成了连续高增长格局,并且增长率一年比一年提高.2001-2003年的钢产量年增长率分别为15.8%、20.67%和22.38%.2004年1-2月,钢产量同比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27.95%.在钢材价格节节攀升的拉动下,钢铁工业投资也形成了高速增长格局,据统计,200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9%,2003年投资1332亿元,再增长89.2%,2004年1-2月,钢铁工业投资继续加速,同比增长率达到 172.6%.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改善。1978年,我国名义GDP为3645.2亿元,2007年为246619亿元,增幅达67.6倍,剔除物价因素,大致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为9.8%;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7年的18934元。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先驱腹背受敌 在中国大陆,浙江陆域面积仅多于海南和宁夏,位列倒数第三,且"七山二水一分田".但就在这"弹丸之地"上,浙江近二十余年间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从33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200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GDP5110亿元,到年底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付宁 《新疆财会》2006,(2):25-29
1994年以来.随着新疆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和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疆GDP和财政收入的总旦和增长速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03年全区GDP达到1878亿元,较1994年增加2.8倍。年均增长8%;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157.71亿元,比1994年增加5.5倍,年均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同期伞国平均水平。与新疆GDP相比。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但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偏低,而且在近几年会国财政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较多的同时,新疆财政收入增速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同落。本文拟就此问题结合新疆实际做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卡开应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便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实现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至2006年,在一个跨度达到28年的期间,辽宁省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3%,略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9亿元,比1994年增长20.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581万元,比1994年增长29.5%。粮食总产46650吨,比1994年增长3.5%;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25亿元,比1994年增长75.2%;乡镇企业总产值4.35亿元,比1994年增长72.3%;工业总产值9681万元,比1994年增长9.3%,其中企业总产值2360万元,比1994年增长93.4%;乡及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5亿元,比1994年增长71.8%;全县地方财政收入633万元,比1994年增长74.4%;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狠抓农村经济改革。1995年,全县组织各涉农部门进行优质服务,共投资172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一、弋阳县域经济及地方税收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弋阳县域经济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由26.9亿元增加到35.4亿元,年均增长15.8%;财政总收入由2.76亿元增加到3.66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河北省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财政支出额增长很快,由1978年32.44亿元增长到2004年78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75%.  相似文献   

13.
【国税系统圆满完成工商税收任务】 1995年,国税系统组织工商税收79.02亿元,比1994年增长27.6%,增加17.09亿元。分级次来看,中央级完成58.49亿元,增长25.9%,增加12.03亿元;地方级完成20.53亿元,增长32.7%,增加5.06亿元。分税种看,增值税、消费税“两税”共完成75.90亿元,增长26.4%,增加15.84亿元。另外,乡镇企业税收和个体税收两项单项考核指标,分别完成13.85亿元和5.39亿元,比1994年分别增长70%和38.9%,增收5.72亿元和1.51亿元,占到全部税收增收额的38%,增收份额居各经济类型之首。完成以上收入任务的原因:一是狠抓了收入任务的落实,层层…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852.3亿美元,年均增长30.1%,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0.3%增加到2004年的7.4%.贸易顺差更是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2004年浙江实现贸易顺差310.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320亿美元)的97.2%,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总量逐年减少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离退休人员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养老金水平的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量逐年增大,由1999年的69.5亿元增至2003年的100.65亿元,5年间增长了31.1亿元,增幅44.8%.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当年缺口由1999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9.89亿元,增长15.59亿元,增幅达到362.6%.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我国实行了全面性的税收划分改革,由分成制改为了分税制,在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初步明确和规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税收划分.本文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税收划分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我国税收划分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作用日益显现。服务业的增加值由1978年的86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7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由89元增加到2915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大就业岗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产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78年,中国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有4890万人,到2003年底已增加到21809万人,净增16919万人,几乎是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两倍,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指标预测结果1998年和199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结果如下:1.经济总量指标(1990年不变价)1998年 GDP(亿元)583.8 增长率(%)巧.7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46 增长率(%)8.6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292 增长率(%)14.91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45.8 增长率(%)1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相似文献   

19.
<正>一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走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3.06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29421.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4.7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三次产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走势,2014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1.7∶51.1∶37.2,较"十一五"  相似文献   

20.
王许松 《数据》2009,(8):15-16
数据最能说明北京金融业的快速发展:2003年至2008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由635.6亿元增长到1493.6亿元,年均增长12.9%。2008年金融业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3.6%,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实现税收均居全国首位。金融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