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乐光农场森林覆盖率达 81.3%,拥有草场 4万多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以往山中草场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最早养羊群的是该场十七队贫困职工方秘宏。开始养羊时,他靠农场扶贫货款买小羊。在畜牧师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一套养羊实用技术,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两年后,他由靠救济的贫困户一跃成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富裕户。   在他的带动下,许多职工想发“羊”财。该场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工会牵头成立了养羊服务小组,协调指导全场养羊、对全场所有的养羊户实行扶持制度,“包养羊户建栏用地、用林、用水…  相似文献   

2.
沟壑纵横的麟游县是宝鸡市的国定贫困县.桑树塬乡桑树塬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的旱塬上,全村有220户828人,坡地2851亩.由于布尔山羊的发展,2001年养羊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还多,户均5000多元.说到桑树塬人如今能够"念羊经、发羊财",县乡干部和村民都夸闫怀杰和养羊协会就像"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小广播     
小广播周仲四发展规模养羊带动全村武宁县船滩镇辽田村九组周仲四,发展规模养羊3年,净收入超万元。他致富不忘众乡亲,积极带动乡亲们立足本村滩阔山多草茂的优势,大力发展家庭养羊业,走入了全乡养羊致富的前列。周仲四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羊经验,他养的养...  相似文献   

4.
玉山县横街乡坞口村1988年以前,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林’,村集体欠款达3万多元,连五保户、军烈属补助款也无力支付。全村人平纯收入仅260元。1989年,该村充分利用当地可开发山场资源多的优势,先后创办了蚕桑场、果园、茶园等绿色企业,当年集体企业收入达2万多元,全村人平纯收入也由260元增加到350元,并归还集体旧欠款1.7万元,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明显转机。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烤烟,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的狄方云就喜笑颜开:“去年种烤烟我收入2.321多元,今年准备再扩大面积……”在树坪村,像狄方云这样因种植烤烟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农户还有不少。党建基地如今已经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金窝窝”。  相似文献   

6.
万仲德 《老区建设》2013,(19):47-47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繁荣羊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经过近五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种羊繁殖、棚舍搭建、饲料供应、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五统一”的做法,完善了专业合作社运营机制,促进了当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合作社109户养羊户年存栏山羊3万多头,出栏2.8万头,年加工销售收入1亿多元,带动当地300多家农民户均增收3000多元。  相似文献   

7.
时尚就在身边,如果你有一双慧眼能抢先发现它,那么下一个发”时尚财”的人就是你了  相似文献   

8.
5月8日,天刚蒙蒙亮,湖南省平江县大坪乡集镇街头早已羊头攒动,叫声哗哗,一个个手牵棕绳,赶着大群黑山羊的农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今年以来,大坪乡干部组成的3个销售小组活跃在村寨山林,为养羊产联系外地客商,帮助“羊贩子”跑东村走西村收购黑山羊,搞活了一方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山羊红娘”。近几年,大坪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把发展黑山羊作为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组建了乡智颐养殖公司,兴建了黄洞、扩大等8个黑山羊发展基地,年养黑山羊30头以上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东方市三家乡岭村去冬今春种植 1800多亩冬季瓜菜,其中仅尖椒 1200亩收入就达 250多万元,人均增加收入 400多元。   岭村跨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最为关键的是得益于该村有一个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敢想敢干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岭村位于昌化江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过去,由于该村宗派势力的干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不团结,战斗力涣散,群众思想混乱,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群众生活水平低。 1999年 8月,三家乡党委充分征求民意,反复考察,任命群众威信较高、年轻有为、敢闯敢干的岭村小学校长符明友兼…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新荣镇小官窑村,是大同市老促会和新荣区老促会的联系点。从2002年开始,市、区老促会帮助小官窑村农民滚动发展养羊,养羊成功的农民发了“羊财”。2009年6月1日起,为保护生态,省里政策要求全面实施封山育林。这给小官窑村的养羊业发展提出了一道新的课题:今后养羊的路怎么走?  相似文献   

11.
白振海 《发展》2003,(6):70-70
甘肃省合水县在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要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依托牧草资源,做大“羊”经济。地处子午岭山麓的合水县,牧草资源充足,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要把养羊业作为振兴合水经济的突破口,依托牧草资源这一优势,集中发展“羊”产业,壮大“羊”经济。一要多投资,坚持资金倾斜、政策激励、重点扶持,调动农户的养羊积极性,扩大养殖规模,大力饲养小尾寒羊、布尔山羊、绒山羊等优良…  相似文献   

12.
郭莉 《首都经济》2008,(4):24-29
“据可靠消息,很快就有两家影视公司要挂牌上市,一家是国有的中影集团,另外一家是民营的华谊兄弟。”近期的影视圈,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影视和资本的结合,即便是那些靠影视制作发行发了大财的公司也不能免俗。  相似文献   

13.
金秋时节,一辆辆大大小小的货车在通往溆浦县黄茅园镇王家山村的简易盘山公路上来回,装满了金秋梨、辣椒和西瓜,运往邵阳、衡阳、长沙、桂林等地销售,货一到就脱手,且买得起好价钱,全村人平仅山地开发收入将近2000元。目前,笔者专程赴该镇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姜定财介绍了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修路修出致富通道。王家山村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一条弯弯曲曲又陡又窄的石板小路是该村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出路,祖祖辈辈,肩挑背负,吃尽苦头,在当地流传着“有女莫嫁王家山”的歌谣。“要致富,先修路”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心声。山里人说干就干,他们发…  相似文献   

14.
说起寻乌县三标乡黄陂村的变化,该村流唱着一句顺口溜:“一头牛,两条路,市里来了‘村干部’;植灵芝,种果树,帮助山凹闯出致富路;修校舍,送雨伞,学生防雨又防晒。”村民所说的“村干部”就是在该村挂点的赣州市人防办干部。走进该村,村民就向我们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三个故事”。“一头牛”的启示黄陂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去年3月,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赣州市人防办的两名干部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该村。其中一名是人防办副主任曾谷林,另一名是杨新民。几天来走家串户,看见许多村民居住的房子陈旧破烂,还有一些贫困户…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国城市经济》2010,(3):92-93
引“全球人才”发“无锡财” 2010年是无锡市“新兴产业培育年”,力争传感网、新能源、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4大国际级产业基地和生物、新材料、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是人才,2010年全市将在强化“530”引进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本土“千人计划”,确保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人,引“全球才”,发“无锡财”.  相似文献   

16.
厂房林立、机声隆隆,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在农民小康示范区,一幢幢别墅式的小楼鳞次栉比、雕栏玉砌。这是马鞍山市“十强村”之一、当涂县首富博望镇三杨村的一幅剪影。三杨村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个亿,上交国家税金2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超100多万元。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村支部书记王庆荣介绍了村两委多年来的做法:始终坚持走“富民强村”之路,狠抓村级集体企业,积极扶持、支持私营企业。该村依托“中国刃具第一镇”博望镇的发展优势,从1993年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短短10年…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大放卫星的历史闹剧,如同不散的幽灵,正游荡于鄂西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1998年。“幽灵”光顾湖北省房县,在神农架原始森林旁,演绎了一幕精彩绝伦的“洋相出在羊身上”的闹剧。 1998年4月23日,湖北省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在房县召开,该县施放了一颗“建立百万只商品羊基地县”的“卫星”,会议代表被安排到一个“养羊基地”参观时看到,公路旁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山羊。不料,这颗“卫星”很快坠落─—会议代表看到的山羊是从别处借来的,因担心山羊彼此生疏不合群,“卫星”制造者们便在草上喷洒山羊爱舔的盐水,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羊产业,取得显著效果. 发展现状 榆林市自从2002年全面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政策以来,羊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榆林羊饲养规模占全省的51.68%,羊产业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50.17%,重点乡村养羊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羊产业已经成为榆林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9.
长溪村是宁冈县90年度老区重点扶持的“空壳村”。去年,县老建办扶持该村专项贴息贷款3万元,兴建了一个1000亩的林场,一个80亩的杜仲基地,一口5亩的丰产鱼塘,短短一年,就获纯利4800元。该村能在一年内办成办好上述三个项目,主要原因在三个“好”字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丰县各村的显要处都开辟了一块科普专栏,农民们称之为“科普墙”。从去年开始,该县各乡镇以村为单位兴建科普专栏,以“一村一品”为特色,按农时季节,由农技员义务出刊,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中心(站)和科协负责提供资料,并培训出刊员。目前该县已培训了170名出刊员。“科普墙”在传播新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琴城镇朝先村科普专栏反复刊出蔬菜栽培和甲鱼养殖技术,该村95%的农户靠种大棚蔬菜和养殖甲鱼致了富,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500多元。南丰村村建起“科普墙”@王山底@朱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