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在新的社会中,知识己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己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构成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并不是人的数量,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投资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一种居于主体地位的能动性资源,它能够激活物质资源,主动适应物质资源,使得国民经济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则从另一方面角度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鉴于人力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能量,当今世界上多数企业都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与此同时,在管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提法,如“人本主义管理”、“以人为中心”、“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等等,许多企业更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考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对人…  相似文献   

3.
重塑企业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因为企业的一切利润均来源于激发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与购买人力资源的价值之差。人力资源在分布上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稀缺,前者是人力资源拥有者个人进行人力投资而形成人力资本造成的,企业必须付出的购买价值中除了恢复人力资源的支出外,还包含有该人力资本的分期回报,后者是企业追加人力投资形成人力资本造成的,该人力资本应获得的分期回报为企业所拥有,并且企业因为后者所形成的人力优势难以为竞争对手所复制而获得相对垄断利润。通过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能够培育这种竞争优势,这恰恰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所缺乏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对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类要素市场的日趋发展,增强人力资本意识,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已刻不容缓。“人力资本”的概念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到本世纪m年代初,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已基本形成并获得较大进展。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力的取得必须耗费一定的投资,所以,人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资…  相似文献   

5.
任桂芳 《发展研究》2005,(11):70-71
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T.W.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它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投资而形成.布鲁金(A.Brooking)和斯图瓦特(T.S.Stewart)等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的智力资本一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其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的一个核心资本.有些人容易混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清华大学魏杰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员工整体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郭俊彦 《经济论坛》2003,(20):27-27
一、树立新观念,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关键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企业管理,都必须首先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性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一些西方企业舍得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不再一味地以降低人力投资为目标,而是看准人力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能量。因此,从管理的观念上,我们应该摒弃把人当作一种成本来看待的旧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把人视为企业中最宝贵的,可以增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张玉珍 《经济论坛》2001,(19):24-24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品位和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腾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又是必须由人掌握和利用,因此,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知识和技术通过人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与活力,同时也通过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人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始终都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拥有生产优势和巨大经济实…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而经济增长的事实也证明人力资源丰富、优质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人力资源是影响国际差距长期趋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仲啸 《经济论坛》2003,(15):40-41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用经济学的眼光全新认识和解释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当作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放在同等位置,从根本上确认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人类社会所进行的各项生产实践活动都是靠人去完成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因此,怎样把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教…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是能够产生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生物。这种“客观存在物”,可分为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物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依赖,这一点人们是认识到了,然而人力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中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在很长一个时期,却被忽视了。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把“人力资源”当作“资本”来看待。90年代开始,在全球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处在人力资源最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是能够在更高数量级上创造利润的最可宝贵的资本。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  相似文献   

11.
(一)人力资源是指可用于生产活动的潜在劳动生产力,但人力资源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且更需要具有一定质量(即能够掌握现代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人力资源内涵包括:有一定存量和发展潜力,需要周围环境的激励,有自我增强的能力,环境的影响可使其增长或停滞,甚至完全关闭。在宁夏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只是基于“大环境”的影响,它处于停滞甚至“关闭”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只有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种连续的行为,其投入产出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往往因地因人而异。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资源、资本和技术优势对该地区的发展是重要的条件,但不是绝对的优势,关键是看它是否拥有人力资本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可以转化或替代物质资本、资源和技术优势。落后地区只有肯在人力资源上投资,也能够充分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地吸收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中斌 《经济论坛》2002,(11):65-65,52
一、知识经济需要人力资源会计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形态,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其主要技术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传统会计却仅承认实物资本而不承认人力资本,会计人员在账簿和报表中记录和反映的也仅是财力、物力资源,而不包括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在传统会计中,人力资源会计仅仅是作为会计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已,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中去。而在知识经济中推行人…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外部性与中国公共教育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标 《经济论坛》2005,(19):43-45
一、引言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的关于人力资本的演说,成为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继这次演讲之后,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一股人力资本研究热潮。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通过教育、培训、迁徙流动、工作实践、体育锻炼等有形或无形的投资形式而形成的,以知识、技能、健康等为表现形式的,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未来收益能力的价值。其投资形式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而投资主体主要有个人、企业和政府,其中个人和企业作为“经济人”,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原则,进行人力资…  相似文献   

14.
赵明 《技术经济》2001,20(11):25-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即将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时代 ,研究人的知识、才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成为必须 ,研究人力资源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人力资源属无形资产的范畴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分实物形态和无实物形态。人力资源与人体本身是不同的概念 ,人都有一个实物形态的身体 ,但并不等于“人”都具有体能和智能 ,只有具有体能和智能的“人”才能从事各种劳动 ,也才能称之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是原生劳动力 ,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手段 ,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人在后天所得到有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某种技能…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存和正在形成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本就是人口质量投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容 《经贸实践》2005,(6):53-54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力资源在企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从而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种人力资本,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其投资必然有收益,人力资本可带来利润。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力资本已超越了特质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为成企业获利与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理论已经由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那么,对于广大正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中国企业来说,想拥有最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使自己拥有最强的人力资本,并通过教育培训,主观意识培养,保健和人才迁移等形式,将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本在经营再生产中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论人力资源会计反思及其新思维模式的创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泷 《当代财经》2008,(4):112-116
人力资源产权的确立及其权益的界定,对现行人力资源会计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彻底摈弃对作为物质要素的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进行计量的工业经济思维模式,树立以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及投入的价值计量人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思维模式,把人力资源的产权与权益的客体引入会计程序,分别以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要素选项,这是一次会计观念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侯舒 《经济论坛》2005,(9):89-90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作为企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有效地开发和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而做好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进行准确和科学的人才测评。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法民 《经济论坛》2006,(19):32-34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人力资本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自身具备较高的劳动力素质是现代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各国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是提出人力资源理论的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舒尔茨和贝克尔相继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和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测度研究。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物质资本与人…  相似文献   

20.
林晨萍 《经济论坛》2006,(20):81-83
一、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界定(一)从人力资本的特征看异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只是体现了一个人所具有能力的经济价值,而不是其自身价值的全部。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古典经济学中虽已受到注意,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才开始真正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把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它是人力资源进行资本化的结果。劳动者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