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汶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48-149,170
专业认可度可能是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而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评估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规划现状,并探索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调查发现,专业认可度与职业规划的完善程度、与职业规划的专业相关性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42-24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对民办院校的就业意向调查,针对大学生就业意识滞后、专业归属感不强、信息获取困难等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姜维 《经济研究导刊》2013,(24):94-95,100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让大多数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采用案例的方式分析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指导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桔 《经济师》2008,(5):13-14
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定量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各个年级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了比较分析,发现现在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有着较高的需求,这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总结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切入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判,找出自身特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的引导学生进行选课,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刘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25-22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在高校深入开展,但考核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与可行性需要通过评价体系来审核。探索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研均 《经济师》2008,(9):14-16
文章分析了学术界在2007年发表的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论文,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研究,职业价值观、职业信念和择业意向研究,职业效能感研究,职业兴趣研究,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与咨询研究,职业成熟度研究几方面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被综述作者的观点,另一面也对研究方法与过程本身进行探讨和评价,试图为今后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当前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通过调查山西高等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期望和招聘单位的职位要求,发现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招聘单位人才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偏差,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倾向不清晰,没有明确职业定位,无长期职业规划等问题,并提出在大学四年逐步辅导大学生制订职业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了职业规划的模型与方法,结合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个人条件、家庭、社会及学校等方面,对大学生在从学校到工作转换过程中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途径.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并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沙其富 《经济师》2011,(3):132-134
在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职业规划的模型与方法,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问卷调查情况,我们从观念、教育及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相关问题,对大学生在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的观念转换、思维转换、身份转换、行为转换、环境转换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分析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的就业压力与消极的就业心理,学校、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大学生成为"就业焦虑"这一心理疾患的重灾群体。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必须整合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联动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考察,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剖析说明,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和做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经贸》2013,(4):199-199,201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相当普遍,而兼职将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长沙市11所高校兼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兼职可以增长社会见识,但对学业成绩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因此,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兼职教育指导,是大学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从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大学生职业观念培养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和现状。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构建高职大学生职业观念培养体系、加强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在职业锻炼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予以指导和教育,从根本上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科学职业观念。  相似文献   

15.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献红 《经济师》2007,(8):117-118
长久以来,教育的无职业意识、无职业规划对几代人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顽固的。在我国,许多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拿学位,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更没有职业规划。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激烈的就业竞争需要大学生具备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竞争力包含素质性就业能力、知识性就业能力、实践性就业能力、创新性就业能力四个方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需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应用型办学转型、职业规划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完成。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应该及早的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来启发他们对此的认识,让他们更早的考虑自己的前途,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对自己来说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方案,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8.
高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332-333
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基础,也是高校工作的永恒话题及难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承担着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可以尝试以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每个时间段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有了改变,学风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社会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在减少,而与此同时,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却在逐年增加,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向事业成功的有效保证。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以及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定向和调节作用,职业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在职业认知、判断、评价、选择以及劳动中的价值取向.在高校职业指导中运用价值澄清理论、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贴近职业需求、理顺职业规划、明晰职业定位、增强职业信心.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可以采用对话、书写、讨论、提高对结果的认识等四大常用策略,以及简单有趣的职业价值拍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澄清和感性的体验,促进大学生探索和明晰自己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